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梁竹音醉人心
——试论“竹提三弄”的简约美与文化意蕴

2019-07-17 07:09:12潘旭峰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5期
关键词:壶嘴竹节手工艺

潘旭峰

而不矫揉造作的紫砂壶自诞生起就是人们极为喜欢的器具之一,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紫砂泥这种原材料的珍贵性使的紫砂壶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二是由于紫砂壶造型的多样性,能够满足不同人的审美需求;三则是因为紫砂壶与茶道文化有分不开的关系,使其在内涵上有所依托,而不是“虚有其表”。基于这三点紫砂壶得以流传百年而魅力不减,时至今日已经成为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静美艺术品了。

这件“竹提三弄”外形虽简约,但其中包含了手工艺人对于自然的细心观察与热爱,才能使得自然与人类创造巧妙地融合为一体,凸显出紫砂壶艺术的独特风韵。这件紫砂壶外表呈铁栗色,这是一种较为经典的紫砂壶颜色之一。此壶颜色均匀,色彩饱和度低而呈现出温柔的气质,略泛红光,表面光滑细腻,犹如丝缎,工艺精细。壶身成扁圆形,线条流畅优美,自然宛若天成,在流动的线条之中将壶身勾勒出来。壶盖与壶身融为一体,上有圆形壶钮一枚,与壶身相映成趣。壶嘴纤细,从一旁深处,微微的弧度使得流水流畅,既满足使用需要又独具美感。高高的提梁由壶身处耸起,线条笔直坚毅,狭窄上宽具有几何美。由此观之,此壶在线与面精心编排中凸显了一种朴素自然的气质,然而在这看似简单的造型设计中却包含着手工艺人对于线条运用的静心思考。

此壶的点睛之笔在与“竹”的运用,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喜竹、爱竹的国家,自古以来以竹入诗、入画的作品数不胜数,以竹作为装饰的艺术品也不在少数。这件紫砂壶也以竹作为其装饰,然而它并不是直接表现出竹的形貌,而是将竹与自身完美融合,使得自身成“竹”。首先,壶面处起伏的几何装饰就好似竹的环节一般,壶身就这样化为一节粗壮的竹节。壶嘴则是细小的竹节,恰似新出的嫩竹,延伸之处包含着对于生活与未来的无限渴望。壶钮同样为竹节,与壶嘴相比,这一竹节多了几分破土而出的气势和拔地而起的毅力。高耸的提梁上有零星的结点,笔直的线条与竹的身型相符。无论怎么进行欣赏,我们都能在此壶上感受到那一抹翠绿,虽未见一片竹叶,但已感受到阵阵竹香。此壶的绝妙之处也正是在于它能唤起人关于竹,关于自然的美好想象,从而由此壶窥见一片竹林,感受美好自然。

竹在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也决定了人们乐于选择竹作为表现自己思想的一种植物。竹外形笔直高耸,青翠欲滴,且经寒而不凋的特性使人们认为它具有高雅的品格,人们常给竹以“君子”之名。另一方面,在中国民间有“竹报平安”一说,人们在除夕为了驱魔所燃放的也是“爆竹”,因此中国老百姓认为竹可以驱邪避灾,养竹之人不在少数。此壶以竹作为主题,恰好符合了人们的审美期待,也就便于让大众接受。而深厚的竹文化内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就决定了此壶可以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那清脆悠扬的竹音便使人沉醉,在古朴典雅之中又多的一分“沁人心脾”,当茶香与竹香融为一体,我们便能体会此件紫砂壶的精妙之所在,在有限的造型之中包含着无限的可能,包含着个人的想象,才是一件真正成功的艺术品。

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前辈在条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能够创造出如此精美的艺术品,是生活在高科技时代的我们所不能及的。每一位手工艺人在制壶时都注入了大量的心血,而作为后辈的我们,沿着他们的足迹,才走到了今天。我们也在这一件件精美的紫砂壶艺术品之中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其活力。紫砂壶艺术已经走过了百余年,我们有理由相信,紫砂壶艺术在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因为那其中凝聚的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与中华儿女的力量。

结 语

通过分析这件“竹提三弄”紫砂壶艺术作品,我们了解到其造型艺术的独特性与其内涵文化的丰富性。紫砂壶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术中一颗耀眼的星,必然要得到更好的发展,更多的优秀传统手艺品也必定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竹提三弄》潘旭峰

猜你喜欢
壶嘴竹节手工艺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一次有趣的竹节人大战
廖瑞霖:竹节人
竹节人风波
Reading and Blank-filling语法填空
倒水防分叉及防回溢的双层电热水壶的结构探讨
日用电器(2019年1期)2019-01-29 08:16:44
手工艺·温州发绣
艺术评论(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52
走近手工艺人
中国三峡(2016年10期)2017-01-15 13:59:47
传统手工艺融注到灯上,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工业设计(2016年9期)2016-04-12 12:56:51
历 练
东方剑(2014年11期)2014-11-14 03: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