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为
摘 要:在倡导的问题教学中,问题引领着一节课是否高效进行的方向,问题的生成及质量影响知识体系的完整建构,同时深刻启迪学生思维,学习潜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化学实验 教学 问题生成策略
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場,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从问题开展的、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达成都与问题的产生、提炼、解决有密切关系。[1]
化学实验教学中问题生成的策略:
一、挖掘教材设计创新实验激发兴趣,产生问题
例如:在高一学习钠的化合物时设计实验,用一团棉花包裹Na2O2向棉花上滴几滴水很快棉花突然燃起来,一下提高学生好奇心,为什么棉花会燃烧,这样学生很想知道原因自然进入了学习状态中。学生是问题的发生源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注重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教会学生会思考,会合作。
二、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激发深入探究问题,设计对比实验建立纵横知识体系
在化学实验学习新问题时学生常据已知的知识经验进行类推,教师可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引导学生从实验验证,当结果与猜测不一致时可极大激发学生求知欲,例如:在高一学习Na时设计,书写Fe十CuSO4=FeSO4十Cu,2Na十CuSO4=Cu十Na2SO4方程式[追问]:你的推理是否合理,你的证据是什么?学生就会通过Na加入CuSO4溶液进行实验,由现象分析只产生H2和蓝色沉淀Cu(OH)2,甚至有少量黑色沉淀,这样就推翻了学生的猜测,从而探索出活泼金属与盐溶液,熔融态盐反应的规律。[2]
又如在学习SO2漂白性时:设计实验将SO2通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学生会得出SO2具有漂白性结论,这时可以设计问题:Cl2通入品红溶液情况如何?实验发现溶液褪色。学生自然得出两者均有漂白性,继续启发学生两者的漂白原理效果,以及漂白范围一样吗?学生通过对褪色后溶液加热发现通SO2的又恢复红色,通Cl2无变化这证明SO2漂白是可逆的,是SO2与某些有色有机化合物直接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而Cl2是溶于产生的HClO的强氧化性所致是不可逆的过程。继续实验把SO2和Cl2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发现通SO2只变红,通Cl2先变红后褪色,这样说明两者漂白范围不相同。[问题]两者混合一起漂白效果一定是增强吗?学生通过分析设计并实验得出并不是增强而是减弱或消失,反应情况与它们的氧化性、还原性以及物质的量有关。通过系列对比探究对所学的SO2的特性和化学性质形成立体的体系。[3]
三、增加设计开放性实验,调动学生合作探究提出并解决问题
例如,学习"铁三角"研究Fe3+的氧化性时可以设计一个学生分组实验:FeCl3溶液与Na2S溶液的反应,不限制滴加顺序,学生就可能出现不同现象的结论:(1)混合后出现黑色沉淀,溶液为浅绿色。(2)混合后出现黄白色沉淀,溶液为浅绿色。在事实面前谁对?教师不作判断,而是让不同小组汇报他们实验时操作的步骤以及用量,共同分析最后得出产物是由于两种反应物的酸碱性和用量不同造成的,两组同学的实验现象都是合理的。这样肯定学生会使他们有成功感,培养了他们科学的精神使课堂真正进入深度学习。这比直接给出结论意义大多了,学生始终在探索、分析、对比、归纳的状态下学习。
四、利用实验的异常现象,提出问题并进行创新设计
例如,高一学习Na2O2与水反应的实验,教材只给出检验产物O2的操作,可以设计实验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几滴酚酞,很快出现红色褪去的现象。这让学生感到非常意外,为什么会褪色?这是哪些物质造成的?教师可以适时补充酚酞和H2O2性质,即具有不稳定性() 和较强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在启发下设计出:取褪色后溶液少量于试管加MnO2再用带火星木条伸入管内,产生气泡且木条复燃。证明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H2O2,这样也就突破了Na2O2与水反应的难点即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和电子转移情况。
五、利用实验仪器多角度分析产生问题
例如,在气体制备中设计防倒吸装置,学生在理解为什么会倒吸原理后,让学生分组讨论绘制装置图:
六、改变实验条件利用假设提出问题
例如,在学习原電池时可能提出改变两电极,电解质溶液,两极连接等,如Zn与C,Cu与C,C与C,Zn与Fe,Cu与Fe,电解质溶液换成稀HCl,或NaCl溶液或乙醇。把两电极材料分别放在独立的两烧杯中导线连接,或把两电极材料直接接触插入电解质溶液。或把连接灵敏电流表的导线(电极)方向反接等现象如何,是否形成原电池?
七、以生活中资源设置情境产生问题
例如,高一氯的学习,可展示漂白粉、84消毒液,学生仔细阅读说明书、成分、标签等内容后,受到启发就会设计出探究Cl2、氯水、HClO、Ca(ClO)2、NaClO性质的方案。
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怎样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并生成问题,这是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有燃烧的教育情怀以及学科素养才能真正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6一243.
[2]张仁贤,严虹焰.教师如何进行学法指导[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1一120.
[3]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一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