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9-07-19 04:14张雪亓瑞张咪
财讯 2019年18期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公司治理

张雪 亓瑞 张咪

摘 要:作为我国金融体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一直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尽管取得了不容小觑的成绩,但也在其发展中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必须充分重视、理性分析。本文以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首先总结了其发展历程,然后分析出城商行发展至今存在的问题,其次针对问题对症下药,提出今后我国城商行发展建议和对策,最后进行总结。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公司治理;城市信用社

一、引言

城市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發展至今取得不俗的成绩,综合实力和竞争力都在不断提升。凡事都有对立面,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虽然发展势头迅猛,但也因发展过于粗放逐渐积累了一些问题。

二、我国城商行发展历程

上世纪80年代,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要将它内部商业银行这一职能分离出来,以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但尽管如此,仍旧没有改变我国资本市场服务质量差、效率低的境况。为此中共中央决定建立城市信用社,用于服务地方经济,负责当地各大企业的存贷款业务,为其提供筹融资服务。城市信用社对当地经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后其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同时带动了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城市信用社的过度膨胀,发展过于粗放的问题逐渐显现,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民银行对其整肃但并无起色,最终于1993年正式宣布终止城市信用社的设立审批。90年代中期,我国在信用社的基础上成立城市商业银行,经过多年改革、重组和创新,城商行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今,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大多已经较为成熟,并完成了股份制改革,成功转变了经营模式,在当地拥有的市场份额已经不容小觑。

三、我国城商行发展面临的问题

(1)经营模式方面的问题

1.地域局限性明显

受当时经济环境和风险防范等条件的限制,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之初大多采用单一城市制的经营模式。因此城商行业务的推广和开展一般也就局限在特定的区域内,加上城商行的业务优势并不突出,所以一旦这个区域的市场饱和,城商行的经营就会举步维艰。

另一方面,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等相比,城商行资本充足率低,业务规模小,城商行在其有限区域内获得的经营利润通常无力支撑业务创新、开拓市场等活动,地域局限性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桎梏。

2.市场定位摇摆不定

所谓摇摆不定,主要是说城商行在进行市场定位时对自身认知不清,未能找准在市场上的位置,没有形成准确的市场定位。目前,许多商业银行对市场定位的分析过于形式化,缺乏稳定的客户群,鲜少研究潜在客户群,致使业务经营粗放,产品出现雷同。

发展至今,我国城商行与其他银行竞争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部分城商行不顾自身发展状况,甚至忽视金融法规的规定,盲目地与其他银行抢夺地盘、争夺

储源,而对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业务投入不足,不能有效培养和发展客户,更不能有针对性的开拓业务。

(2)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

1.股权结构不合理

我国城商行成立之初,中央银行许可地方政府参与对城商行的管理和决策,但这些年来当地政府参与城商行的事务使得官僚主义滋生,引发了诸多问题。

城商行的股权结构中,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所持股份也明显偏高,如今我国城商行基本上都采用了现代企业制度,但尽管如此,自然人、外资股东等其他投资者所占比重还是偏低,股权结构并不合理。

2.风险管理缺失

事实上,我国城商行内部目前并未建立起现代意义上的、与业务运营相对独立的风控系统和风险管理体系,也并没有特意招募和培养人员进行风险管理,不完善的公司治理使得银行内部处理风险捉襟见肘。

风险管理的缺失也使得内部稽核部门、风险管理职能金运营部门无力承担相应的风险管理职能,城商行的风险管理系统漏洞频出,不能有效处理风险。对此,我国城商行必须予以充分重视,积极改善风险管理方面的问题。

(3)财产资金方面的问题

1.资本充足率低

虽然我国城商行近些年的资本充足率比发展初期提高了许多,但与其他银行相比差距依然很大。截至2017年底我国城商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仅为12.75% ,没有充足的资本,就没有对外扩张的条件和能力。

反观这些年,由于城商行一味地追求资产规模的膨胀,已经消耗了大量的资本,加上城商行资本补充渠道原本就比较狭窄,所以城商行的经营和进一步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

2.资产质量差

城市商业银行从产生之初就承接了早期城市信用社大部分不良资产,早早地承受了巨大的资金负担,沉重的“先天包袱”让城商行在之后的发展中一直背负着巨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我国城商行近几年频繁发生资产损失,而且损失金额巨大,如坏账、投资不当、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等,这些损失不全是历史遗留造成的结果,也是处置不当、经营决策失误、资金补充不足、不能有效转化不良资产的结果。

四、推动我国城商行发展的对策

(1)经营模式方面的对策

1.合并重组,实行跨区域发展

为有效解决经营地域局限带来的问题,我国城商行应当积极采用合并重组战略。一方面,可以兼并收购当地的城市信用社、非银行金融机构等,从而进行重组和改革;另一方面可以寻求同级之间的兼并联合和重组。

兼并、联合、重组,我国城商行可以达到对外扩张规模、拓展业务、赢得新客户的目的,增强抵御风险的本领。因此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缩小地方性差异,缓解地域局限、两极分化的格局。

2.明确市场定位,服务中小企业

我国城商行必须认真分析自身实力,找准在金融市场上所处的位置,通过总结我国城商行近几年成功经营的经验,其未来发展主要是做好“服务地方、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

应当充分认识到在当前变幻莫测的金融市场上单纯的依靠传统的利息收入已经无法维持城商行的生存和发展,我国城商行应当充分利用“本乡本土”和“地缘人缘”的有利条件,着力开发当地市场、挖掘资源、创新业务,为当地客户提供比较全面且高效的金融服务。

(2)公司治理方面的对策

1.增资扩股,加强内控机制改革

增资扩股是我国城商行壮大自身实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抗风险能力的好方法。城商行可以主动寻求政府的帮助,响应政策的号召,通过政府牵引或介绍引入新资本,吸引更多投资者,提高城商行的资本充足率。

另外,创新银行发展战略规划和内控机制。根据城商行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结合改革创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修编银行基本规章制度,完善并修订相关管理办法和规定,加强内控体系建设。

2.提高风险意识,完善风控体系

城市商业银行应不断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真正树立起当代风险管理意识,培养处理风险的专业人才,形成有效运作的风险管理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内控体系建设注重持续提升完善。风控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劳永逸,需要持续改进、不断优化。其次,风控理念要融入企业文化。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导向和凝聚作用,实现风险的“软”控制。

(3)财产资金方面的对策

1.寻求政府支持,缓解经营压力

当前城商行负担的税费过重制约着城商行的发展,由于我国金融和资本市场的特殊性,我国城商行应当积极寻求政府帮助,争取向政府政策靠拢,积极参与国家政策大力倡导的项目,争取政策支持以减少税负。

比如我国城商行可以积极承接政府倡导的项目、工程或者争取研究开发国家大力推崇的领域以争取税收优惠,甚至可以得到政府补助、国家补贴,这些都可以减少缴纳的税费项目,缓解经营压力。

2.积极主动引入境外投资者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还应该积极主动地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这也是非常可行的补充资金的方式,如果引入得当,不仅会提高资本充足率,而且还会带来附加效应,比如可以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国外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技术和方法,上升到战略合作的高度,这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结语

城市商業银行从最初产生到如今的发展,经历了多次改革也经历了瓶颈和损失,现如今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但是凭借自身优势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城市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一系列实际可行的举措,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加以应对和解决,在未来能够持续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赵浩楠.城市商业银行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现代商业,2017(34):77-78.

[2]张智轩.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渠道转型的路径及思考[J].中国城市金融,2016(12):46-48.

[3]金凌晨.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现状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5,1.

作者简介:张雪,女,山东青岛,东南大学会计学硕士,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城市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公司治理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模式的改革
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公司治理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营改增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与财务对策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关系探究
贵阳市民营养老院经营模式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