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9-07-19 07:33王海志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14期
关键词:足球文化校园足球

王海志

摘  要:针对水平四阶段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初中足球教学引入校园联赛将会促进学生对于足球运动的热爱。以赛代练的运用淡化了运动技术教学,强化了参与体验的足球理念。这一措施不但提高了学生足球运动水平,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对目前校园足球赛开展的现状及实践运用进行初步探索,旨在推动校园足球的发展。

关键词:校园足球  竞赛规程  足球文化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5(b)-0139-03

1  问题的提出

在2015年2月27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审议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此方案一出,引起了各省市教育厅、体育局、省市足协,以及各地区中小学发展校园足球的热情。同年7月22日,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的红头文件,再次将发展“校园足球”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足球进校园是学校体育活动以及体育课程的最大改革亮点,此亮点不仅在于让国人重拾足球运动的信心,也在于足球项目自身带来的运动兴趣、文化价值和锻炼意义。

而校园足球的基础就是体育教学,体育教学中的足球课能够带给学生对于足球项目的理解和运动体验。可是大多数的初中足球课堂,依旧盛行命令式、练习式的教学法,教师示范讲解足球的某一项基本技术,学生照样子模仿,然后分组进行练习体验,教师巡视纠错。如此这般,学生对于足球运动的兴趣无法有效地建立起来,更加不用说去思考这一项技术的应用价值了。单单是对技术动作的强调,而忽略了其本身的应用价值,以及这项运动所带来的教育意义和文化价值,那就是本末倒置。正如学校体育学专家潘邵伟教授所说,如果只是机械地重复一个动作,并且强制性地命令其去完成,那么就不需要体育专业老师了,其他老师也可以代劳。这种专业性不只是体现在“我会踢”这个最基础的层面,而应该是针对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学校通过组织比赛真正促进学生对于足球运动的热爱之情,这种以赛代练的运动方式淡化了足球运动技术教学,强化了参与体验的新课程理念。通过同场竞技,促使学生学会足球基本技战术,同时在团结协作中让思想品德教育得到充分渗透,真正实现青少年体育素质培养、竞技兴趣锻造和综合素质提升的目标。

为了探索行之有效的校园足球联赛发展模式,本人对余杭区中小学足球教学的开展,竞赛组织的安排,比赛时间及场地、比赛规则及相关规定、名次录取、奖励和惩罚措施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希望寻求更好的对策手段,从而推动校园足球积极健康的发展。

2  现状分析

校园足球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是足球联赛研究的焦点,这方面专家学者给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他们一致认为研究的整体思路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 指导思想、功能定位、总体规模、组织管理、资源配置、开展形式等。目前对校园足球的认知还存在差距,师资相对薄弱、场地设施落后、关注度有待提高。以杭州市余杭区为例:每年区教育局组织一次中小学生足球比赛,竞赛规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组织机构、比赛时间及地点、比赛办法、参赛资格及资格审查、比赛规则及相关规定、录取名次及奖励、惩罚、经费、其它事宜。通过观察其中三个方面问题突出,体现在比赛时间及场地的考虑不足,比赛规则及相关规定的解释不够,名次录取及奖励措施。

2.1 比赛时间和场地的选择

大部分学校的学生是在人造草皮上的非标准球场上踢球,或者塑胶场地,有些条件艰苦的是土场,一经下雨天气,很容易造成学生的伤害事故。并且,不同学校的场地大小不一,在大部分的学校联赛规程中未对场地的规格提出要求,显然,标准足球场地不适合中小学生开展足球比赛。其中中小学足球联赛的规程中提到休息时间有5min、10min,或者未提休息时间,上下半场的时间有30min、40min、50min、60min,分为两小节比赛进行的类型。具体调查结果参照表1。

2.2 比赛规则及相关规定的解释

部分校园足球联赛的竞赛办法参照执行的是国际足联最新审定的《足球竞赛规则》《全国学生体育竞赛纪律处罚规定》。

其他规则:(1)裁判员拥有绝对的权利去制止场上或者场下出现的恶劣行为,无论是在比赛前还是比赛后,如果行为涉及辱骂裁判员、对方球员、观众等,比赛停止,该队被判0∶3负于对手。(2)裁判员灵活应用比赛规则,保证比赛顺利进行。(3)部分联赛规程强调,得到一张红牌和两张黄牌的球员停赛一场,因不服裁判判罚而使比赛中断而超过5min,该队比赛资格取消,比赛结果被判为0∶3负于对手。(4)校级联赛以及区级联赛以上的高级别联赛规程中对违反资格规定、比赛纪律的运动队(员)及其所在单位的处罚规定,按照《全国学生体育竞赛纪律处罚条例》办法执行。

2.3 名次录取及奖励措施

通常小组赛及直接单循环赛的名次排列依据以下的条件顺序:(1)积分;(2)净胜球;(3)比赛总进球;(4)红牌少者;(5)黄牌少者。

奖励措施:(1)录取前八名;(2)评选最佳阵容、最佳球员、最佳射手、最佳教练员、最佳裁判员奖项;(3)评选公平竞赛奖、精神文明奖奖项各一个。

3  解决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规程制定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3.1 联赛赛制、比赛时间、场地选择的科学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比赛日期的选择应在下半学期,这样上半学期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已经学过了相关的足球基本技术,避免足球联赛只是为了出成绩,而不是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检验。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年龄层次应采取不同的比赛形式,小学五、六年级的比赛采用五人制和七人制,而初中阶段则以九人制和十一人制为主。每场比赛的时间设置也应科学合理,小学阶段可采取多节比赛的形式,但每节的比赛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保持在20min以内为宜。从校园足球实际开展情况来看,七年級的同学由于刚进校园,技术等各方面欠缺,报名者较少,而九年级的同学迫于升学和作业的压力也很少参加,八年级班级的参赛队伍占比最大[3]。具体组织参照如表2。

3.2 比赛规则和相关规定体现出一种“育人观念”

教育界强调育人,体育界强调竞技和人才的选拔[4]。校园足球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承担着育人的任务。所以在制定规则和相关规定时应有一个共同的前提,不要过于注重比赛成绩,更应该注重学生踢球的过程,以提高足球技能,强健体魄,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目的的一种校园足球文化。发展校园足球的宗旨就是大面积普及足球,通过快乐教学而达到育人目的,踢球的孩子多了,人才自然就涌现了。所以对于现阶段的校园足球比赛,竞争意识需要提倡和培养,但名次结果无需看重。通过比赛让每位队员知道自己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注重提高足球技战术水平,真正获得锻炼的价值。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采用积极参与奖、优胜团队奖、精神文明奖等形式对参赛的班级队进行奖励,尽量使所有表现优异的参赛队都有获奖。对于表现优秀的队员还可设置最佳射手奖、未来之星等奖项对学生进行奖励。真正体现在踢球的过程中达到育人目的。

3.3 建设校园足球文化

通过观察校内足球教学现状,笔者发现校园联赛中班与班差距最大的不是技术、体能,而是足球文化,是学生对足球的认识,对足球的理解。足球文化涵盖多个方面,基本来自三大类: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包含:足球的场地器械、思想水平等。制度文化包含:校内足球机构、组织和规则等。精神文化包含:学生对足球运动的规则、历史演变、价值观等。前者属于浅层的文化,后两者则属于深层的文化,两者相互促进,前者是后者的物质条件,后者又能促进前者的发展。随着校园足球的发展,我国的足球物质文化发展较快,但足球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相对较弱。在现实足球教学和校园联赛中,我们鼓励孩子参与比赛,把足球的动和静与学生身心发展完美结合,形成特色校园文化。

4  实踐展示

余杭区太炎中学第二届校园足球赛竞赛规程如下。

(1)主办单位:余杭区太炎中学。

(2)承办单位:太炎中学体育组。

(3)参加单位:七、八年级以班级为单位。

(4)竞赛日期:2017年5月。

(5)竞赛项目:女子五人制足球,男子八人制足球。

(6)运动员资格。

①参加队员必须是在籍学生,思想进步,身体健康。并参加了人身安全意外伤害事故保险。

②参赛人数:教练1名,运动员12名。

③运动队报到时上交医院出具的身体健康证明。

(7)竞赛办法。

①根据报名队数抽签进行双淘汰赛。

②淘汰比赛将采用每场决出胜负制,常规时间内为平局则直接点球决胜,获胜队晋级。

(8)决定名次办法。

双淘汰赛,获胜队晋级,取前八名。

(9)竞赛规则及相关规定。

①比赛参考国家体育总局最新审定出版的《足球竞赛规则》。

②参照执行五人制、八人制足球比赛规则。

③比赛时间为每场30min(分上下半场各15min),中场休息5min(考虑到中学生的运动量及课务安排,比赛适当缩短时间)。

④比赛使用5号球。

⑤每场比赛开始前10min,教练员将女子首发5名运动员和5名替补队员,男子首发8名运动员和3名替补队员的名单及号码提交给裁判员,未填报的替补运动员不得上场。凡超过规定的开球时间10min不到的球队,以弃权论处,判对方队以3∶0获胜。

⑥比赛装备。

第一,每队准备二套不同颜色的比赛服;守门员服装颜色必须与其他队员及裁判员有明显区别。

第二,运动员比赛服装须符合比赛要求。号码为1~10号;并与报名单相一致。(学校准备号码布,如自行准备也行)。

第三,场上队长须自备6cm宽,与上衣颜色有明显区别的袖标。

第四,运动员比赛用鞋必须是皮面、胶钉足球鞋;上场队员必须戴护腿板,不戴者不得上场比赛(学校准备)。

第五,守门员最好佩戴护膝及手套。

(10)录取名次和奖励。

①各年级按赛事取1~8名,班级考核分第一名加5分、第二名加4分,第三名加3分、第四名加2分、第五至八名各加1分,比赛分数纳入班级考核。

②每个年级设最佳球员、最佳守门员、金靴奖各一名,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

(11)裁判长和裁判员选派。

①校园足球赛裁判长、裁判员由主办单位统一选派。

②裁判员自备所需用品。

(12)经费。

参赛人员费用由各参赛班级承担。

(13)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参考文献

[1] 李卫东.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2.

[2] 毛振明,刘天彪.再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从德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看中国的校园足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6):5-11.

[3] 刘建.北京市初中校园足球联赛开展现状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1.

[4] 李卫东,张延安,陆煜.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开展情况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5):22-31.

[5] 张辉,张廷安.我国布局城市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10):134-139.

猜你喜欢
足球文化校园足球
探析新常态下足球文化在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交融发展中的作用
从校园足球开展走向足球文化浸润
英国青少年速度与灵敏训练方法介绍与启示
传承足球文化的城市更新探讨
浅析制约阜阳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
沈阳市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建立与分析
职业化以来中国足球文化历史沿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