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李燕
摘 要:主要研究探究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以“函数的单调性”这一节为实例展示如何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不断分析,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知识,领悟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关键词:自主探究;创新能力;逻辑思维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模式正逐渐从注重结果学习向注重过程学习转变,教学重心也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能力培养转移,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就是问题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法也称为发现法,即教师在课堂中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把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進行探究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拓展思维、培养技能。
接下来本文以“函数的单调性”这一节为例,谈谈探究性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一、教材分析
函数的单调性在高考中常和不等式问题、比较大小等问题综合考查,是函数的重要性质之一,同时也为后续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设置了以下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函数的单调性,并掌握判断函数单调性的两种方法,会用定义证明一些简单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单调性;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观察、归纳、反思、总结,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探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主动学习的习惯,同时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单调性的判断与证明。
2.教学难点:单调性定义的得出;用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1:下图是徐州市某天24小时内的气温变化图,根据图像说出当天的气温在哪些时间段内是逐渐升高(下降)的?
问题2:变化过程中有几个变量?
问题3:你能否用问题中的变量来描述[4,14]这一时段内的温度变化?
2.归纳探索,形成概念
问题4:画出函数y=2x+1,y=-2x+1,y=x2,y= 的图象,指出以上4个函数中当自变量x变化时,函数有什么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函数图象,先让学生从图形上直观感知,再引导学生用自然语言总结出图象的上升或下降趋势。继而得出从数的角度看这一趋势,从而引入新课。
接下来以二次函数y=x2为例给单调增函数下定义,图象如下:
先来研究区间(0,+∞)上的函数图象,为了描述随着x增大,y不断增大,我们在(0,+∞)上取两个数x1,x2,对应的函数值为f(x1),f(x2),当x1 问题5:反之是否成立?即在(0,+∞)上取两个数x1,x2,当x1 解决方式:举反例说明。 用图象演示反例,由学生得出应为对“任意的”两点x1 展示定义: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A,区间I?哿A。如果对于区间I内的任意两个值x1,x2,当x1 强调:(1)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的局部性质;(2)x1,x2的任意性。 问题6:你能否得到单调减函数的定义? 3.巩固提高,深化概念 学生分组讨论并判断正误: (1)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2)>f(1),则函数f(x)是R上的单调增函数。 (2)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2)>f(1),则函数f(x)在R上不是单调减函数。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函数的单调性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4.例题讲解,适当拓展 例1:画图象,并根据图象写出其单调区间。 (1)y=x2-1 (2)y=x+1 例2:求证:函数f(x)=- -1在区间(-∞,0)上是单调增函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归纳用定义法证明单调性的一般步骤:(1)取值;(2)作差;(3)变形;(4)定号;(5)下结论。这里的难点在于作差后的变形,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定义进行简单证明的基本方法。 5.方法应用,巩固练习 练习:(1)证明函数f(x)=-x2+2x在(-∞,0)上是单调增函数。 (2)证明函数f(x)= 在定义域内是单调减函数。 6.拓展深化 思考:(1)若函数y=x2+ax+1的单调递增区间是(1,+∞),求a的值。 (2)若函数y=x2+ax+1在区间(1,+∞)上单调递增,求a的取值范围。 设计意图:函数单调性的逆应用,已知单调性求参数值或参数的取值范围。 7.总结反思 问题7: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用到了哪些方法? 通过问题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方法、掌握新知识。这一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的认识发展规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李素芬.高中数学教与学[J].科技大众(科学教育),2006(3). 编辑 刘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