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维国
【内容提要】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作为常见的文言语法在现代汉语构词中仍有保留。本文以穷尽的方式对《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词语进行统计分析,从数据统计和使用情况两方面对现代汉语构词中的使动和意动用法作对比研究,并对其成因和特点进行归纳,认为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在现代汉语构词中虽呈稳步发展的状态,但在双音化和词汇化以及语言精密化作用影响下,二者差距仍然非常巨大。文章最后归纳整理出《现代汉语使动结构词总表》和《现代汉语意动结构词总表》。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作为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存在。以使动用法为例,现代汉语中有这样的词语,如“败家”“干杯”,“败”是“使……败”,“干”是“使……干”,使动词“败”和“干”具有致使义,表示使宾语发出这种动作,这是使动用法在现代汉语构词中的体现,使得汉语词汇在表义上更加丰富,使用上更加简洁。目前,关于现代汉语构词中使动用法及意动用法相关研究的成果不多,已有成果也只是简单提及使动用法及意动用法在现代汉语中的存在情况。方光焘(1997年)提出,古汉语中使动用法的使用很多见,看今日的汉语,这种结构已比较少了,但在构词法中仍保持这种法则。王兆鹏(2002年)认为使动用法发展到现代,逐步被“含致使令的兼语式”和“动补结构的合成词”所取代。孙德金(2012年)简单描述了使动用法在构词法中的情况,将能带宾语的形容词,如“端正态度”中的“端正”,放入构词法中一并概括。现代汉语构词中的意动用法虽然常常会和使动用法一同被提起,但目前对意动用法的研究成果远远少于使动用法。事实上,现代汉语中的意动用法少于使动用法,这可能是因为该用法被“以……为……”“把……当作……”句式所取代。石毓智(2015)提出一种新的观点,他将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归一为中古汉语的使成式。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虽是文言用法,但仍存在于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和成语之中,不仅没有消亡,反而更具有表现力,甚至可以据此产生新词语,如“瘦身”“美容”等,这样的用法是现代汉语构词法中的一大特点。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含使动、意动用法的双音词和四字格成语为研究对象,对现代汉语构词中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作穷尽性的研究。
1.古代汉语中的使动用法
王力《古代汉语》对使动用法给出的定义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实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即宾语是动作的实施者,我们又称之为施事宾语,如:
(1)庄公寤生,惊姜氏。(《左传·隐公元年》)
这里的“惊”的动作不是庄公发出的,而是宾语“姜氏”,也就是说“姜氏惊”。
不及物动词、形容词、名词都有使动用法,如:
(2)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僖公三十年》)
(3)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孟子·梁惠王下》)
(4)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及物动词本就可以接宾语,使动用法的情况和普通的动宾结构没有什么差别,这时要判断是否使动,就要根据读音和意义来看,如:
(5)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
从读音上讲,“饮”作为普通动词时读作yǐn,这里是使动用法,读作yìn,以区别原来的用法。
2.古代汉语中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与使动用法有相似之处,它是在形容词、名词用为动词带上宾语之后,表示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的用法。形容词和名词都能用作意动,如:
(6)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7)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
“小鲁”就是“认为鲁国小”,“不独亲其亲”就是“不只把双亲当作双亲看待”,意动用法是表达主观上的看法,从意义上就可看出,这种用法只能是形容词或充当名词意动成分,很少有动词可以用作意动用法。
值得注意的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常常难以辨析,它们都有形容词或名词后接宾语的形式,但意义却是不同的,分辨时需要结合词语搭配和词义类别。上文中例(4)和例(6)都是“小”接宾语,“斫而小之”是“使它削小”,用作使动,而“小鲁”却并不是“使鲁国变小”,而是意动用法“认为鲁国小”。
汉语的一大特征是构词法和句法基本一致,汉语复合词的构词方法基本来源于句法,比如现代汉语动补式复合词就是来自使成式,使动和意动也是如此,现代汉语的许多词汇中仍能看见它们的身影。
我们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为考察对象,逐一分析词条,统计其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存在情况,并对古代汉语句法上的使动、意动和现代汉语构词中的使动、意动进行比较,理顺古今发展。
1.现代汉语构词中的使动用法
汉语基本语序是S—V—O,而使动用法是在使动成分后接宾语,语法形式上依然不改变S—V—O语序。为便于操作,语义上使动用法可以变换为以下两种结构形式:
结构一:S—使—O—V
结构二:(S)—O—V
能够进入这样变换形式的使动用法都是我们的考察对象,例如:
(8)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战国策·齐策》)
这里的“虚”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虚”,就是“把……空出来”,所以可以变换为:
结构一:梁王使上位虚
结构二:(梁王)上位虚
现代汉语有许多新出现的词语,如“美容”“美甲”等,也是这样的情况,可以转换为“使容美”或“容美”,“使甲美”或“甲美”,语义没有改变,但构词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容美”或“使容美”的正常语序的词,而是选择了使动用法成词,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探讨。
2.现代汉语构词中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的结构形式与使动用法相同,都是S—V—O的语序结构,语义上可变换为:
结构一:S—认为—O—V/S—以—O—为—V
结构二:(S)—O—V
以《左传》中的“左右以君贱之也”为例,“贱”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等于说“看不起他”,我们可以把它变换成:
结构一:君认为他贱/君以他为贱
结构二:他贱
现代汉语中形容词或名词直接带宾语的情况已经非常少了,只有“怪”“奇怪”“庆幸”等表示心理活动的形容词可以用作意动,而且一般是在句法中出现,如:
(9)如果你到八十岁仍然活着,每人都会奇怪你还没死、还能走路、还能大声说话,有时头脑清楚,他们也觉得非常奇怪。(《李敖对话录》)
上例中两个“奇怪”同时出现,前者作为一个意动词承接主谓分句,而后者是普通的形容词,但显然后者才是常规的表达。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缺乏标记特点,很难在语料库中进行检索。本着穷尽研究的原则,我们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为考察对象,对其中收录的214个包含使动和意动构词的词条进行逐一考察,并分析它们的使用情况。
为将构词中含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的词语同可构成使动、意动结构的单音词(如“安”“败”“厚”等)区别开来,我们将前者称之为使动结构词和意动结构词,《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使动结构词、意动结构词的数量统计见下表(3-1):
表3-1 使动、意动结构词频次统计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现代汉语构词法中使动和意动的使用情况差别还是很大的,使动结构词的数量要远多于意动结构词。
使动结构词中的使动词包括动词、形容词、名词三类。《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197个使动结构词的具体构成如表3-2所示:
表3-2 使动词词性类别频次统计
1.使动词为不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不能接宾语,而当它在句子中带宾语时,就用作使动,如:
(10)夫弃城而败军,则反掖之寇必袭城矣。(《韩非子》)
(11)军到城下,顿牟之城崩者十丈余,襄子击金而退之。(王充《论衡》)
使动情况下能够接宾语的不及物动词,在汉语发展过程中,有的仍是不及物动词,如“败军”“亡国”中的“败”和“亡”,单独使用时,它们仍旧无法接宾语,另外还有些不及物动词慢慢发展成为及物动词,在现代汉语中可以直接接宾语,如例(11)中的“退”本是不及物动词,是“向后移动”的意思,接宾语构成“退兵”“退敌”等,使动义产生,再引申出“离开”“退出”等的意义时,不及物性质减弱,逐渐能够接宾语,成为及物动词,有的多义动词情况比较复杂,什么时候是及物动词,什么词义下又是不及物动词不接宾语,都需要做具体的词源和词义考察,不能一概而论。
现代汉语中使动词为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结构词共有61个,占所有使动结构词的31%,它们分别是:
双音词:败家、败军、败胃、崩盘、倒车、定神、斗鸡、斗牛、活命、活血、警世、惊人、惊天、恼人、倾城、倾盆、死心、退兵、亡国、消气、消声、消炎、消肿、羞人、隐身。
四字格成语: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怵目惊心、触目惊心、颠三倒四、颠倒黑白、颠倒是非、斗鸡走狗、斗鸡走马、翻天覆地、泛家浮宅、浮家泛宅、飞短流长、飞沙走石、飞针走线、蜚短流长、骇人听闻、激浊扬清、惊鸿一瞥、惊世骇俗、惊世震俗、惊天动地、惊心动魄、破釜沉舟、倾城倾国、倾家荡产、倾箱倒箧、息事宁人、羞花闭月、扬清激浊。
其他:败家子、沉住气、滚雪球、惊堂木、消声器、羞人答答。
2.使动词为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可以接宾语,有时也用如使动,这样的情况比较少见。都是接宾语,及物动词使动与不及物动词使动在形式上没有区别,要想区分开,只能在意义上进行分析,例如:
(12)(宣子)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左传·宣公二年》)
(13)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四》)
例(12)中“食”是及物动词,若是按照普通及物动词的意义进行考察,就成了“赵盾吃了东西”,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食”的动作发生者并不是主语,而是施事宾语,主语赵盾让宾语灵辄做出吃东西的行为,就是“使他吃”或“给他吃”,例(13)也是一样,意思是左右的人给冯谖吃粗恶的食物。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全靠语境来分析,现代汉语中也有“斗鸡”一词,不是人与鸡相斗,而是人让鸡与鸡打斗作为观赏,再比如“斗牛”,当它指我国民间牛与牛相斗的习俗时,“斗”就是使动用法,而若是指西班牙斗牛,众所周知,是人斗牛,便是无使动义的普通动词了。
及物动词作为使动词在现代汉语构词中较少,仅有27个,占汉语使动结构词总数的13.7%,这些词是:
双音词:发汗、发家、发面、感人、回师、劳神、劳心、迷人、怄人、顺气、提神、通便、吓人、兴国、益气。
四字格成语:多难兴邦、缓兵之计、劳民伤财、劳师动众、流金铄石、妙手回春、起死回生、耸人听闻。
其他:迷魂汤、迷魂药、科教兴国。
3.使动词为形容词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动用法中最为常见的,形容词接宾语不仅活用为动词,且有了使动含义,即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了该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这样的例子在古代汉语中有很多,例如:
(14)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15)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
(16)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同上)
(17)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现代汉语中有一系列的词语,如“安心”“寒心”“宽心”“苦口”等,这些表示身体或心理状态的形容词与表示身体或心理的名词性词素一起,组成了具有使动结构的词语。
汉语发展的双音化趋势让许多古汉语的单音节形容词增加了词素,形容词性也逐渐转为动词性,如例(16)至(17)中的情况,“谋弱秦”就是“谋划使秦国变弱”,也可以是“谋划削弱秦国”,“愚黔首”是“使百姓愚昧”,也可以是“愚弄百姓”,这样的变化在现代汉语中不在少数,许多形容词也都同时带有动词词性,而“绿江南岸”是“使江南岸绿”,宋代词人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中有“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与例子中不同的是,使动词后添加了表示情态的助词“了”,这样的用法在宋代早已出现,发展至现代汉语,逐渐成为一种新的使动用法,即刁晏斌(2001)所说的非典型性使动用法,即只为满足某种需要才出现的使动用法。实际上,使动用法本就是一种临时的语法,根据是否临时将其划分成为典型性和非典型性似乎欠缺合理性,但应当承认的是,这是一种后起的使动形式,在现代汉语中也是比较常见的,“了”字有时可加,有时也可不加,如“红(了)脸”“红(了)眼”“坏(了)事”等,有时也可插入其他成分,如“拉下脸”等。这类使动词词汇性不是很强,在句子中的使用更加广泛,是句法中的使动用法,如:
(18)她抬起头来,惋惜地看看朱瑞芳,同情地说,“只是苦了你,你还年轻,你有守仁,可是你也让她压住了。她骑在你头上,今后的日子长哩,哪能过啊?”(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前文已经说过,以上例子不属于本文的构词法研究范畴,但需要说明的是,词汇化的主要来源就是短语,已经有“红脸”“坏事”这样的用法固定成词,很难说不会有其他同类短语固定下来,被收录到辞书之中。
使动词为形容词的使动结构词数量最多,共有101个,占所有使动结构词的51.3%,它们有:
双音词:安神、安心、便民、烦人、烦心、肥田、丰乳、丰胸、富国、富民、干杯、寒心、横心、红脸、红眼、坏事、坚壁、健身、焦心、惊人、惊天、静心、靖乱、净身、净手、空仓、空手、苦口、宽心、宽衣、冷场、乱真、难人、暖心、美发、美容、美甲、美体、偏心、平身、平账、破冰、齐心、强身、强国、清心、热身、爽口、瘦身、松口、松心、松手、痛心、枉法、喜人、怡人、圆场、圆谎、圆梦、悦耳、悦目、壮胆、整队。
四字格成语:安邦定国、安民告示、大快人心、高枕无忧、高枕而卧、固本培元、固本强基、光前裕后、横眉立目、横眉怒目、横眉努目、坚壁清野、紧锣密鼓、焦头烂额、精兵简政、净身出户、两全其美、齐头并进、齐心协力、气壮山河、强本固基、强基固本、穷兵黩武、丧权辱国、贪赃枉法、完璧归赵、虚位以待、虚席以待、裕国富民、正本清源、自圆其说。
其他:健身操、健身房、宽心丸、偏心眼儿、强心药、爽身粉、重身子。
4.使动词为名词
名词的使动用法最为少见,可以看作是名词先活用为动词,动词再接宾语变为使动词,表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成为名词代表的人或事,例如:
(18)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今君为会而灭同姓。(《史记·齐太公世家第二》)
(19)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国”是名词用作使动词,“使……立国”的意思,这里指使异姓立国,“臣诸侯”是使诸侯称臣的意思。名词的使动用法本就稀少,现代汉语中更是少见,共有8个,仅占使动结构词总数的4.1%,可以想见,这种用法在语法发展过程中,将逐渐被其他表达所取代。
双音词:醋心、利己、利尿、利人、利他。
四字格成语:鱼肉百姓、损人利己。
其他:利己主义。
从前人研究中不难发现,关于意动用法的考察都是集中在古代汉语方向,这并不是因为大家不重视现代汉语中的意动用法,而是因为意动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基本消失,其他的语法形式完全可以取代意动用法,只有少量的词语还能看到意动用法的痕迹,它们是:
安居乐业、安贫乐道、兵贵神速、不耻下问、草菅人命、甘之如饴、厚此薄彼、厚古薄今、厚今薄古、敬业乐群、乐此不倦、乐此不疲、轻财重义、师心自用、是古非今、幸灾乐祸、羞与为伍。
这些成语大多来源于古代汉语,如:
(20)王曰:“叟,不远万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梁惠王上》)
(21)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汉书·货殖列传》)
(22)胡亥今日即为而明日射人,忠谏者谓之诽谤,深计者谓之妖言,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汉书·贾谊传》)
一般来说,只存在于文言引文中的语法现象不能算作现代汉语用法,孙德金(2012)提出“如果在现代书面汉语中文言语法成分只出现在纯文言语料‘引语'中,或者只是偶现成分,我们就根本不能说这样的文言语法成分已经进入现代书面汉语系统中”。然而,成语是一个已经固定成形的结构单位,既脱离于古代汉语,又与之密不可分。目前的现代汉语教材,都将成语划分至熟语范围中,作为已经定型化的固定短语,和词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四字格成语应在构词中进行探讨。
Givon(1972)提出,“今天的词法曾是昨天的句法”。现代汉语构词中的使动、意动来源于古代汉语句法层面的使动、意动。了解了这样的关系,才能深入知晓现代汉语构词法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特点及原因。
我们虽然强调语法相较于语音和词汇更具有稳定性,也需要认识到它是在稳定中发展的。现代汉语语法根植于文言语法,很多文言语法成分在现代汉语中仍有存留,而且数量和种类还不算少,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现代汉语吸收了文言语法成分,而是语法内部自然选择的结果。就本文所讨论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而言,二者就有相当大的差距:无论是数量上,还是构词能力上,使动用法都远高于意动用法,可见其稳定性也是不一致的。
在相对稳定的汉语语法发展中,使动用法的持续性显然更长,现代汉语句法结构中仍有使动情况,名词和形容词偶尔用作使动词接宾语,我们依然把它看作词类活用,但如果这种用法逐渐固定下来,首先做出改变的是词语的词性和用法,我们看下面的例句:
(23)家产丰富,拟於王公,而性至俭吝。(《三国志(裴松之注)》)
(24)为了丰富知识,扩大眼界,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他孜孜不倦地细数别国人民优秀的文化成果。(《梅兰芳同志知识分子的结合》)
“丰富”一词作为典型的形容词,不仅是在古代汉语中极少接宾语,就是在现代汉语文学作品中,也没有我们现在常说的“丰富知识”的用法,但在口语、报纸杂志、影视作品中,“丰富知识”的表达随处可见,“丰富”也因其后接宾语“知识”“头脑”“经验”“生活”等,有了动词性意义,《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丰富”词条下单独列出了动词义项。现在再提到“丰富”,会认为它是形容词和动词兼有的词语,崔树志(2010)把这类带有使动义的形容词称为“形转使动词”,而这类词语也在逐渐增多,广播电视媒体中尤为明显,“健康自己,健康中国”“每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这样的广告语屡见不鲜。
汉语构词法与句法具有一致性,解释句法的目的是在说明构词法中的问题。使动用法在构词方面也同样具有较强的能力,除了从原有句法中精炼出来的使动结构,如“富国强兵”“飞沙走石”等,还有许多新词的涌现,如“美容”“美甲”“瘦身”“健身”等,而在此基础上,又能与其他词素一起构成新词,如“美容院”“美发厅”“洁面乳”“健身教练”等词语,它们不是文言语法的延续,而是在构成之初就是用使动表达词义,因而具有了能产性,使用范围也更加广泛。
同样稳定的意动用法却是向相反方向发展,古代汉语尤其是书面语的表达要求凝练雅致,意动用法的表达满足了这种需求。汉语大体可分为口语和书面语两种语体,白话和文言相去甚远,所以才有了近代的“文白之争”。应当说,在白话文的使用中,多种语法形式可以表达说话人主观看法,意动用法的功能被替代,其自身又有着独特的文言色彩,几乎很少构成新词,因而逐渐失去生命力,在语言发展演化过程中渐趋消亡,也是必然的。古代汉语中使动用法的使用要多于意动用法,现代汉语依然如此。使动用法的能产性帮助它在现代汉语中固定和发展,而意动用法的非能产性只能让其在成语和文言语料中得以保存。
1.双音化与词汇化
汉语双音化和词汇化是现代汉语使动词和意动词呈现不同状态的重要原因。董秀芳(2011)提出,词汇化就是非词汇性的成分变为词汇性成分,或者词汇性较低的成分变为词汇性较高的成分,而双音化就是词汇向双音词方向发展的变化。单音节使动词和单音节宾语刚好构成双音词语,如“败军”“干杯”“怡人”等,在我们所考察的197个使动结构词中,有109个双音词,占总数的55.3%。另外,汉语还有许多的四字格成语,它们大多是并列对举的两个使动结构,如“沉鱼落雁” “败军亡国”等。这样来看,使动结构在构词法中的基本形式就是“V—O”,有时是“V1—O1—V2—O2”,词汇化和双音化不仅没能破坏使动用法的结构,还让词语更具韵律性。
随着使动结构词汇化的加强,随之而来的就是使动词动词性减弱。原本形容词、名词用作使动,行为动作义是增强的,但当该结构发展为现在的双音词后,动词性就不那么强了,例如:
(25)梁伯玉说沙门释僧吉云,尝从天竺,欲向大乘,其间忽闻数十里外,哮哮㨫㨫,惊天怖地。(宋炳《狮子击象图序》)
(26)这些日子,他身不由己地卷入了一个惊天大漩涡之中。(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史1978—2008》)
“惊天”就是“使天惊”,这是一个动词性结构,但在整个句子中,“惊天”的动词性几乎被消解,对比例(25),例(26)的“惊天大漩涡”并非实指,“惊天”也只是形容影响巨大,描写性更强些,整个词仍然是形容词性。当一个结构演化成词时,它有了更加整体的意义,有的还会有引申意义,按照原来的使动结构去分析它就显得很困难。
双音化对使动用法的另一个影响就是动补结构的产生,先来比较以下例句:
(27)且夫备有未至而设之,有至后救之,是不相入也。(《国语·周语下》)
(28)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独杀杵臼也。(刘向《新序》)
(29)傥行吾教以禳镇,庶几减与杀伐,救活之功,道家所重,延生试于我而取之。(《太平广记·北梦琐言》)
“救之”和“活之”的表达各有侧重,“救之”强调行为动作,而“活之”则更强调结果,二者结合构成的动补短语可以同时表达动作和结果,这就是王力先生所说的“使成式”。使成式主要是及物动词带形容词和及物动词带不及物动词,动词性更加完全。动补结构有致使义,与使动用法的功能相近,甚至可以涵盖使动用法,使动用法向使成式发展是汉语语法的一大进步,向双音节动补结构发展更是汉语词汇的大变迁。在使成式应用普遍的南北朝以后,使动用法的使用就更少了,但这种减少并不意味着消失,使动用法和使成式一同存在于汉语语法之中。
词汇化和双音化对意动用法的冲击更为明显。意动用法是名词或形容词接宾语,宾语常常是名词和代词,于是便构成(名词/形容词+名词/代词)结构,能够词汇化的意动用法也只是将原来的结构简化为四字格形式,如“厚古薄今”“兵贵神速”等,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的意动用法能够词汇化为四字格成语,大部分情况是前后两个名词性成分各自词汇化,再构成新的句子,例如:
(30)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荀子·性恶》)
(31)赵君武眼睛里发着光,道:“因为我知道你一定已把我当作朋友!”(古龙《陆小凤传奇》)
“认为”“当作”这样的词语完全补充了句子的意义,也将意动用法完全替代。
2.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从语用角度看,现代汉语构词中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重要成因是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徐正考、史维国(2008)认为,语言经济原则是指在表意明晰的前提下,为了提高语言的交际效率,尽可能采用经济简洁的语言符号形式。这一原则对语言的发展演变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原本属于文言语法,这就使它们带有古代汉语书面语的特征。相较于现代汉语,文言表达要凝练得多,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几个字就能表达出句法中的复杂信息,这符合汉语表达求简,求精的趋势。如 “美甲”“丰乳”“闭月羞花”“草菅人命”用简单的符号形式就表达了丰富的信息内容,这是现代汉语语法所欠缺的,这也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这种文言用法得以存留的主要原因。
我们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包含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词语为研究对象,梳理了使动结构词和意动结构词的词义特征及类型,比较了古代汉语句法和现代汉语构词法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使用情况,并对不同类别的使动结构词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现代汉语构词法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特点及其成因,得出以下结论:
一、现代汉语构词中仍存在着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本文称之为使动结构词和意动结构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共收录了使动结构词197个,意动结构词17个,其中使动结构词不仅数量多,用法复杂,还具有能产性,能够类推创造出新词;意动结构词主要来源于文言语句之中,简化为成语固定在现代汉语中,不具能产性,无法创造新词。
二、使动和意动呈稳定中发展的特点,而汉语词汇化、双音化、精密化使得使动结构词和意动结构词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形成差距,这种差距是汉语语法自身发展的结果,而语体和语境也是使二者使用情况不同的原因之一。
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作为文言语法留存在现代汉语构词中,使现代汉语词汇更加丰富,并保留着独属于文言特色的表现力和美感。
四、意动用法在现代汉语语法中基本消失,但仍有少部分遗留在成语之中,成语也是现代汉语的一部分,不能据此判断意动用法“死亡”。
(1)使动词为及物动词 共27个
双音词:发汗、发家、发面、感人、回师、劳神、劳心、迷人、怄人、顺气、提神、通便、吓人、兴国、益气
四字格成语:多难兴邦、缓兵之计、劳民伤财、劳师动众、流金铄石、妙手回春、起死回生、耸人听闻
其他:迷魂汤、迷魂药、科教兴国
(2)使动词为不及物动词 共61个
双音词:败家、败军、败胃、崩盘、倒车、定神、斗鸡、斗牛、活命、活血、警世、惊人、惊天、恼人、倾城、倾盆、死心、退兵、亡国、消气、消声、消炎、消肿、羞人、隐身
四字格成语: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怵目惊心、触目惊心、颠三倒四、颠倒黑白、颠倒是非、斗鸡走狗、斗鸡走马、翻天覆地、泛家浮宅、浮家泛宅、飞短流长、飞沙走石、飞针走线、蜚短流长、骇人听闻、激浊扬清、惊鸿一瞥、惊世骇俗、惊世震俗、惊天动地、惊心动魄、破釜沉舟、倾城倾国、倾家荡产、倾箱倒箧、息事宁人、羞花闭月、扬清激浊
其他:败家子、沉住气、滚雪球、惊堂木、消声器、羞人答答
双音词:安神、安心、便民、烦人、烦心、肥田、丰乳、丰胸、富国、富民、干杯、寒心、横心、红脸、红眼、坏事、坚壁、健身、焦心、惊人、惊天、静心、靖乱、净身、净手、空仓、空手、苦口、宽心、宽衣、冷场、乱真、难人、暖心、美发、美容、美甲、美体、偏心、平身、平账、破冰、齐心、强身、强国、清心、热身、爽口、瘦身、松口、松心、松手、痛心、枉法、喜人、怡人、圆场、圆谎、圆梦、悦耳、悦目、壮胆、整队
四字格成语:安邦定国、安民告示、大快人心、高枕无忧、高枕而卧、固本培元、固本强基、光前裕后、横眉立目、横眉怒目、横眉努目、坚壁清野、紧锣密鼓、焦头烂额、精兵简政、净身出户、两全其美、齐头并进、齐心协力、气壮山河、强本固基、强基固本、穷兵黩武、丧权辱国、贪赃枉法、完璧归赵、虚位以待、虚席以待、裕国富民、正本清源、自圆其说
其他:健身操、健身房、宽心丸、偏心眼儿、强心药、爽身粉、重身子
双音词:醋心、利己、利尿、利人、利他、
四字格成语:鱼肉百姓、损人利己
其他:利己主义
四字格成语:
安居乐业、安贫乐道、兵贵神速、不耻下问、草菅人命、甘之如饴、厚此薄彼、厚古薄今、厚今薄古、敬业乐群、乐此不倦、乐此不疲、轻财重义、师心自用、是古非今、幸灾乐祸、羞与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