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娟,王冬兰
(1.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幼儿教育学院,陕西西安 710100;2.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学龄前儿童在流动儿童中所占比例为25.09%,规模达到899万,比2005年的学龄前流动儿童规模增加了191万,增幅达26.91%。就甘肃省来说,其0-17岁流动儿童总数为45万,占全国流动儿童总数的1.25%。这部分儿童占甘肃省本地儿童数的21.67%[1]。流动儿童数量的激增不仅使得城市教育资源面临压力,而且会让教育公平再次迎来新的压力。相关研究表明,相比于正常儿童来说,流动儿童在学校适应性方面出现的问题多于本地儿童[2]。但相比于留守儿童来说,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情况又好于留守儿童[3]。究其原因,国内学者从学校类型出发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公办学校学生的学校适应性优于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这不但成为我国“两为主”政策颁布的前奏,也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效度提供了有力的事实证据。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层出不穷,研究领域逐渐拓宽,研究方法不断创新,研究结论渐趋成熟。流动儿童的生存状态、教育需求、家庭支持、学业发展等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心与支持的问题。
笔者选取了位于兰州市安宁区的四所公办小学:S小学、K小学、Y小学与J小学。其中从J小学抽取一年级本地儿童101人,男孩56人,女孩45人;从K小学、S小学与Y小学抽取一年级流动儿童114人,男孩59人,女孩55人。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教师问卷源自于江光荣、唐浪等修订的《教师-学生评定量表〈T-CRS-C〉》2.1中文版。问卷从任务取向、行为控制、自表能力、同辈社交能力四个方面评估儿童对于学校的适应。任务取向评估儿童完成学校相关任务的能力。行为控制评估儿童忍受和适应学校环境强加的或自身存在的限制的能力。自表能力测量儿童的人际功能与同辈交往的信心。同辈社交能力测量儿童在同辈中的受欢迎程度与同辈的互动情况。量表由教师填写,共32个项目,采用“5”点计分,在“1”非常不同意到“5”非常同意间做选择,得分越高表明儿童的入学适应情况越好。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4[4-5]。笔者共发放教师问卷246份(其中流动儿童教师问卷123份,本地儿童教师问卷123份),回收215份,问卷回收率87.4%,然后利用SPSS17.0软件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为了解家长参与儿童入学准备的水平,笔者对刘丽伟、李敏谊所改编的《中国学前家长参与量表》(香港学者刘怡虹编制)进行再次改编。修订后的量表α 系数为0.839。根据项目分析及结构效度分析的结果,问卷由家长参与、家长讨论、语言与认知活动、幼小衔接活动、家园合作五个维度,15道题目组成[6]。问卷的得分越高,说明入学准备的状况越好。笔者共发放流动儿童家长问卷138份,回收114份,回收率为82.6%。
1.一年级流动儿童入学适应的总体水平
将一年级流动儿童被试的入学适应总分转化为以0为平均数,以1为标准差的Z分数。 Z分数在0以上视为适应良好,其人数为63人,占总体人数的55.3%。Z分数在0以下视为适应不良,其人数为51人,占总体人数的44.7%,其中Z分数在-1以下视为适应很差,其人数为25人,占总体人数的21.9%。这说明仍有近二分之一的流动儿童很难适应小学的生活,其中近五分之一的流动儿童达到很难适应的水平 (见图1) 。
图1 一年级流动儿童入学适应水平
2.一年级流动儿童各子项目适应水平
根据本研究的调查结果(见图2),一年级流动儿童在任务取向与自表能力两方面适应良好的人数多于适应不良的人数 ,在行为控制与同辈社交能力两方面适应不良人数多于适应良好的人数。其中,同辈社交能力适应很差的人数占到总人数的20.2%,存在适应困难。
图2 一年级流动儿童各子项目适应水平
3.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入学适应总分的差异分析
按照本研究中教师问卷的计分方法,总得分越高,适应水平则越好。那么本地儿童入学适应平均值(120.10)大于流动儿童(114.07),可以认为本地儿童的适应水平高于流动儿童。对两组变量进行方差齐次性检验,本地儿童与流动儿童的适应总得分方差存在0.05水平上的显著差异(sig=0.009<0.05)。根据方差相等时T检验的结果,T统计量的伴随概率为0.003,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本地儿童与流动儿童的适应总分平均值呈现显著性差异。
4.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入学适应各子项目的差异分析
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水平上,对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入学适应的各子项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根据对应F的观测值、相伴随的概率,以及对应的T检验结果分析,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在任务取向(P=0.481<0.05)、自表能力(P =0.000<0.05)、同辈社交能力(P =0.000<0.05)三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且本地儿童的适应水平高于流动儿童,而在行为控制方面(P =0.845>0.05)无显著差异。
在分析一年级流动儿童入学适应水平的相关性时,主要参照流动儿童样本的性别、年龄、户籍、民族、是否独生子女、就读幼儿园性质、就读小学、是否担任班干部、父亲受教育程度、母亲受教育程度、家长参与儿童入学准备的水平。研究者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就读幼儿园性质、家长参与入学准备水平、是否担任班干部和就读小学这四个因素的主效应都达到0.05水平上的显著差异。
1.对就读幼儿园性质的分析
本研究的样本中,22.8%的流动儿童来自公办幼儿园,73.3%的儿童来自民办幼儿园,3.5%的幼儿具有在公办与民办幼儿园之间的转学经历。根据表1显示的信息,就读公办幼儿园流动儿童的入学适应水平高于就读民办与公私兼有幼儿园的儿童,且在0.05水平上存在差异显著。相比较就读民办幼儿园的儿童来说,就读公办幼儿园的流动儿童在任务取向、行为控制、自表能力与同辈社交能力的适应水平较高,且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
表1 就读不同性质的幼儿园在入学适应上的差异
2.对家长参与儿童入学准备水平的分析
将家长参与入学准备的得分转化为标准正态分数,参照家长参与入学准备的实际得分,将Z分数在0以下视为家长参与入学准备较差,0到1之间视为家长参与入学准备水平一般,1以上视为家长参与入学准备水平较好。由表2的数据得知,家长参与儿童入学准备水平较好与一般的儿童在入学适应上的得分高于参与状况较差的儿童,且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P=0.000<0.05)。这表明,家长参与儿童入学准备越充分,流动儿童入学适应的水平越高。
表2 入学适应得分在家长参与入学准备水平方面的多重比较
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与行为控制总分具有显著相关的是家长讨论、语言与认识活动以及家园合作,其中与家园合作的相关性最强;而与同辈社交能力总分具有显著相关的则为家长讨论、幼小衔接活动、语言与认知活动、家园合作,其中与家长讨论的相关性最强。
3.对担任班干部的分析
在本研究的114个一年级流动儿童样本中,18名儿童担任班干部,占总体儿童数的15.8%。在小学担任班干部的儿童,入学适应得分的平均数(132.33)高于不担任班干部的儿童(110.65)。由表4得知,担任班干部与任务取向(P=0.000<0.05)、行为控制(P=0.014<0.05)、自表能力(P=0.000<0.05)、同辈社交能力(P=0.000<0.05)存在显著相关。
表3 家长参与儿童入学准备得分与入学适应各项目得分的相关性 N=114
**.在置信度(双测)为 0.01 时,相关性是显著的;*.在置信度(双测)为 0.05 时,相关性是显著的。
表4 担任班干部与入学适应各项目的相关分析
**.在置信度(双测)为 0.01 时,相关性是显著的;*.在置信度(双测)为 0.05 时,相关性是显著的。
4.对就读小学的分析
“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简称“两为主”政策颁布以后,流动儿童能够进入公办小学进行学习。在本研究的样本中,40.4%的流动儿童就读S小学,40.3%的流动儿童就读K小学,19.3%的流动儿童就读于Y小学。由表5的数据得知,就读于K小学的儿童与就读于Y小学的儿童在入学适应方面的得分高于就读于S小学的儿童,且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P=0.000<0.05,P=0.005<0.05);就读S小学、K小学、Y小学在任务取向(P=0.003<0.05)、自表能力(P=0.000<0.05)、同辈社交能力(P=0.000<0.05)上存在显著差异。
表5 就读不同小学在入学适应上的差异
(1)一年级流动儿童总体适应较好,但在行为控制与同辈社交能力方面适应较差。
(2)一年级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的入学适应存在显著差异。差异表现在任务取向、自表能力、同辈社交能力三个方面,而在行为控制方面无显著差异。
(3)一年级流动儿童的入学适应水平与就读公办性质的幼儿园、家长较高的参与儿童入学准备水平、担任班干部、就读Y小学与K小学呈现积极相关。
(4)就读不同性质的幼儿园与任务取向、行为控制、自表能力和同辈社交能力显著相关;家长参与儿童入学准备水平与入学适应的不同维度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担任班干部与任务取向、行为控制、自表能力和同辈社交能力相关;就读不同小学与自表能力、同辈社交能力相关。
1.政府部门应大力发展公办性质的幼儿园,担当促进教育公平的职责
从流动儿童入学适应的相关性发现,就读公办幼儿园的儿童入学适应的水平也较高。而本研究中就读公办幼儿园的流动儿童只占总体流动儿童总数的22.8%,其余儿童所就读的民办幼儿园大多教师专业化程度低、教育质量堪忧。来自英国学前教育有效性跟踪研究的结果显示,弱势群体在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机构中获益最大,且能够缓解早期家庭教育环境不足的不利影响[7]。熊丙奇在《教育公平:让教育回归本质》一书中提到:政府部门应该立足教育公平来思考自身的责任,推进教育改革。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充当维护流动儿童教育公平的使者,努力为流动儿童这一教育边缘化群体创设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机构,担当促进教育公平的职责。学前教育改革在兼顾效率的同时,还应该关注这些边缘化群体的发展状况。严格监督、管理、扶持专门招收流动儿童的幼儿园,为他们提供优惠办园政策,尽可能为流动儿童创设良好的就读环境。
2.家长应提高参与儿童入学准备的水平,改善流动儿童行为控制的能力
根据家长参与儿童入学准备的状况,家长还应该在幼小衔接方面、语言与认知活动方面以及家园合作方面做出努力。幼小衔接方面,在孩子进入小学前,带领孩子参观附近的小学或者结识就读一年级的朋友,鼓励双方交流。同时,还可以与孩子讨论入小学后会做的功课以及老师的要求等,让孩子做好入学心理准备。在语言与认知活动方面,家长可以让孩子读一些容易认读的故事,满足孩子阅读欲望,激发学习兴趣。闲暇时间,可以与孩子玩益智游戏,或就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遇见生活中常见的汉字时,可以满足孩子急切的识字愿望,提高生活能力。在家园合作方面,家长在孩子就读幼儿园期间,应主动保持与教师的联系,积极参与园内事务,转变“转移教育职责”的观念,合作完成儿童的入学准备工作。
3.幼儿园应提高幼小衔接活动的水平与家园合作的力度
一方面,利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增加园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发挥高质量幼儿园的示范与辐射作用,共同追求优质教育。另一方面,增加幼儿园幼小衔接与家园合作的评估体系,设置奖励机制鼓励园内、外开展多种形式的幼小衔接活动。通过知识竞赛、有奖问答等形式鼓励家长参与,促进家庭与幼儿园合作、互助,共同帮助流动儿童健康成长。
4.小学教师应帮助儿童提高自我表达能力与建立积极的同伴关系
为改善流动儿童的入学适应状况,在儿童刚入小学时,教师应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心,缓解胆怯、怕生等状况。首先,教师应营造温馨和谐的班级气氛,用积极的情绪与乐观的生活态度感染儿童,以和蔼可亲的姿态对待儿童。其次,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尽可能多地设立班干部岗位,为流动儿童自我表现提供机会。再次,教师应为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提供机会。刚开学后的一周,教师不应急于教授新的课程,而是帮助流动儿童熟悉新的环境,鼓励儿童大胆表达、主动结识新的同伴。最后,教师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交流儿童在家、在校的表现,并向家长传达科学的理念与正确的做法,双方配合完成儿童的入学过渡阶段。最为重要的是,教师应该直面流动儿童的特殊适应状况,给予流动儿童更多的关心、耐心与帮助,化解一年级流动儿童入学适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