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RK课程理念在小学田径体能训练中的渗透

2019-07-19 07:33曹骏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14期
关键词:田径教学体能训练小学体育

曹骏

摘  要:田径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可以分为田赛和竞赛两个大项的内容。在小学体育田径教学中,通过跑、竞走、投掷、跳跃等不同类型的训练,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是培养提高学生体能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应不断对小学田径的教学方法进行丰富和完善,并以此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小学体育田径教学质量的提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SPARK课程理念的传入给小学田径教学方法的转变提供了契机。为此,本文将参考笔者以往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应该怎样把SPARK课程理念融入于小学田径的体能训练当中。

关键词:小学体育  田径教学  SPARK  体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5(b)-0043-02

SPARK是一种起源于国外的课程教学理念,近些年逐渐在国内应用。从其内容来看,SPARK课程理念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集娱乐、健身、运动为一体,不难发现,这种课程教学模式十分适用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并且与新课标的理念也十分契合。因此,教师应对这一课程理念进行一定的研究,并将其与实际的教学情况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田径训练中提升学生的体能。为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叙述SPARK在小学田径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式。

1  SPARK课程理念的内涵

SPARK课程理念起源于对学生肥胖以及运动缺乏等问题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SPARK课程体系不断发展完善,并形成了一些鲜明的特点:第一,它更加关注建康,并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贯穿健康教育;第二,SPARK课程理念认为体育教学应当保持适当的强度;第三,SPARK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第四,SPARK课程强调终身体育意识的贯彻。由此可见,SPARK课程理念在小学田径教学中的渗透,不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破学生不喜欢体育运动的局面。

2  SPARK课程理念在田径教学中的应用

2.1 培养良好运动习惯

正如前文所述,在SPARK课程理念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就是终身体育理念的渗透。也就是说,这种课程理念十分注重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这也是提高学生体能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小学田径教学中,教师应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实际的体能水平,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体能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田径教学中,“耐力跑”是发展学生体能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参与到耐力跑的运动当中,笔者首先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进行了体能测试,以此来了解学生的体能状况,在小学阶段,耐力跑(50m×8往返跑)的标准如表1所示。接着,笔者给不同成绩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一段时间之后,根据学生的体能变化适当改变了要求。最终,通过这种针对性教学,使不同身体素质学生的体能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这样有效激发了学生长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2.2 渗透田径运动规则

促使学生熟练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是SPARK课程理念的一个重要要求,这也是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基础,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遵守相关的体育规则。因此,在小学田径教学中,教师应及时给学生讲解运动项目的具体规则,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并使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的运动技巧,从而更好地保障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教学“50m快速跑”这部分内容时,为了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相关的运动技能,笔者首先给学生讲解了50m快速跑的运动规则,比如:站立式起跑这一动作的基本规则是:在听到“各就位”指令时,学生要站在起跑线后,两只脚要前后自然分开,相距约半步远,把有力的一只脚置于前方,并全脚掌着地,后脚用前脚掌着地,身体微微前倾,将身体重心落于前脚,听到“预备”时,双腿弯曲,上身前倾,重心前移,前腿异侧手臂屈肘置于体前,另一手臂在后,听到出发指令时,两脚用力后蹬,后腿迅速向前抬起,两臂用力摆动。最终,通过的详细讲解,大部分学生都比较清晰的掌握了相关的动作规则。

2.3 优化教师指导形式

在SPARK课程体系中,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活動的主体,而为了使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大的学习自主性。因此,在小学田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帮助更加熟练地掌握相关的运动技能。此外,为了保护学生的运动热情,教师还应通过恰当的方式来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强化田径教学的质量。

在完成“50m快速跑”这部分内容的动作讲解之后,笔者让学生进行了分组练习。首先,按照学生在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理解水平等方面的实际表现,把学生划分成了几个小组,接着,让各个小组的学生进行相互的监督练习,并根据笔者讲解的动作规则来及时纠正对方的错误之处,最后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并综合学生的跑步速度以及学生对规则的掌握程度决出比赛胜负。最终,通过这种趣味性的学习,再加上相互之间的帮助,学生的体育运动效果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2.4 科学完善教学评价

在SPARK课程模式中,教学评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指导,以此来给学生改进学习过程提供参考意见;第二,通过激励性评价进一步调动学生的运动热情。不难发现,恰当的教学评价对于教学效果的进一步强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小学田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完善教学评价的方式,以此来保障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效促进学生体能的提高。

同样是在50m快速跑这一节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学习了站立式起跑、途中跑、冲刺阶段的动作规则,在完成课堂教学内容之后,依次让学生进行了动作的演示,在所有学生都完成演示之后,马上对学生进行了评价。首先,让学生进行了自主评价,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对自己的动作进行评价,然后结合学生的自主评价,总结了学生表现比较好的环节,并指出了学生尚需改进的动作要领,接着,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时,采用了激励性评价的方式,对于那些在动作学习中表现认真、学习态度积极以及动作完成比较好的学生,都进行了鼓励,尤其是对于那些体育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笔者更是进行了着重的表扬。最终,通过这种评价模式,不但使学生明白了自己存在的不足,而且有效保护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总结来说,在当前的小学田径教学中,学生体能的提高是建立在教学有效性提升基础之上的。因此,在SPARK课程理念逐渐突显出其应用价值的背景下,教师要熟练掌握SPARK课程模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在田径训练中促进学生体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魏元才,李宗英.SPARK课程理论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21):65-66.

[2] 王国华.SPARK课程理念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分析[J].科学大众(小诺贝尔),2017(12):178.

[3] 叶海辉,吴肖.中小学体育"课课练"体能游戏与田径教材的结合[J].青少年体育,2016(8):5-6.

猜你喜欢
田径教学体能训练小学体育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策略的分析
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理念创新
实效性视角下对警察体能训练的思考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亳州市城区中学田径教学的现状和策略研究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