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视角的高等医学院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思考

2019-07-17 12:25:52
中国市场 2019年14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学教育办学

(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1 研究背景

高等医学院校专业的设置对医学人才的规格和质量培养十分重要,好的专业设置不仅可以培养出合格的医学人才,同时也会对毕业院校的发展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专业自身也能获得社会的有力支持。[1]自1999年高校实行扩招政策以来,高校的专业和新兴专业也随之飞速扩张。而对于医学院特别是具有医学特色背景的院校也纷纷扩大专业规模,开设了许多非医学属性的专业,而这些专业中很多不仅不是基于促进医学发展的角度,反而是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从而达到扩大学校规模的目的。[2]许多高等医学院校的特色医学专业慢慢“淹没”在非医学专业的问题已成为愈演愈烈的问题。

2 当前我国高校专业特点

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专业数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学科分布面拓宽,开设专业总数大大增加:1999年到2009年首都医科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等13所高校的开设专业总数从80个上升至206个;二是本科专业设置呈现综合化趋势:13所高校的开设专业涉及多个非医学专业,[3]1999年时,64%的院校仅开设医学门类1个学科木科专业,而截止2011年67%的院校开设木科专业涉及1~7个学科门类;[4]三是医学专业布点比重降低,非医学专业布点比重大大提高:1999年的93%降到2009年的72%。[5]

3 弊端分析

我国医学院校本科专业方向设置有雷同趋向,呈明显的市场化使得自身专业的办学水平与其他院校相比没有明显优势,反而会出现出现许多弊端:新增设的专业的教学条件例如生师比、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等方面均有可能较其他原本专业有一定的差距。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高等院校为了扩招将大量的财力投入到基础教学建设方面,开辟了大片新校区,扩建了学校建筑和基础设施而占用了大量的资源,导致大部分学校背上了较为沉重的贷款,而为了偿还这些贷款,学校只能继续扩招,形成恶性循环,教学质量难以保障。[6]

4 应对策略

4.1 优化高等医学院校本科专业结构

构建优秀的医学院校本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不仅可以决定医学院校的办学方向,还可以不断发展自身特色专业,调整好医学类与非医学类专业设置与建设之间的关系。

第一,构建优秀的医学院校本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既需要学校对自身有着准确的发展定位进而推进自身特色专业建设,在顶尖人才和师资队伍建设上下功夫,打造院校的“名片”;课程突出专业特色,突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使课程更加贴合实际,达到学以致用。[7]

第二,构建优秀的医学院校本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也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当前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已经愈发的紧密,高校应在做好历年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调查的基础上,对未来人才需求发展进行合理预测,同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反向调整专业设置,使高校能够及时调整好专业定位和发展方向,避免高校资源浪费。

4.2 将医学认证作为教学质量的试金石

医学发展既要了解国内同时也要展望世界,加强相互交流促进医学专业认证不但可以加快产学研转化同时也是提升自身眼界和能力的优秀渠道,达到明确自身定位取长补短的目的。

5 结 论

当下,医学教育肩负着维护生命健康和人道尊严的使命正在受到空前的挑战:一是高等学校扩招政策影响;二是名利化诱导。各种版本的大学排行榜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扩招就能升排名;最后就是功利化诱惑,把学校各项工作 “数字”搞大,包括扩大规模、增加学科门类。[8]医学院校追求短期效益,不再着眼于医学教育的长远发展。高等医学院校在社会影响力,学校办学水平等方面明显与重点大学、综合性大学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医学院校更应该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发展自身特色,而不是盲目发展。[9]

高等医学教育不仅需要为社会提供优秀的人才和先进的技术,其办学水平和质量对卫生事业有着深刻而长远的影响。[10]搞好专业设置既是对社会负责,也是对接受教育的生源负责,政府也要根据医学专业的特点和目标要求,对医学教育发展要既有质量还要兼顾数量,逐步加大对医学教育的投入,尤其要改变以规模为基数的投入,不要再使医学院校为争取更多的教育经费而走上畸形规模扩张之路。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医学教育办学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40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24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
中医研究(2014年6期)2014-03-11 20:2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