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 瑞, 袁艳红, 陈璐璐, 王慧敏, 熊大经
(1.河南省中医院,河南 郑州450002;2.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611130)
慢性咽炎是临床较为常见、多发的疾病之一,属于咽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有弥漫性咽部炎、局限性咽部炎等,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全身症状均不明显,以局部症状为主[1-3]。慢性咽炎的主要病因有咽部邻近的上呼吸道病变、气候及地域环境变化、职业因素、全身因素、过敏因素等[4]。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抗生素、抗病毒等常规药物进行治疗,但效果不佳、易复发、易耐药。中医治疗慢性疾病具有一定的优势,慢性咽炎属于难治的疾病,主要因机体脏腑肾虚以及阴阳失衡,各脏腑津液失调主要集中在咽喉的部位中。因此,探讨滋阴利咽汤对肾阴虚型慢性咽炎患者的T 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从而研究其作用机制。
1.1 一般资料 将2017 年3 月至2018 年5 月期间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慢性咽炎患者纳入研究,均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经常规喉镜检查、X 线、CT 检查确认,符合慢性咽炎的诊断标准[5];②符合中医辨证标准,肾阴虚型主症为咽痛、咽干灼热、水肿、悬雍垂红肿,次症为发热、微恶寒、咽后壁滤泡增生,可见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③获得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并取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患鼻、咽、喉等其他疾病者;②患肝、肾、心等器官功能严重障碍者;③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④意识不清晰、智力障碍及其他功能障碍者。入选患者共100 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 组,各50 例,观察组男26 例,女24 例,年龄30 岁~55 岁,平均年龄(45.6±8.6) 岁,病程2 个月~5 年,平均病程(3.2±1.1)年;对照组男28 例,女22 例,年龄28~61 岁,平均年龄(46.1±7.8) 岁,病程5 个月~4.5 年,平均病程(3.2±1.1) 年,2 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等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2 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1 2 组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性男别 / 女例年龄/岁 病程/年 单 纯性咽疾炎病 类萎型缩/例性咽炎观察组26 24 45.6±8.6 3.2±1.1 31 19对照组28 22 46.1±7.8 3.0±0.9 28 22
1.2 方法 对照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吸入粉雾剂(上海信谊百路达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551),1 mg 加至5 mL 生理盐水中,经氧气驱动雾化吸入,15 min/次,1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滋阴利咽汤(麦冬15 g、玄参15 g、桔梗15 g、熟地黄15 g、射干15 g、白僵蚕10 g、荆芥炭10 g、蝉蜕10 g、知母12 g、薄荷6 g、红花6 g;若痰多者,加杏仁10 g、白果10 g;若失眠焦躁者,加夜交藤15 g) 水煎服,1 剂/d,早晚各1 次。2 组治疗周期为4 周。
1.3 观察指标 ①中医症状评分,采用自我评价方式,每个症状严重程度按0 ~3 分评价,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每个症状发生频率评分按0~3 分评价,0 分代表无症状,1分代表每月发生,2 分代表每周发生,3 分代表每天发生,中医症状评分=症状严重程度评分+症状发生频率评分;②评价2 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③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 周后,取患者清晨外周静脉血,置于EDTA 抗凝管中,在4 200 r/min下离心15 min,取上清液,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超敏C 反应蛋白 (hs-CRP) (采用深圳市国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特定蛋白分析仪Nephstar Plus 测定,2 μL 血清样本加入预分装处理缓冲液的测量杯中,轻轻摇匀,并将测量杯放进仪器的测量孔,取60 μL 抗血清加入测量杯中,计算样品中特定蛋白浓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测定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加入样品和标准品,37 ℃反应30 min;洗板5 次,加入酶标试剂,37 ℃反应30 min;洗板5 次,加入显色液,37 ℃反应30 min;加入终止液,读取OD 值,计算含有量,试剂盒均购自于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分别为20180213、20171215、20180105);④安全性评价 治疗前后,观察2 组患者血常规、肝功能、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进行评价安全性,1 级为无不良反应;2 级为有不良反应,属于轻微,不做任何处理;3 级为有不良反应,属于中等程度,需要处理后可继续给药;4 级为有严重不良反应,中止试验。
1.4 疗效判断标准 依据《实用耳鼻咽喉科学》[5]《中药新药治疗急性咽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2002 版[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耳鼻喉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制定疗效评价标准。痊愈,症状、体征消失,中医症状评分为0 分;显效,症状、体征减少,中医症状评分减少2/3 以上(含2/3);有效,症状、体征减少,中医症状评分减少1/3 以上(含1/3);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中医症状评分减少不足1/3。总有效率= [(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 ×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中医症状评分 2 组患者均有1 例患者因不良反应较为严重终止试验。治疗前,2 组患者的咽痛、干痒、咳嗽、异物感、咽黏痰感、咽干灼热等中医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显著下降 (P <0.05), 观察组更 明 显 (P <0.05), 见表2。
表2 2 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表2 2 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例数/例 咽痛 干痒 咳嗽 异物感 咽黏痰感 咽干灼热对照组 治治疗疗前后 54 09 51..22± ±10..64 ∗ 51..74± ±10..34 ∗ 51..55± ±10..75 ∗ 51..31± ±10..63 ∗ 50..68± ±10..73 ∗ 50..59± ±20..0 1∗观察组 治治疗疗前后 54 09 50..37± ±10..73 ∗#50..59± ±10..62 ∗#51..20± ±10..84 ∗#50..27± ±10..52 ∗#50..46± ±10..72 ∗#50..76± ±10..8 2∗#
2.2 临床疗效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1% (P<0.05),见表3。
表3 2 组总有效率比较[例(%),n=49]
2.3 血清炎症因子 治疗前,2 组患者的hs-CRP、TNFα、IL-6、MMP-9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四者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更明显(P<0.05),见表4。
2.4 T 淋巴细胞亚群 治疗前,2 组CD3+、CD4+、CD8+、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CD3+、CD4+显著升高 (P <0.05), 而CD8+、 CD4+/CD8+无明显变化 (P >0.05);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CD3+、CD4+、CD4+/CD8+显著升高(P<0.05),CD8+显著降低(P<0.05),见表5。
表4 2 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表4 2 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例数/例 hs-CRP/(mg·L-1) TNF-α/(ng·L-1) IL-6/(ng·L-1) MMP-9/(pg·L-1)对照组 治治疗疗前后 54 09 32 52..98 25± ±87..92 35 ∗ 11 74 52..35 48± ±21 26..85 73 ∗ 21 06 16..50 39± ±87 79..41 36 ∗ 11 40 08..74 66± ±21 37..16 9 6∗观察组 治治疗疗前后 54 09 31 46..05 28± ±96..43 15 ∗#11 81 00..55 74± ±21 15..95 28 ∗#11 91 70..54 75± ±96 90..48 14 ∗#14 7 49..29 74± ±21 12..89 3 9∗#
表5 2 组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表5 2 组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例数/例 CD3+/% CD4+/% CD8+/% CD4/CD8对照组 治治疗疗前后 54 09 56 82..40 57± ±44..62 54 ∗ 33 02..54 65± ±42..07 18 ∗ 22 65..18 64± ±22..41 67 11..22 38± ±00..11 65观察组 治治疗疗前后 54 09 56 78..23 64± ±45..72 83 ∗#23 96..78 31± ±33..42 52 ∗#22 62..71 14± ±22..63 56 ∗#11..24 15± ±00..11 8 3∗#
2.5 安全性评价 观察组治疗后用药安全等级为1 级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用药安全等级为2、3、4 级的比例比较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2 组患者的安全性评价[例(%),n=49]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目前,慢性咽炎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其中认可度比较高的说法为鼻腔通气引流障碍是鼻源性慢性咽炎发生直接诱因[9]。慢性咽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明显高于正常人,且炎症反应程度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加重而加重[10]。T 淋巴细胞亚群是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调节细胞,其功能下降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B 淋巴细胞分泌,导致免疫复合物堆积,加重局部炎症。因此,监测血清炎症因子及T 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可以反映慢性咽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程度。
IL-6 属于高效细胞趋化因子, 可诱发局部炎症反应[11]。TNF-α 可促进T 细胞产生各种炎症因子,属于炎症反应的“开关”,同时促进黏附因子的分泌,诱发炎症反应的发生,进一步加重呼吸道和血管的炎性反应[12]。hs-CRP 是血液中的一种C 反应蛋白,可与脂蛋白结合,激活补体系统,产生大量炎症介质,释放氧自由基,造成血管内膜损伤[13]。MMP-9 是一种具有调节细胞因子分泌及浸润的关键因子,MMP-9 水平增多,诱导细胞因子大量分泌。蛋白酶/抗蛋白酶的动态平衡是保证机体组织正常结构免受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MMP-9/TIMP1 平衡状态一旦失衡,会引起机体内代谢紊乱,组织功能受损[14]。患者慢性咽炎发病后,机体出现炎症状态,导致应激反应,IL-6、hs-CRP、TNF-α 等炎症因子分泌增多。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述因子低于对照组,提示滋阴利咽汤能够抑制慢性咽炎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激活,抑制血清炎症反应,避免机体内进一步组织的损伤。
免疫功能是指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其强弱直接反映机体的状态。慢性咽炎患者的免疫系统存在着一定的破坏,免疫功能减弱、炎症损伤是导致慢性咽炎病情加重,甚至多器官功能损害的关键机制[15]。T 淋巴细胞属于机体免疫系统的关键调节细胞以及效应细胞,可以通过识别并且递呈抗原等方式联系不同细胞,使得免疫功能保持生理平衡。T 淋巴细胞亚群主要包括CD4+和CD8+,其分别代表免疫增强、免疫抑制[16-17]。 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治疗后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的,观察组治疗后的CD8+低于对照组的,提示滋阴利咽汤能改善T 淋巴细胞功能紊乱,增强细胞免疫力。
中医认为,慢性咽炎属“慢喉痹” “梅核气” 等范畴,其主要病因病机为外邪入侵咽喉,日久炼液为痰,入络生瘀,久病必虚,虚火上炎,导致痰、瘀、热互结,积聚咽喉而发病,治宜清热化痰、散结利咽、活血化瘀。本研究采用滋阴利咽汤中麦冬滋养肾肺之阴、清肺之虚火、生津滋阴;玄参味甘、苦、咸且性微寒,清热凉血以及滋阴降火;桔梗解毒利咽、活血散邪;贝母化痰止咳、清热散结;熟地黄味甘、性微温,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射干味苦、性寒、微毒,清热解毒、散结消炎、消肿止痛、止咳化痰;白僵蚕祛风解痉,化痰散结;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滋阴利咽、化痰散结、清热解毒、祛邪消肿、活血通络之功效。滋阴利咽汤主要是以麦冬为主,养阴润肺,主要用于肺燥干咳以及喉鼻咽痛的病症,能够促进抗体的生成以及延缓抗体的消退,而麦冬以及熟地黄为辅助,滋补肝肾以养肺。基于慢性咽炎的治疗,本研究与郑建华[18]、田晶茱[19]研究的出发点类似,以滋阴、利咽总体思路调理慢性咽炎,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 高于对照组的75.51%,同时观察组治疗后的咽痛、干痒、咳嗽、异物感、咽黏痰感、咽干灼热等中医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提示滋阴利咽汤治疗慢性咽炎的效果较为为显著,能改善临床症状,利于患者的预后。同时从安全性分析,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用药安全等级为1 级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滋阴利咽汤治疗慢性咽炎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反而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提示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本研究从临床症状、安全性评价滋阴利咽汤治疗肾阴虚型慢性咽炎的效果,从免疫功能、炎症反应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滋阴利咽汤治疗肾阴虚型慢性咽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抑制血清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且安全性高,但本研究存在不足之处,研究病例较少,可能偏移真实;此外由于局限性,仅仅从免疫功能、炎症反应2 个方面探讨滋阴利咽汤的作用机制,未明确其作用的具体作用靶点与通路,在今后的进一步研究中,应克服局限性,扩大研究病例,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