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鸿俐
摘要:近年来,由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写的《追风筝的人》一书,在社会上引起了剧烈的反响。作者用细腻的文笔,生动地描绘出阿米尔和哈桑两位小主人公之间的友情。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浅谈对这份友情的见解。
关键词:友情;陪伴;忠诚;赎罪;人性
亚里士多德形容人类为天生的社会性动物,需要与人建立关系。在社会心理学中,普遍认为人类有一种强烈的归属需要。友情在人类的关系中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承载着人类基因里的生存需要,也创造出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追风筝的人》中,有着种族区别的阿米尔和哈桑,在几十年的岁月里,扮演了对方生命中重要的角色,这份友情甚至超越了人的本能。
一、跨越种族的陪伴
在阿富汗,因为历史、社会、宗教的关系,什叶派的哈扎拉人与逊尼派的普什图人向来无法和平相处。书中人物所处的时代,普什图人处于统治地位,而哈扎拉人基本以做奴仆为生。哈桑是在阿米尔家做奴仆的哈扎拉人,而阿米尔则是被称为少爷的富有普什图人。在当时的社会下,哈桑和阿米尔从一开始就不该成为朋友,身份的鸿沟从他们出生开始便横在他们面前。
谁也不会想到,在哈桑刚学会讲人生中第一个字的时候,说的是阿米尔的名字。婴儿往往最先学会叫自己喜欢的人的名字,不可否认,哈桑最喜欢阿米尔了。一个对婴儿没有陪伴的人是不会得到婴儿的喜爱的,而阿米尔却成为了哈桑初到人世最亲密的玩伴。
哈桑不是一个幸运的孩子,他天生裂唇,这为他的人生带来了更多的嘲笑与不公平。但阿米尔并不在心底认为他也可以因此而欺负、嘲笑哈桑,事实上,性格内敛的阿米尔把哈桑当成了自己最好的玩伴,阿米尔和哈桑一起上山爬树摘果子,和哈桑一起打滚玩闹放风筝。每当遭受到欺负的时候,哈桑总是挡在阿米尔前,为他出手打人或者挨打,每一次,都心甘情愿。这种跨越种族的陪伴折射出人性中“爱”的力量,无论历史和社会如何,深厚的感情永远都无法被掩盖。
二、奉献到底的忠诚
阿米尔由于母爱与父爱的缺失,心思十分敏感,也十分渴望得到爱与关注。相比之下,哈桑虽然过着毫不富裕的生活,却拥有更多的爱和关注。阿米尔在人性的驱使下,变得无法控制自己,明明不愿妒忌却偏偏妒忌得不得了,明明不想伤害哈桑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用言语和肢体攻击哈桑。
哈桑渎不懂阿米尔眼里复杂的情绪,他只是一味的忍让、宽容,并一如既往地热爱阿米尔。哈桑这种对友情的忠诚不是没有原因的,阿米尔身上确实有别人没有的特质。阿米尔虽然性格不刚烈,遇事喜欢逃避,但他很容易接受并思考别人的观点。哈桑作为一个哈扎拉人,在这个社会上没有什么发言权,他的父亲也和他一样只有默默承受痛苦的份。身为普什图人的富家少爷阿米尔与其他人不同,愿意倾听哈桑、教哈桑读书、和哈桑分享好玩的东西,这在哈桑的世界里,已经是莫大的幸运。所以哈桑认定阿米尔是世界上最好的人,认为阿米尔永远都不会背叛自己,即使有,也一定是被逼的。这样的哈桑注定会为友情付出一切,即使是尊严也可以抛弃。哈桑为了阿米尔的一只风筝,可以忍受一个孩子所能忍受的最大的欺凌,为了阿米尔的荣誉,可以放弃现有的安稳生活去过没有保障的日子。忠诚二字在哈桑的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也让哈桑付出一切去保护自己的友情。而阿米尔,为这种奉献背上了愧疚的枷锁。
三、不惧死亡的赎罪
长大后的阿米尔,依旧是一个内敛的人,害怕发生冲突。这样的阿米尔,最终还是踏上了回阿富汗的路程,因为他想做一个好人,即使晚了这么多年。重回阿富汗,意味着主动放弃现有的平和生活、承担死亡的风险,而回报却没有任何保障。索尔·贝娄说:“爱这种灵魂力量是不能勉强的。它可以创造美感、力量……如果没有爱,批判意识会把一切来者分解、解析、瓦解。”阿米尔内心深处对哈桑的爱和内疚,驱使着他做出了这个不理智的决定。
阿米尔依旧软弱,但不再逃避。几十年来,阿米尔从阿富汗到美国,看似过着还算可以的生活,但他一直无法与自己和解。他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因为懦弱而旁观哈桑被欺凌,无法原谅自己当年用谎言赶走了哈桑,无法原谅自己一次次选择伤害哈桑来满足自己的自私。
人性总是在救赎的路上展现出从未展现过的光辉。有人用金钱赎罪,有人用时间赎罪,而阿米尔选择不顾一切来赎罪。如果哈桑能够在天有灵,看到阿米尔不顾性命地拯救自己的儿子,一定不会惊讶,因为在哈桑的心里,阿米尔永远都很优秀。
哈桑用前半生來爱阿米尔,阿米尔用后半生来还这份情。追逐忠诚的哈桑与追逐赎罪的阿米尔,最终殊途同归。
小说通过哈桑和阿米尔,成功塑造了一对感情至深的阿富汗兄弟。反映了阿富汗文化里那种赋有特色的重情重义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进一步强调了友情在阿富汗人眼里的珍贵。哈桑和阿米尔,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阿富汗兄弟的缩写。阿富汗不再是从前的阿富汗,但人性中的闪光点一定会长存人间。
[参考文献]
[l]徐祥民等,正宗政体与变态政体——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学说,《政体学说史》,2002年.
[2]戴维·迈尔斯,吸引与亲密:喜欢他人与爱他人,《社会心理学》,2016年.
[3]网络,爱是对对方的高估,http://blog.slna.com.cn/s/blog__ 4e218fhb01008 hpy. html.
[4]索尔·贝娄,《更多的人死于心碎》,1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