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 青,许佳丽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会计学院,杭州 310018)
根据近几年商务部研究院与中国财富传媒集团中国财富研究院联合发布的《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财务安全评估报告》,我们可以看到从2013年开始,我国财务安全指数(FSI)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财务危机的爆发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建立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迫在眉睫。那么引发财务危机的因素到底有哪些?较多的学者关注财务因素的研究,只有少部分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非财务影响因素的探究上。本文认为,非财务因素才是引发财务危机的真正根源,并从生存因素理论的角度对引发财务危机的因素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以期能为企业进行有效地财务危机预警提供一个可行的思路。
对财务危机的概念界定,国内外学者尚且没有统一的定论。在国外的相关研究中,使用过财务失败、财务困境、财务危机、公司破产等概念。Beaver认为财务危机有轻重之分[1],轻则可能仅仅是短暂的资金周转困难,重则会导致企业破产清算。Altman、Deakin等学者认为财务危机企业是已宣告破产的企业,并将公司根据破产法提出破产申请的行为视为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标志[2]。Ross从四个方面概括了企业财危机,宣告破产的企业,将公司根据破产法提出破产申请的行为视为公司财务危机的标,即技术失败、会计失败、企业失败和法定破产。
国内学者在做实证研究时通常将企业的财务危机定义为“被ST”。朱家安和陈志斌通过统计实证文章发现,将“被ST”界定为财务危机在研究中被广泛采用[3]。根据我国的特别处理(ST)制度,被ST的上市公司是由于经审计连续两个会计年度的净利润均为负值或是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由此可见,我国绝大多数学者认为财务危机是指企业发生连续亏损或严重亏损[4]。然而吴星泽指出,“被ST”不能与财务危机等同,最多只能算作公司可能陷入财务危机的一个信号[5],其将财务危机定义为:在嵌入利益相关者行为的前提下,权衡两种力量,即导致财务危机发生的力量与抵抗财务危机发生的力量之后所形成的企业支付能力不足的情况。也有较多的学者认为从比较轻微的资金管理技术性失败到极为严重的破产之间的整个过程均可以视为是财务危机,如谷祺和刘淑莲[6]。而彭韶兵和邢精平则将轻微的资金管理技术性失败到大规模重组这一过程视为财务困境阶段,将大规模重组到企业破产这一过程视为财务危机阶段[7]。
综上所述,对于财务危机的定义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这说明对于财务危机的研究仍处于尚不成熟的阶段,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本文认为,“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从早期的利润率下降、发生亏损或难以偿付到期债务等,到最后的破产清算,整个过程都可以视为是财务危机,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Argenti是企业生存因素理论的代表人物,该理论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因素归纳为三大类:(1)企业自身因素,包括企业规模、产权结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2)行业特性因素,如行业特征、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行业竞争强度、关联行业之间的影响等;(3)整体环境因素,指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的环境。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因素分为可控与不可控两种。可控因素基于企业自身的特性,不可控因素主要是指整体环境,产业特性因素则处于一个中间状态,其作用大小取决于企业所处的市场地位以及调节、控制能力。
生存因素理论认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如果这些影响的协调结果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则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就很小,否则,企业很容易陷入财务危机。因此,企业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自身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可能产生的影响,充分了解自身的发展优势和生存威胁,并在此基础上选取真实、可靠、相关的数据进行财务危机预警研究,及时作出有效的调整措施,减少损失。
以往学者的研究中,主要通过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这四个方面的财务指标来对财务危机进行预警。但财务指标具有严重滞后性,且易受人为操控,导致预警效果差。我们认为财务指标背后的非财务因素才是引发财务危机的根源,并从生存因素理论的视角对非财务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类和梳理。
企业自身因素指企业个体的内部状况,根据生存因素理论,主要从企业特性、治理活动和管理活动这三个方面对企业财务危机产生影响。
3.1.1 企业特性因素
企业特性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重要特征。企业规模的大小、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技术水平以及市场地位的高低均会对财务危机产生影响。
(1)企业规模。企业规模衡量的主要是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8]。在以往学者的研究中,一般以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和员工人数这三个指标来衡量企业规模的大小。企业规模对财务危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较大的企业规模往往意味着更完善的管理机制[9],有助于帮助企业规避由于管理不善引发的财务危机,如内部控制机制失效、管理层舞弊等情况。其次,小规模的企业相对来说更难招聘到高层次的人才,也就进一步加大了其管理水平与大规模企业的差距[10],从而造成财务危机的风险加大。另外,规模较小的企业存在着“规模劣势”,即无法与大规模企业的规模经济所带来的经营优势竞争,导致其很难赢得市场,从而增大了财务风险。最后从外部的宏观经济环境的角度来看,规模更大的企业往往竞争力强、资金雄厚,也就更有能力应对经济环境的变化[11],从而减小财务危机发生的概率。
(2)生命周期。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财务危机的影响因素不同,且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存在很大差异。具体来说,初创期的企业,经验不足、资金缺乏、竞争力不够,导致其经营极不稳定,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较大。成长期的企业,已经初具规模,具有相对较高的利润增长率,企业发展势头较好,但可能因为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过度投资、过度负债去扩大经营[12],使企业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均处于较高的水平。成熟期的企业,已经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市场地位稳定,具有较强的财务实力,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却可能因为采取非相关的多元化战略,使得企业经营规模过于庞大,导致运营成本急剧增加,或是由于涉足缺乏经验积累的新行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的增加。衰退期的企业,是由于市场需求与经营环境的变化、技术更新、企业治理效率不佳等原因而逐步走向衰退。处于此阶段的企业,往往面临着市场占有率下降、利润减少等困境[13],进而引发企业资金紧张,更难以支付高昂的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费用,加剧了企业竞争力的锐减,存在财务危机爆发的风险。
(3)技术水平。企业的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在高新技术行业。通过对128家高科技企业的研究,总结出产品创新、技术水平与企业财务危机之间的关系,发现较高的技术水平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较强的研发能力能减小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4)市场地位。处于不同市场地位的企业,受到外部环境影响的程度和抵御外部环境影响的能力均不同。市场地位高的企业往往规模大、资金雄厚、资源丰富,抵御风险能力强。此外,市场地位也会通过影响商业信用以及经营性融资对财务危机产生影响。当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地位较高时,其就具有较高的议价能力,可以通过施加威胁,如更换供应商等,来要求获得更宽裕的延期付款期限,获得更多的商业信用。反过来说,市场地位低的企业,竞争力与议价能力不足,只能通过向客户提供更多的商业信用来维持合作关系,而提供商业信用的成本是很高的,将挤占企业维持正常经营活动的资金[14],这将带来资金流的压力,容易引发财务危机。另外,市场地位高的企业在银行的贷款评价体系中更容易符合贷款要求,获得足额贷款,缓解资金压力。而市场地位低的企业不仅更容易出现现金流问题,还更不容易贷到足额的款项,陷入财务危机的风险也就更大。
3.1.2 企业治理因素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说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督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各司其职、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王玉文、许存兴等学者均提出,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是产生财务危机的重要原因[15]。本文主要从治理环境、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特征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公司治理活动对财务危机可能造成的影响。
(1)治理环境。治理环境是企业运营的环境基础,主要包括治理经验以及内部控制体系。根据“下层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企业的治理环境就相当于“下层基础”,只有打好运营的基础,才能避免日后运营中出现大问题。
1)企业治理经验。企业治理经验可以从企业的运营年限、高管的相关工作年限等角度来衡量。一般来说,相对年轻的企业和经营管理层治理经验不足,可能会导致企业忽视治理的基本作用,使公司治理出现整体弱化的现象,这将进一步使得决策层产生消极懈怠或偏激冒进的心理,从而加速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步伐[16]。
2)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嵌入在公司治理的方方面面,对公司治理工作能否有效实施起到关键的作用。内部控制体系的不完善也是产生财务危机的基础原因。徐光华和沈弋在研究内部控制与财务危机的关系时,从投资、融资和经营这几个方面分析了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财务危机的影响[17]。虽然投资活动受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较大,但如果内部控制体系较为完善,可以对投资活动产生的风险在源头上进行控制。比如控制活动的授权制度、风险评估程序等,均能有效防止不合理的投资行为,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债权融资是融资的主要风险来源,需要内部控制来加以约束和管制,比如控制活动中的授权制度可以防止高风险的债务融资,减少企业由于高负债经营带来的财务风险;经营是企业获得利润来源最基本的方式,涉及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经营活动中的职责分离制度、业绩评价体系等均依赖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来实施。所以,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最大程度遏制可控制的风险的产生。
(2)股权结构。股权结构是指股份公司总股本中不同性质的股份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在股权特征中,最主要的即是最终控制人类型与股权集中度这两个因素。
1)最终控制人类型。最终控制人类型,也就是指股权属性,即股权所有人的身份。不同类型的股份对应不同的权益主体,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公司的经营运作,从而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状况[18]。根据最终控制人的类型,将企业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质,能获得较高的国家补助收入,较容易获得银行高额贷款,故陷入财务危机的几率较小。此外,国有企业的经营情况往往是一个政府部门业绩的体现,即便陷入财务困境,政府也将出手相助,帮助企业渡过危机[19]。而民营企业相对来说不具备这样的“父爱关怀”,且有更强烈的意向去追求高风险、高报酬的项目,从而企业财务危机发生的风险较高。但由于竞争压力大,民营企业更有动力去研发创新,赢得竞争优势,而国有企业组织结构复杂,人员冗余,创新动力不足,也可能面临着产业衰退却难以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风险。
2)股权集中度。在以往的研究中,主要采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间的差异,以及股权制衡等指标来度量企业的股权集中度。股权集中度主要表现出利益趋同效应和利益侵占效应[20],即若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增加了其“掏空”上市公司的动机和能力,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风险也将增加,但另一方面,随着持股比例增加,也可能使得大股东与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而使得其更愿意“支持”企业,减少企业财务危机发生的风险。从股权制衡的角度分析,其强调少数几个大股东分享控制权,通过内部牵制,减少单个大股东侵占企业利益的行为。但也要谨防几个本应互相牵制的大股东联合起来侵占企业利益的行为。
(3)董事会特征。在董事会特征因素中,最主要的特征包括董事会规模、董事持股比例、外部董事比例和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情况这几点。
1)董事会规模。董事会规模的大小均各有其利弊。首先,大规模董事会可提供更多角度、更丰富的决策咨询,协助企业获得更多的资源,降低CEO控制董事会的可能性。然而,董事会规模越大,在组织的协调过程中将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种低效的董事会也就可能由于决策延误而给企业造成损失。其次,小规模董事会相对来说在协调各项事务、作出决策等方面更为高效,且越可能使股东和管理层结成紧密的利益同盟。但是,小规模董事会在信息收集、资源共享方面稍有欠缺,难以有效识别风险,也容易引发财务危机的发生[21]。
2)董事持股比例。董事会成员持股可以加强董事参与公司事务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董事对经理层进行监督、激励,有利于防止董事的短视行为,由此董事持股比例与企业财务危机发生的概率呈负相关关系[22]。
3)外部董事比例。一般认为,外部董事独立性较强,与管理层之间不存在利益关系和利益冲突,从而可以更为客观、公正地评价管理层的业绩、行为,也可以提高决策的质量。所以外部董事比例越高,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概率将越小。国外学者的研究也表明,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以及社会影响力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23]。
4)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关于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是否更有益于企业的业绩,有不同的研究结论。一部分学者倾向于认为,两职合一为公司提供了一个领导核心,使公司经营稳定、持续,促进公司绩效的上升;并且两职合一减少了董事长和总经理之间的协调时间和成本,提高了管理和决策的效率,也对公司绩效起到正面效应[24]。而也有学者认为,两职合一会削弱董事会的监管力度,造成公司绩效下降。我国学者吴淑坤(1998)提出,董事长和总经理二位一体,不仅使得总经理等高层管理人员的权利过度膨胀,且使得董事长的监督作用无从发挥,必将影响公司的财务状况。
3.1.3 企业管理因素
企业内部管理因素是导致上市公司经营失败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25],其中组织管理、战略管理和运营管理对企业财务危机的影响最大。
(1)组织管理活动。组织管理活动涉及到对组织结构和组织效率的管理。组织结构不合理、组织效率低可能会导致管理层级过多、职责分工不当、工作效率低下,一方面影响到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导致决策的滞后甚至失误,加大企业财务危机发生的风险;另一方面可能会引发权利的滥用或因职责不明、权利受限而陷入无法顺利完成组织任务的境地,危及到企业整体的日常运行。
(2)战略管理活动。企业的经营战略决定了企业发展的大方向,一旦战略制定出现问题,企业的经营风险将急剧增大。导致企业陷入经营困境的最常见的两种战略包括:一是盲目多元化扩张,不仅容易丧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且使得规模经济效益减弱,管理费用增加,同时管理者很容易由于缺乏相应行业的管理经验而作出错误的决策,造成损失[26];二是保守经营,即面对急剧变化的经济环境,固步自封,缺少创新投入,使得企业逐渐丧失竞争力,被市场所淘汰。
(3)经营管理活动。经营风险是由于生产经营方面的问题而给企业财务状况带来的不确定影响,比如供产销的管理。生产材料供应不稳定、生产环节组织不恰当、产品销售不顺畅等问题都是经营风险的主要诱因[27]。以上三大环节,环环递进,环环相扣,每一环节的管理质量均影响着企业的业绩水平,一旦出现疏忽就加大了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风险。
根据生存因素理论,行业特性因素对财务危机的影响主要来源于行业特征所决定的行业自有风险、行业竞争强度所决定的竞争风险和行业间的关联性引起的传导风险。
3.2.1 行业特征
不同行业的财务风险是不同的。比如一些高科技行业,对创新研发的要求高,需要大额的资金投入,但转化率不高,即巨额的研发投入很难转化为核心技术,没有核心技术就难以实现现金流入,容易陷入财务困境,所以其风险较高。而一些传统行业则相对来说资金的投入都转化为了固定资产或是产品,资金完全打水漂的可能性小,由此陷入财务危机的几率也更小。
3.2.2 竞争强度
在竞争强度较大的行业中,来自现有厂商以及潜在竞争者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了企业提升业绩的难度。一般来说,行业竞争越激烈,公司出现财务危机甚至发生破产的可能性就越大[28]。此外,行业竞争越激烈,竞争力不强、市场地位低下的企业则越可能通过低价策略来招揽客户,或是给客户提供更多的商业信用。如此一来,这些企业资金链断裂,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也就进一步加大。
3.2.3 关联行业
不同行业之间可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本行业的市场需求易受相关行业的影响。比如,房地产行业若是发展不景气,则会影响到木材、钢铁、水泥等上游行业,也会影响到家装、家电等下游行业,甚至会对银行等金融业产生影响。中兴通讯的芯片事件也表明,若是对核心部件的上游供应商的依赖程度高,则本企业的运营就将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该供应商,一旦上游供应出现问题,引发的后果不堪设想。
根据生存因素理论,整体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的环境,其中对企业财务危机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宏观经济环境以及政策法规。
3.3.1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环境是企业经营所处的大环境,比如经济危机、政府宏观调控等均会对企业产生显著的影响。宏观经济因素是国内外学者研究最多的因素之一。宏观经济环境将影响产品的需求,进而影响产品的销量与盈利水平;此外宏观经济因素还会影响到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资金成本等,从而极大地影响到公司经营的成败[29]。与经济繁荣时期相比,经济萧条时期的企业需要降低产品售价,若此时无法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则企业盈利能力必将下降甚至会出现亏损,对于资金底子薄弱的企业来说甚至会造成企业破产。此外,宏观环境的变化还会使得企业管理者所付出的代价与成效不成比例,或是使得管理者的努力付之东流。
3.3.2 政策法规
国家的产业政策、税收政策、证券监管规定以及企业破产相关法律法规等都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比如,国家的产业政策可能规定了对某些产业实行限制或淘汰,或是在税制上实行高税率,或是在信贷方面减少资助,则处于这些行业的企业容易陷入经营困境,引发财务危机。而对于得到政府政策支持的行业则可能获得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条件,生产运营将更为顺畅,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也将更小。
财务危机的各个因素对不同企业的影响程度、影响方向均存在差异,而财务危机预警的基本原理是相通的,可以适用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但每个企业预警模型应该基于其自身的特点而独立设计。如何设计出更具针对性的、个性化的预警模型,就需要企业全方位把握自身状况,将重要的影响因素纳入预警体系中。
3.4.1 由点到线——研究视角从单个企业向整个集团拓展
现有关于财务危机影响因素的研究,不管是案例研究、实证分析还是理论探讨,绝大多数都只基于单个企业的视角。而目前很多企业以集团的形式存在,母子公司之间关系非常复杂。子公司一旦出现亏损、难以偿付到期债务等财务危机的前兆,集团或伸以援手遏制子公司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或引发更大的财务危机。而若企业集团陷入财务困境,又是否会“丢车保帅”,为了维持集团形象和发展,通过内部交易等手段将财务危机甚至转嫁到子公司?
3.4.2 由点到面——研究范围拓宽到整个关系网络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关系,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关系型社会中,这些无形的关系资源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与企业存在直接关系的我们称之为“强关系”,比如投资者、供应商、员工、竞争者等等,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相对较弱的我们称之为“弱关系”,如社会公众、媒体等。在以往对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忽略了对企业社会关系网络的分析。实际上,在企业治理活动、管理运行良好的情况下,整体环境和行业特征是否会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及影响程度,取决于企业以自身资源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这种资源不仅仅包括企业财务报表上体现的有形资产,还包括企业的人才储备、市场地位、与政府的关系、处于供应链中的位置、与银行及消费者的关系等等。这些关系形成了一张强大的关系网络,成为了现代企业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资源,在关键时刻甚至能有效抵抗财务危机的发生。企业的关系网络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关系网络图
企业需要梳理和充分认识这些关系及“强度”“正负面影响”,从而将其合理有效地纳入财务危机预警体系中。当然,这种强弱关系并不是绝对不变的,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力量在博弈中不断发生变化。
3.4.3 动静结合——关注企业的动态调整能力
企业的动态调整能力是指根据外部生存环境发生的变化,企业对自身的资源进行调整,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如宏观环境、技术进步、政策、消费者偏好、新的强有力的竞争者等,企业要具备及时感知能力,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对资源进行重新分配和组合,以避免由此带来的生存危机。动态调整能力不仅仅包括对压力和危机的感知能力,还涉及对市场机会的敏锐嗅觉和分析能力,这样企业才能把握行业发展的命脉,抓住时机和新的发展机会,而不会因为惯性思维或麻木,在市场发生悄然变化时陷入财务危机。通过不断学习和增长创新能力,适应新的变化和企业发展需要,企业动态调整能力如图2所示。
图2 企业动态调整能力
“大数据”技术致力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应用,为财务危机预警在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等方面提供了便利。以往学者对大数据在财务预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但几乎没有学者关注到大数据虽然拓宽了数据的广度,却缺乏深度,而“厚数据”的应用可以弥补大数据的这一不足。“厚数据”由已故人类学者Clifford Geertz最早提出的,全球科技人类学家Tricia于2014年开始引用厚数据,其使用人类学定性研究法来阐释的数据,旨在揭示感情、故事和意义。厚数据与大数据截然不同,厚数据能体现各种数据关系背后的复杂社会背景,而大数据则是一个标准化的定义和归类过程,从一系列特定数据和程序中提炼的结果。大数据和厚数据的结合将是未来财务危机预警中的一个研究方向。
在“大数据+厚数据”相结合的在财务预警研究中,企业首先需要根据自身状况,通过信息采集、处理和分析来识别本企业最相关的影响因素。运用大数据技术,精准定位企业在上下游行业供应量、价格、购买量等占比变化,上下游供应商行业的竞争强度、密集度变化、依赖程度等信息,并赋予不同的变化权重,通过自动采集竞争对手、供应链价值端公开数据来对其财务状况与自身情况配比分析,及时更新各种信息、数据,调整指标权重。同时融入客户对产品的喜爱、关注程度等厚数据的应用,将捕捉到的“情感”和“故事”等感性的信息,通过分析过滤,将一些深入人们的内心,洞察到数据之外的感性信息,融入到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中,从而给企业管理提供更丰富的反馈信息和有效的内部控制。图3表示基于“大数据和厚数据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
图3 基于大数据和厚数据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
如图3所示,搜集本企业的非财务指标并通过大数据和厚数据的分析处理后,结合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能力这四个方面的财务指标数据,构建出个性化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预警系统接收信息,首先对警源做出监测,再根据分析评估结果形成预警报告,最后通过实时的预警效果反馈机制,评估指标选取、权重确定的合理性,再进行进一步的修正和调整,以此形成一个以提高预警准确性为目标的循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