蓝岳琴
(余杭区第五人民医院心电图科,浙江杭州 311100)
心房颤动是一种心率失常,在6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比较多发。研究发现心房颤动的发生几率会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而提升。由于心房颤动时会伴随着生理性房室传导阻滞,因此临床中会发生漏诊或者误诊的情况。II°房室传导阻滞病理特征处于I°房室传导阻滞和III°房室传导阻滞间,这就提升了诊断的难度[1]。因此临床中需要更加可靠、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的诊断方式。本次就心房颤动伴II°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诊断进行研究,分析心电散点图的形态特征,现汇报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60例心房颤动患者进行研究,时间为2017年7月-2018年7月。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为45岁-80岁,平均年龄为(63.15±7.44)岁。病程为5个月-18年,平均病程为(5.38±1.06)年。心房颤动类型:13例永久性心房颤动,25例持续性心房颤动,22例阵发性心房颤动。心功能分级,I级8例,II级30例,III级12例。所有患者对于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均别比较明确,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利用动态心电监测仪对患者连续监测24 h,通过电脑统计并记录患者长R-R间歇发生情况、f波频率、心房颤动时平均心房率和QRs波群,利用时间散点图软件绘制24 h散点图,以R波出现的时间作为横轴。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处理数据,并发症情况行卡方检验,治疗依从性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II°房室传导阻滞和非II°房室传导阻滞患者R-R间隔时间和心室率情况 60例患者当中有50例(占比83.3%)患者R-R间隔时间为1.5 s,平均间歇时间为(2.66±0.17)s,功能发生长间歇1,111次,其中日间和夜间分别有260次(占比23.4%)和851次(76.6%)。I°房室传导阻滞有27例(45%),其余为II°房室传导阻滞(33例,55%)。II°房室传导阻滞R-R间隔时间和心室率与非II°房室传导阻滞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患者恢复情况 60例患者7例(11.7%)患者经过电击心率恢复,40例(66.7%)患者通过药物治疗恢复,其余13例(21.7%)患者自行恢复。
2.3 时间散点图情况 在散点图方面,非II°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比较窄,下界不显著,散点在宽度和分布的密度上特征并不显著;而II°房室传导阻滞特形态学特征十分明显,条带分布均匀,下界不明显,上界十分明显,条带宽度相一致。
根据阻滞程度的差异,临床将其分成了三个不同的级别。由于II°房室传导阻滞只会在心室漏搏中发生,因此病理特征不显著,临床在进行诊断的过程当中难度比较大[2]。
常规心电图诊断II°房室传导阻滞的问题包括:①并不是R-R间歇超过1.5 s就会造成II°房室传导阻滞,本研究中,虽然II°房室传导阻滞明显高于非II°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低于非II°房室传导阻滞。但是R-R间歇时间和心室率虽然是诊断的有效指标,但是仅仅通过其进行判断会造成准确性下降;②心房颤动时f波:QRS波群在白天的可信度十分高,但在夜间会遭受到较大的干扰,自身诊断价值比较明显;③在治疗心房颤动时,临床一般会添加大剂量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很多药物会加重心室漏搏,最终的判断结果造成较大的干扰。动态心电图诊断II°房室传导阻滞中,心态学特征十分显著,并且条带会均匀的分布,上界十分明显,下界并不显著,条带的宽度基本一致。并且非II°房室传导阻滞传导阻滞患者的散点图十分窄,其散点在分布和宽度密度中下界并不明显。但是本次研究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需要选取更多的病例进一步进行研究和分析。
表1 II°房室传导阻滞和非II°房室传导阻滞患者R-R间隔时间和心室率对比(Mean±SD)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信息量更加细致和丰富,临床中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在诊断II°房室传导阻滞中具有较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