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提高独立学院毕业设计质量的实践

2019-07-19 20:18刘朝福庄璧瑛
教育界·中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毕业设计独立学院校企合作

刘朝福 庄璧瑛

【摘要】文章结合独立学院特点,提出了通过与企业开展合作,将学生送至企业,与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联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指导的方法。实践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独立学院师资短缺、经费不足、题目陈旧等问题,对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独立学院;校企合作;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校企对接、工学融合、实战演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独立学院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出现的,由于体制的原因,目前大多面临着经费不足、师资短缺、教学管理疏松等现实问题[1]。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并提高教学质量,是摆在独立学院相关师生面前的重要课题。

毕业设计是本科生毕业前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是本科教育至关重要的环节,面对这一重要的教学内容,独立学院应千方百计调动各种资源来提高其质量,以此来弥补理论课程教学质量不佳的缺陷[2]。其中,与企业开展合作,将学生送至企业,并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作为指导教师,与学校教师共同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指导,不仅能有效解决独立学院师资不足这一现实问题,而且能有效解决毕业设计的题目陈旧、千人一题等顽症。实践证明,这是提高独立学院毕业设计质量非常有效的一种模式。总结起来,我们的主要方法和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 提高企业的合作意愿

开展校企合作、联合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的首要环节是有企业愿意接收学生入驻,并提供必要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实践中,我们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落实合作的企业:一是与学校建立起多年的合作关系、已经成为学校实践教学基地的企业;二是已经与学生签订了就业协议的企业;三是学校指导教师通过个人关系联系的企业;四是学生通过家长帮忙联系的企业。

在此过程中,针对企业合作愿望不强的问题,我们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即对确定为校企合作对象的企业,每年暑假派出若干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暑期实践,利用教师的专业特长,免费帮助企业开展技术讲座、专利申报、论文撰写等企业想做但不擅长做的工作,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合作的愿望。

与此同时,为了解决企业对学生身份不清的担忧,学校明确了学生到企业后的身份仍然是学生,学生与企业之间不是正式的劳动关系,学校仍然对学生承担教育和管理的义务。学生在企业学习工作期间,如果出现不服从管理、损害企业利益等现象,由学校承担相应的教育和管理责任;企业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工作等活动时,先与学校进行沟通、协商,并明确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企业的顾虑。

二、优化毕业设计的选题

开展校企合作、联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最大优点是实现了毕业设计的题目实用化、真实化,即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必须是来自企业的工程技术问题[3]。在此过程中,学校教师负责审核、控制毕业题目的难易程度,一方面,不能片面追求题目的难度,以避免题目过度理论化、虚拟化;另一方面,避免题目过度简单,更不能与所学专业风马牛不相及。难度过高的题目,往往会打击学生的信心;过于简单的题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不到足够的应用和锻炼;而与所学专业不相关的题目,会与专业培养目标不符。

为了使毕业设计题目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我们采用校企双方各出一名指导教师的方式,即学生有两位指导教师,一位是企业为学生指派的指导教师(一般为学生在企业实习时的师傅),另一位是学校的专业教师。企业指导教师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个人工作岗位和专长,提炼、筛选出若干题目,在与学校指导教师一起商量的基础上最终确定毕业设计的题目,从而不仅保证了题目的质量,而且很好地照顾了企业的实际技术需求。

对于学生而言,与传统在校内进行毕业设计时出现的“一题多年、多人一题”等为人所诟病的现象不同,在企业进行毕业设计的题目全部都是企业针对当前的问题提炼得到的,即“所学即所用”,具有非常强的实际意义。學生通过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来完成毕业设计,设计的成果极有可能得到企业的物质奖励,这让学生充满了期待和成就感,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工作的兴趣和乐趣。

三、加强过程管理

学生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后,由于学校指导教师大部分时间无法直接面对学生,无法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整个学习和工作状态[4]。考虑到这一实际情况,我们专门针对外出毕业设计的学生制定、完善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十几项,实现了过程管理更加程序化、责任化和规范化。其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签订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协议。在学生确定了进行毕业设计的企业后,学校、学生和企业签订三方协议,协议中明确了学生在企业的身份、时间、工作内容和应遵守的纪律等,让企业对学生的管理有章可循,减少了企业的后顾之忧。大四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协议中明确了学生外出毕业设计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明确了学生对自己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要负完全的责任,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并且,在学生在签订三方协议时,学校与学生家长也必须要进行详细的电话沟通,明确告知家长学生外出毕业设计的利和弊,在征得家长同意后才允许学生签订协议。

第二,完善指导教师到企业的走访和现场指导制度。为了准确、及时地了解学生毕业设计进展,并及时处理学生在企业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学生对学校的信任度,我们完善了指导教师走访企业的制度,规定在每名学生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学校的指导教师应到企业中走访并现场指导最少一次。

第三,简化各种不必要的表格、报告等形而上学的文件。传统在校内进行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和学生往往要填写诸如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指导教师评价表、互评教师评查表、学生答辩自述表、学生答辩记录表、答辩小组评分表、毕业设计成绩表等多达十几种的文件和表格,教师和学生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撰写、填写这些表格和文件。对企业工程师而言,他们每天有繁重的工作任务,对这些表格和文件非常反感,经过我们与学校教务处的沟通和商量,将上述十几种文件和表格融合、简化,最终需要填写的是一个只有两页的本子,本子内容包括毕业设计题目简介、企业工程师评分栏、校内教师评分栏、答辩成绩栏等。

四、改进答辩及成绩评价方式

毕业设计的最后环节是毕业设计成绩的评价,我们对此工作力求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实行的是企业和学校双方共同评价制度。学生毕业设计的最终成绩由三个部分组成:校内指导教师给自己所带学生打分,即校内自评,权重占30%;企业工程师给所带学生打分,即校外自评,权重占30%;答辩成绩,占40%。

在上述三个成绩的评定中,答辩是学生毕业设计质量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学生整个毕业设计阶段工作成果的最终检验。答辩原则上在校内进行,但如果一个企业有多名学生,则学校派出相关教师到企业,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答辩小组后在企业进行答辩。

在答辩时,我们重点考核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引导学生注意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中的差别,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晨曦.对于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设计)模式的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1(18):35-38.

[2]刘朝福,韦雪岩,张燕.独立学院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J].学园,2014(14):30-32.

[3]金松河,朱会东.校外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0(01):161-162.

[4]卢琳,卢毅.大学生校外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05):124.

猜你喜欢
毕业设计独立学院校企合作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