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晓萍
[摘 要] 教学实践需要推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人提出不要一味依赖背景资料。但文本细读需要关注必要背景的融合度和深厚度,因为做到“知人论世”的深究,有助于学生细致理解文本的深层情感,全面感受人物形象,并提高审美情趣。
[关 键 词] 文本阅读;知人论世;审美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5-0106-02
现在很多专家强调高效课堂需要弘扬学生的主体意识,把话语权和探究权还给学生,提醒老师要学会放手。有人说,文本阅读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要切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若加入背景资料,会削弱学生与文本之间交流的主体体验。但文本细读中,一旦注意了必要的背景资料的融合度和深厚度,往往会激活学生的信息结构,导向问题,解决疑点、难点,提高认知体验,从而建构了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而且信息时代的微课资料、专题视频中的背景知识点往往也为中职语文导学锦上添花,为学生理解文本助一臂之力。
可见,有一种文本细读,必须是“知人论世”的深究。教师可做有效引导或关键处点拨,也可以推动学生查找资料或作课后延伸。这种“知人论世”的文本深究在提升中职学生的学习参与度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细致理解文本的深层情感、全面感受人物形象,并提高审美情趣。下面就从三方面来阐述“知人论世”对文本深究的锦上添花之效。
一、知人论世,理解深层情感
《琵琶行》中白居易发出一声千古感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文中一位曾红极一时而今沦落江湖的京城歌女,铮铮琵音让诗人重温时曲,身世诉说博诗人无限同情,但又如何引得诗人泪湿青衫,得出如此凄凉而略带怨忿的认同呢?要让学生理解诗人情怀,必须引入背景资料,或学生自行查阅资料,或老师及时讲述,这一块内容不可或缺,在“知人论世”中增进对诗人情愫的感受。提示内容可以稍稍全面一点,涉及白居易的身世、性格、被贬江州的具体过程,也可只关注诗人被贬的直接缘由。比如可提到,白居易曾在《杂感》中写过一句话:“是非不由己,祸患安可防”,对这次贬谪深感无奈。就如同琵琶女的人生转折只因“年长色衰”这不可控的自然因素,而白居易的仕途转折也是因“越职言事”的罪名,这些不可控的“雷霆巨擘”想来正是诗人对琵琶女情感认同的契合点,读来让人深感无奈、激愤而为之深深叹息。引领学生追溯诗人的生平片段:白居易才学匪浅,28岁高中进士,38岁谱就传世名篇《长恨歌》,调任京城的第二年就正式任职左拾遗。但不久调到太子那边任左赞善大夫,正因他直言进谏的较真劲儿惹恼了皇帝和权贵们。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进谏阻止皇上把为自己登位立下汗马功劳的节度使裴均调到长安来当宰相的作法、上书反对让皇上宠爱的太监吐突承催做统帅等。后来因各方势力纷争,当朝宰相暴死、御史大夫兼刑部尚书被刺伤,一个多月后凶手依然无从抓获,这自然存在阴谋,可白居易第一个跳出来鸣不平,力主严缉凶手,这无疑又得罪了势力集团。于是有官员挑刺时任东宫官职的白居易不是谏臣,进言属于越权;还有官员谴责他无德行,竟然在母亲因看花坠井而死后还写《赏花》和《新井》的诗歌;当权者趁此机会把白居易贬为江表刺史(属地方州郡长官),可当贬官诏书刚刚下达,还有人落井下石,认为白居易根本不适宜任地方长官,最终改贬为江州司马。宁折不弯的白居易被无端扣了帽子后满怀凄楚地离开了长安,成了“天涯沦落人”……从史实中让学生知晓白居易的性格特征和蒙受的冤屈,从而真切理解他与萍水相逢的琵琶女产生的感情共鸣的缘由,也能体会到他的“泪湿青衫”的情不自禁。
《再别康桥》里徐志摩的浪漫情怀、离情别绪,如若要深入理解,那么诗人的康桥情结不能不提,背景资料不能不渗透。所以把一些课文相关的人物、故事有所选择地整合进来,去架起学生与文本之间沟通的桥梁,学生也能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愫和审美。整合的背景资料可涉及以下内容:一要补充徐志摩的浪漫诗人气质。他的诗歌文字清新而真纯,如一股清流挽救着我们情感的粗疏和淡漠。可提到他是因为仰慕罗素而来英国求学,由林长民(林徽因的父亲)牵线,通过英国著名作家狄更生的介绍进入康桥(剑桥)大学学习,生活得自由而率真;他那与自然契合的性情,不沾染尘世的喧嚣,所以诗中那个热爱自然的诗人可以幸福地、惆怅地、静悄悄地与河柳、水草、潭藻、星光神交许久,流淌着至美至纯的情意。二要补充徐志摩写作此诗时的心境。他在1928年重游康桥,11月6日在返程的南中国海上写下了这首诗。他当时内心是复杂的,虽然已娶陆小曼为妻,但内心还是沉淀着与林徽因的那段康桥恋情。这从他写给英国友人恩济之的信中可窥一斑,信中有一句心声:“我这一次故地重游,是带着再寻旧欢的痴想的。”诗人也曾说过“只那一春”不曾虚度,但也是最感受人生痛苦的时期……诗人就是在那个春天爱上了自始至终只把他当作朋友的才女林徽因,并与结发妻子张幼仪离婚的。所以在金秋写这首诗时,回顾金柳依然是新娘,在康河的柔波里甘心做一棵水草,泛舟追星光寻找那失落的梦……诗歌的意象在旧情故事中更加熠熠生辉。
教学《荷塘月色》,结合起社会大环境和作者朱自清家庭情况,可以让学生更深入真切地理解“这几天心中颇不宁静”的丝丝心结。这篇文章在1927年7月发表,社会大环境“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期中太多的事让人心有余悸,比如王国维沉湖自杀与李大钊遇害事件,不可能一点不会在作为民国知识分子的朱自清心中泛起涟漪,他在《一封信》与《那里走》里就表露出深深的困惑,但他不可能如鲁迅那样表现出激烈、极端的爱憎,所以在文中只提了一句“心里颇不宁静”。另外,朱自清也难以排遣当时家庭生活中许多困窘和愁闷。当时,他的妻子武钟谦(卒于1929年11月)此时已怀上第五个孩子,但身体状况很不好,情况越来越坏;四个孩子还有两个(大的一个才9岁)仍留在江南,不能满足孩子“暑假时来接”的团聚要求;而朱自清的父亲一直以来实行传统家长专制,他与父亲数年不和……朱自清的心绪难以宁静。所以文章因情而起,那一段荷塘路,朱先生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略探知一二,以使学生更贴近作者的内心。
二、知人论世,感受人物形象
《鸿门宴》中项羽不杀刘邦这件事情一直备受后世诟病,看来项羽的确刚愎自用,听不进范增的主意,错失杀刘邦的好机会。那他为何不能采纳别人的意见,抓住那么好的机会致刘邦于死地呢?这跟项羽当时对战争的预估和对刘邦的定位是有一定关系的。我们在分析人物时,不能不尊重历史。想来当时项羽军四十万,刘邦军十万,再说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打击秦军暴戾推进所向披靡,要对付刘邦绰绰有余。但他没有行动,他已被刘邦“戮力而攻秦”的说法迷惑,把刘邦军队视作起义的友军,所以当时根本没有立即除掉刘邦的想法。而项羽还有一点,他在宴会中也默许项庄舞剑为刘邦挡剑,不想暗杀刘邦。这种要杀必须是正面较量的磊落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源于他的出身。因为他出身贵族,将门之后,所以崇尚一种高贵的英雄主义。乃至项羽最后被逼到乌江边上,还想带领仅剩的二十八骑拼到底,最后宁愿自刎也不肯渡江退回江东,壮烈如此。为全面了解项羽这个历史人物,老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司马迁的《史记》原文和改编过的《史记故事》,引领学生深入史实,尊重史实,客观观照文本内容。
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节选部分,分析黛玉谨小慎微的性格和举止是教学的一个重点。除了引领学生考虑她因母亲去世后无亲生兄妹作伴而来到荣国府的寄人篱下的伤感和本身自尊的性格外,还不能忽略她的为人处世的教养。让学生了解黛玉的身世,就可看出点端倪。黛玉父亲林如海是前科探花,任扬州(两淮盐区)巡盐御史,先祖曾世袭列侯,家底非同一般。林黛玉在这钟鼎之家、书香之族里从小与诗书为伴。而阅读学习的作用,吴军的《见识》里概括为是能够弥补“缺乏见识,缺乏爱,缺乏规矩”这三点的。所以在满身书卷气的林黛玉身上,学生才读懂了她在谨小慎微中表现出来的良好教养。
知人论世,对理解人物形象至关重要。《祝福》中要探讨鲁四老爺形象,必须提到祝福习俗和书房对联,向学生补充“封建礼教”的内容。《离太阳最近的树》感受那个短视和急功近利的司务长言辞中的理直气壮,也需要了解我国60年代末的物价水平。
三、知人论世,培养审美情趣
阅读《世间最美的坟墓》,学生会有疑惑:为什么托老要这样安排自己的后事?他可是俄国伟大的作家,著作流芳千古?而且与之声名太不相称的“朴素”真的美吗?所以太需要补充资料了,知人论世,学生才能理解和培养审美情趣。我们通过让学生看作家托尔斯泰的纪录片,看《信念·为了平等和自由》的专题片,让学生走近伟人,了解声名盖世的托尔斯泰的信仰和为人,了解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拥有地位和财富的托老最真实的一面,从而领悟到托老苦嗜的朴素是他淡泊名利、追求平民化的生活、力求平等的人格的呈现和象征。当然,老师还可以补充一些托老杜绝一切贵族享乐,去锯木、缝靴子等真切的生活细节。可以补充托老作品内容的概述,比如《复活》,那里有人类最美、最真实的同情。通过资料的充实,让学生在惊讶这位世界伟人安息的过于普通的同时,认真地思考朴素美,深深地震撼于托老的人格美。
审美情趣的培养可以通过朗读感性感知,也可以做一些专题性知识的渗透。比如徐志摩《再别康桥》诗歌所呈现出来的美:文字上排列的建筑美,韵律呼应的音乐美,自然物象铺陈出来的绘画美,完美地体现了“新月派”诗歌的风格。可让学生在多次的吟诵中去感受。如若细读深究、拓展延伸(知识点渗透、相关诗歌阅读),更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
而今,科技日新月异,背景资料也呈现得更加感性而充实。有所选择,有所整合,有助教师在引领学生细读文本时直抵文本关键处,直击文本的精神要领,有效完成教学目标;同时也有助于推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满足他们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谭刚旬.《再别康桥》为谁而歌[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9(9).
[2]谭咏,谭小鸽.将人物形象置于历史的真实中赏析:《鸿门宴》人物赏析之我见[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1(9).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