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邵谦
湖南省永州市中心医院北院下肢创伤骨科(十一病室) 425000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属于骨科临床治疗的难点所在,因为该类骨折发生后一般需要对患者实施手术才可帮助其得到较好的复位和恢复,但是手术中会不可避免地对患者产生创伤,甚至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故而临床对该类患者治疗时,如何提高有效性,并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就成为各类研究的重点课题。改良双钢板法、微创内固定系统均属于目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过程中的常见方法,但关于其合理应用一直存在诸多争议,本文着重针对以上两种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做出分析,旨在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现详细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8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41.39±2.18)岁,致伤原因:交通致伤30例、高处跌落致伤8例、其他类型原因致伤2例;观察组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41.41±2.07)岁,致伤原因:交通致伤31例、高处跌落致伤7例、其他类型原因致伤2例。两组患者的各项基本情况均相近(P>0.05),因此组间可实施对比。
1.2 方法 给予观察组患者改良双钢板法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
1.2.1 术前准备:手术前均对两组患者实施跟骨牵引,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关节腔内积血现象,有积血及时给予患者穿刺抽血干预;均采用CT对患者实施检查,以准确评估患者骨折部位的详细情况,进而按照患者病情给予其对应治疗方案的拟定。
1.2.2 手术治疗:改良双钢板法:对患者实施膝前外侧和内侧弧形切口,切口的宽度为7cm左右,在切口部位加深并逐层切开患者组织,将其半月板翻开并使得胫骨关节面暴露,沿着胫骨内侧缘做内侧切口并实施钢板固定,在内侧副韧带不切断的情况下将其牵开,使得患者后侧干髓端骨折线暴露,并对其实施牵引复位,复位满意后使用钢板在患者的胫骨后内侧实施固定。微创内固定系统:手术前首先对患者实施胫骨结节骨牵引,以期将患者的骨折短缩、重叠和侧方移位现象纠正;实施膝前外侧切口,将患者股骨远端外侧充分暴露,按照患者的骨折情况对其实施骨折复位,若患者存在骨缺损现象或局部塌陷现象,则可在直视下经干髓端皮质骨开窗植骨填充,复位或填充满意后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对其实施固定[1]。
1.2.3 术后处理:手术后均使用弹力绷带对患者实施外包扎,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发生,同时指导患者将患侧尽可能抬高,日常可使用靠垫、枕头等垫高患者术侧,手术3d后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其进行抬高患肢、膝关节功能训练等干预,并教会患者相关的康复锻炼办法,以期促进患者及时恢复。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即手术后均对患者实施至少6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情况,用于评价其治疗的有效性;经过治疗患者手术部位外观恢复良好,且无疼痛等异常,膝关节可完全伸直、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膝关节自主屈曲角度超过120°表示优;患者的手术部位恢复较好,膝关节屈曲在90°~120°之间且下肢功能有所改善表示良;患者手术部位存在疼痛感,但是膝关节功能有所恢复,其屈曲程度达到60°~90°表示尚可;患者手术后膝关节恢复较差,伤口迟迟未愈或出现再次移位现象表示差。(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即观察两组间浅表感染、静脉血管等并发症发生率并实施组间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使用SPSS25.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统计,并用χ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注:两组优良率比较,χ2=4.500,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安全性比较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注: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χ2=0.00,P>0.05。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异常多采用传统的单侧钢板固定治疗,但是其对于患者的剥离范围较大,创伤过大则使得患者容易出现血液流通不畅现象,加大了患者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使得局部恢复的效果显著下降,故而临床不断探究其他方式对患者实施治疗。
改良双钢板法在治疗过程中避开患者的颈前缺血区,而使用前外侧切口将患者的外侧胫骨平台暴露,此后对患者的骨折实施复位,可利用外侧切口下较为丰富的肌肉组织为局部提供良好的血运和营养供给,对于患者的恢复具有显著意义[2-3]。微创内固定系统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过程中同样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其主要是在遵循微创治疗理念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干预,显著减小了手术切口,这使得手术对于患者软组织产生的损伤明显减小,此外微创内固定系统的性状设计和人体胫骨前外侧解剖轮廓的符合程度较高,同时螺钉的部位和拧入的方向和人体工学具有吻合性,这使得该系统应用后能够较大程度地保护患者的骨骼血液运输,同时能够对骨膜产生一定保护,利于患者骨折部位软组织的愈合[4-5]。相对于微创内固定系统,改良双钢板治疗方法能够很好地规避传统钢板治疗的不足,使得患者的软组织损伤及并发症得到减轻,尤其是对于应用联合切口的患者来说,可以成功避开胫前相对缺血区,使得其外侧胫骨平台予以有效暴露,借助于外侧切口下丰富肌肉组织将内置物予以覆盖,从而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本文对以上两种方法的对比可见: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为5.0%,说明观察组方法的应用价值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应用改良双钢板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略优于微创内固定系统,具有推广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