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李平,李继泉
(1.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河南 焦作 454001;2. 解放军第91中心医院普外二区,河南 焦作 454001)
近年来,中药注射剂在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但随着广泛应用,该类药物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相关报道也逐渐增多,其中约70%的中药注射剂ADR为临床不合理使用所致[2]。为了更安全、有效地使用中药注射剂,我院临床药师合理干预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汇报如下。
从我院信息管理系统分别抽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干预前)和2018年1月—2018年6月(干预后)各500份使用中药注射剂的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分别设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中药注射剂纳入标准为:批准文号以国药准字“Z”开头的注射剂。用Excel表格登记使用科别、患者基本信息、主要临床诊断、每种中药注射剂的名称、规格、使用数量、销售金额、给药途径、溶媒、用法用量、疗程、用药目的、联合用药以及过敏史与不良反应等信息。
参照《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我院《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规范》及药品说明书等制定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包括:适应症、疗程、用法用量、溶媒、给药途径、药物选择、重复用药、禁忌症、不良反应等。对照组采取查阅病历资料的方式进行回顾性调查,对调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临床药师根据汇总的问题与临床医师沟通,采取提出合理化建议与干预措施并举的方式,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
对照组采取查阅病历资料的方式进行回顾性调查,对调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临床药师根据汇总的问题与临床医师沟通,提出合理化建议与干预措施,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干预措施:①与医务科等医院管理部门相结合,根据药品说明书和《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制定我院中药注射剂临床用药管理制度,实行“驾照式”管理,累积扣分6分暂停医师处方权;②定期组织全院医生进行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知识培训,并交流分享典型案例;③借助杭州逸耀合理用药管理系统,对重点药物设置警示级别进行实时管控;④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查房,协助临床医师制定患者的治疗方案,审核选用中药注射剂的医嘱,如出现不合理现象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⑤加强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并及时进行汇总总结并在医院内网发布;⑥落实奖惩措施,每个月点评结果及时与临床医生进行沟通反馈,并将不合理用药与各科室的绩效挂钩;⑦两种及两种以上的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需填报会诊申请单,经中医科会诊后方可使用等等。
所有数据均经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基本信息比较
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率由干预前的71.20%降至干预后的4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超剂量、溶媒不适宜、重复用药、超疗程等不合理用药问题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干预后人均住院总费用及中药注射剂的人均费用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干预前后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情况比较
表3 两组住院总费用及中药注射剂费用比较
干预前中药注射剂ADR发生率6.60%,干预后降至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干预前后中药注射剂ADR发生情况比较
中药注射剂是在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药材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的供人体注射用的灭菌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以及供临床前配成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等注入人体的制剂[3]。中药注射剂被认为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创新,也在很多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4],然而该剂型成分复杂、难以分离出纯粹的可以定量的产品,以及临床滥用、使用不规范等原因导致临床使用中ADR逐年增多,严重影响药物疗效和患者的健康安全[5]。药师参与可有效提高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避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6-7]。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明确规定,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应辨证用药,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禁止超适应症用药;严格掌握用法用量及疗程,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配制要求、给药速度及疗程使用药品,不得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8]。本研究中,①通过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查房,协助临床医师制定患者的治疗方案、实时进行医嘱审核,定期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培训,每月点评结果通过查阅资料并整理分析后及时与临床医生进行沟通交流反馈等,中药注射剂在我院的合理用药水平大幅提高,不合理率由干预前的71.20%降至干预后40.20%,单次超剂量、溶媒不适宜、重复用药、超疗程等不合理用药问题干预组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干预组的中药注射剂用药合理性更高,临床药师的干预对临床合理用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②干预后人均住院总费用及中药注射剂的人均费用显著降低,说明药师干预有助于节约医疗费用,降低药占比,减轻患者经济负担;③干预前中药注射剂ADR发生率为6.60%,干预后降至3.00%,说明药师的干预对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院是综合性三甲医院,约80%的中成药处方是由西医医师开具的,但因西医师缺乏传统中医药学理论知识,在开具中成药时难以辨证施治,易导致滥用现象[9],为此我们定期组织临床医生加强中医药理论的学习,并加强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时汇总总结,并在医院内网发布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提高医生辨病用药的能力。有文献报道,2种及以上中药注射剂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达45%[10],在没有充分文献支持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联合用药,为此我院制定两种及两种以上的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需填报会诊申请单,经中医科会诊后方可使用等等。
综上所述,我院临床药师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干预住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明显降低了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率、住院费用和药品不良反应等,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下一步,我们要加强静脉药物配置中、住院药房和门诊药房的处方审核,变事后干预为发药前干预,共同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