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现状研究

2019-07-17 12:25:52
中国市场 2019年14期
关键词:包头市制造业信息化

(中共包头市委党校 经济学教研室,内蒙古 包头 014030)

我国自十八大以来,一直在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道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重点提出,推动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步发展,“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十六项重点工程,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项目就位列其中。包头作为老工业基地,制造业发展一直处在全区乃至全国前列,早在“一五”时期,包头即被确立为国家制造业发展基地,逐渐形成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基于此,研究包头市制造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研究制造业信息化的意义

1.1 制造业信息化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新世纪信息化发展的势头迅猛,不同领域和部门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网络的支持,传统制造业身处其中,势必要搭上信息化这趟快车才能谋求进步。同时,制造业作为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信息化是“两化”融合的必然选择,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工业化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和平台。促进制造业信息化不仅符合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改革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日常管理模式和思维方式的一剂良药。

1.2 制造业信息化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困扰在于怎样挖掘消费者的不同诉求,加以分析找到适合企业产品的生产路径。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找到解决困境的方法。

新兴的信息化手段降低了共享的门槛,使得制造业企业和消费者可以在虚拟的共享平台上沟通、交流。企业之间可以跨越空间的距离、降低因为地理位置不同造成的沟通上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虚拟的互联网技术为科研和生产之间搭建共享的平台,极大方便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的沟通,最终达到企业提质增效和社会生产部门发挥效用最大化的目标。

2 包头市发展制造业信息化的优势

2.1 制造业信息化顶层设计初步完成

包头市编制出台了《包头市“十三五”信息通信网发展规划》《包头市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等各项规划实施,截至2017年底,全市互联网骨干网出口带宽突破1Tb,4G基站超过7000个,信息基础设施在自治区12个盟市处于领跑位置。 2018年12月3日包头市最新制定出台了《包头市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了一批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项目,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

包头市大数据产业园区是自治区首个挂牌成立的大数据创新产业园区,总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已入驻企业25 家。全国首个投入运行的网络协同制造平台——内蒙古网络协同制造云平台,2017年获“中国双创好项目——信息技术类奖”。平台联网数控机床达到393台套,注册用户达到8900户,截至2018年7月底,平台已累计发布协同业务订单4500项,实现有效交易1114项,累计完成实际业务3.87亿元。信息化顶层设计初步完成,制造业信息化态势强劲。

2.2 制造业产业布局完整

包头市制造业产业科学统筹规划,“东铝、西钢、南高、北装”的产业布局业已成熟,制造业企业经济质量效益明显好转。2018年前三季度,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电力和稀土五大支柱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8.5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76.5%,较上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制造业企业经济贡献明显。

2.3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本完成

包头市已初步完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任务,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1.8∶43∶55.2,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互促态势日益显著。城市竞争力日益提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2017年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中,2016年度包头在294个城市中综合经济竞争力居第76位,为内蒙地区排名最靠前的城市。

3 制造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3.1 信息化同质化现象严重,管理混乱

包头市信息化建设还处于“一拥而上”的状态,全市十个旗(县、区)纷纷建立信息化处理中心,同质化现象严重,造成财政资金、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浪费。在大数据技术水平未达到先进行列,无法分析处理海量数据的情况下,石拐区、青山区、高新区纷纷建立大数据中心,就笔者走访调研,建立这些大数据中心动辄几亿资金,同时收集到的数据杂乱无章,大数据中心相互之间缺少统筹管理,大量数据重复收集,真正具有分析利用价值的数据少之又少。2016年10月初,内蒙古入选第二批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成为我国唯一的一个大数据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综合试验区,2017年6月自治区成立了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其后呼和浩特、鄂尔多斯等盟市也设立了专业的大数据管理机构,包头市2017年8月4日正式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信息化工作需要多部门统筹协调共同完成,尚未在市级层面形成专门机构,造成制造业信息化管理混乱,发展未形成差异化联动、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3.2 信息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建设薄弱

信息化建设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础,转型升级的核心是紧跟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科技方法,创新研发,突破关键技术领域。由于包头市信息化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大数据的搜集渠道和数量有限,信息化过程确实推进难度较大;纵观全市,拥有新科技手段的企业少,制造业企业想要共享平台和数据处理的诉求不能完全满足。

信息化要想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完善配套服务必不可少,信息化共享服务平台的目的是保障企业创新研发渠道,拓展企业产业链,宗旨是发挥区域性服务中心作用。

3.3 制造业信息化规模有限,程度低

企业在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确实完成了产业链调整、产品更新升级、在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但这些企业前期信息化基础良好,有客户数据基础,可以自主地实施信息化项目。缺少龙头企业带动,包头市国有企业自身信息化普及程度低,自主研发创新的能力有限,小微企业信息化意愿强,接受程度快,但因资金、人员等限制无法完成企业信息化任务。

3.4 专业人才流失

制造业信息化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他们不仅要掌握信息化的专业技术,还要熟悉制造业的生产经营流程,这样的人才相对稀缺,包头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不够,人才政策优惠条件无法与发达地区同日而语,而专业的技术人才,才能推动信息化技术水平升级,即使通过“草原英才”“大学生集聚计划”吸引来部分人才,但人才流动性大,不能维持长久,这十分不利于信息化项目的长期规划和顺利开展。

4 制造业信息化顺利推行的保障措施

4.1 科学规划产业布局,促进信息化发展

信息化建设需要统一管理,政府方面,市级专业信息管理机构的设置迫在眉睫。在参考信息化建设程度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基础上,尽快出台包头市制造业信息化融合发展的政策、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着力纠正各旗县盲目跟风建设大数据、云计算中心的行为,各旗县根据市政府的信息化实施意见加紧落实,并结合本地区的不同的地理位置、产业特色、资源禀赋加紧出台本地区的实施方案,力争促使包头市的信息化产业布局朝着定位鲜明、差异化联动、协调发展的方向迈进。

4.2 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企业信息化良好环境

加快建设运转高效、网络安全性高的新型信息化基础设施,以提高信息收集、传输、分析、整理的速度为宗旨,建设“包头至北京双路由(G6、G7)高速光纤传输系统”项目,力求解决制约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难题,为制造业信息化保驾护航。

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在于充分发展软件新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包头市要以软件研发、信息系统集成、信息技术咨询和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产业为重点,发挥国家级软件园优势,以内蒙古软件园、易云大数据中心为依托平台,贯彻2018年8月印发的《内蒙古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为企业信息化发展,创造良好发展空间、提供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大力吸引和聚拢与包头市制造业相关的软件信息服务企业,实现制造业企业与软件信息的融合发展。

同时,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重点依托包钢集团、北方股份、一机集团、希望铝业、华鼎铜业等大中型企业,建设包头市乃至全国的行业信息化共享平台,针对制造业不同行业的产品、流程、研发、国内外交易情况收集数据,数据上云达到共享、交流、互促的目标,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整体布局、产品转型升级提供可参考意见,实现优化升级以及数字化和智能化生产售后服务。

4.3 优化人才政策,促进产学研合作

实施招才引智战略要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政府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走访调研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因企施策,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一方面政府不断优化人才住房、医疗、教育、科研经费补贴等优惠政策,破除制约科研人员研发的束缚,积极吸纳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鼓励以信息化技术领域项目为载体,重点对接高校、研究院等实力强劲的科研院所,依托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成立的大数据中心和沈昌祥院士领先成立的“可信计算信息安全院士工作站”,吸引国内外高信息技术含量的科研项目、重点实验室进驻我市,逐步把我市建设形成为信息化产业人才和项目培养和输出基地。

其次,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人才模式,鼓励制造业企业和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签订协议,实施委托和定向培养方式,创新本土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技术从业人员科研环境,完善从业人员奖励和绩效机制,激发从业人员刻苦钻研的热情。

猜你喜欢
包头市制造业信息化
内蒙古包头市第一实验小学六(3)中队
少先队活动(2022年5期)2022-06-06 03:45:16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走向世界(2022年3期)2022-04-19 12:39:10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华人时刊(2019年15期)2019-11-26 00:55:50
包头市东河区城市绿化现状评价
包头市“健康水工程”建设实践与思考
中国水利(2015年4期)2015-02-28 15:12:22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中国卫生(2014年1期)2014-11-12 13:16:34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上海企业(2014年9期)2014-09-22 20:45:10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上海企业(2014年9期)2014-09-22 20: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