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例盆腔结核临床特点分析

2019-07-16 03:55明立华卢媛媛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误诊临床表现

明立华 卢媛媛

【摘 要】 目的:分析盆腔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了解发生误诊的原因,提高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以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42例盆腔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整理所选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以及诊治情况并进行总结。结果:发病年龄以20~40岁为主,首发症状为腹部包块、腹痛、腹胀、月经不调及不孕,部分伴有食欲减退及发热、盗汗等全身症状。所选42例患者,其中7例(16.7%)患者盆腔积液中经改良抗酸染色明确诊断;5例(11.9%)患者手术后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诊断;19例(45.2%)患者行影像学及结核病原学,结合临床表现明确诊断;5例(11.9%)患者合并肺结核,4例(9.5%)患者合并腰椎结核,2例(4.8%)患者合并肠结核。18例(42.9%)患者误诊为其他疾病,误诊率较高。本研究42例患者均进行全程正规的抗痨治疗,其中12例患者病情较重,经抗痨后手术治疗,后继续抗痨治疗。经过治疗后,35例(83.3%)治愈、4例(9.5%)中断治疗、3例(7.1%)失访。结论:盆腔结核患者具有不典型的临床表现,诊断时容易发生误诊的情况,建议临床医生对于疑似病例,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提高诊断准确率,指导临床治疗。

【关键词】 盆腔结核;临床表现;误诊

一直以来,我国的结核病发生率较高。尤其是近年来经济发展流动人口增多,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耐药结核菌的出现等因素,均增加了结核病的发病率。当前结核病的流行较为严峻。盆腔结核是全身结核的表现之一,占全身结核的1.32%。盆腔结核多属于继发性感染,原发性感染较为少见,往往继发于肺结核、腹腔结核以及骨关节结核病[1]。盆腔结核发病后,并无典型的临床表现,症状较为隐匿,且病程迁延,相关实验室检查方法对盆腔结核缺乏敏感性及特异性,因此临床诊断该病较为困难,容易发生漏诊误诊的情况,进而发生过度治疗或延误治疗的情况,引起不良预后[2]。笔者以本院42例盆腔结核患者为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以及诊治情况,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提高对盆腔结核的认识,提高诊断准确率,指导临床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42例盆腔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行血CA125、胸部影像学检查、腹水細胞学涂片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等相关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为盆腔结核。42例盆腔结核患者中,年龄为16~64岁,其中<20岁患者2例(4.8%),20~40岁患者32例(76.2%),40岁以上患者8例(19.0%);患者病程为1月~3年;婚姻状况,已婚35例、未婚7例;既往有结核病史6例,其余否认结核病接触史。

1.2 临床症状及体征

本文所选42例盆腔结核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腹部包块、腹部胀痛、低热、乏力、消瘦、月经量改变以及不孕,未发现全身中毒症状。具体临床症状为,腹部包块有31例(73.8%),腹部胀痛37例(88.1%),低热28例(66.7%),月经量变化26例(61.9%),不孕34例(81.0%)。26例月经量变化的患者中,月经量过多5例,月经量过少17例,阴道不规则出血2例,闭经2例。

1.3 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42例患者行X胸片检查,发现陈旧性结核病灶5例(11.9%),肺部炎症4例(9.5%),少量胸水者3例(7.1%),胸腹结核者2例(4.8%)。31例(73.8%)患者行CT检查,提示盆腹腔积液。25例(59.5%)患者行妇科超声检查,提示盆腔占位性病变。

2)实验室检查:33例(78.6%)患者CA125升高,抗结核治疗4周后均明显下降。30例(71.4%)红细胞沉降率增快,28例(66.7%)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阳性,其中强阳性1例(2.4%)、阳性27例(64.3%)。29例(69.0%)行腹腔穿刺或阴道后穹隆穿刺,27例(64.3%)抽出盆腔积液,检查均提示为渗出液,其中22例(52.4%)腺苷脱氨酶(ADA)升高,直接涂片抗酸染色未找到抗酸杆菌,7例(16.7%)改良抗酸染色找到结核杆菌,4例(9.5%)结核杆菌培养阳性。盆腔积液病理检查均未找到癌细胞。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均为计数资料,录入SPSS 19.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方法及结果

2.1.1 误诊情况 本研究42例患者,14例(33.3%)患者初步诊断为盆腔结核,10例(23.8%)患者初步诊断为疑似盆腔结核,18例(42.9%)患者误诊为其他疾病。其中18例误诊患者中,8例(19.0%)误诊为卵巢肿瘤,6例(14.3%)误诊为盆腔炎,2例(4.8%)误诊为肠梗阻,2例(4.8%)误诊为子宫肌瘤。其中术前误诊为恶性肿瘤为19.0%,与误诊为盆腔良性病变23.9%,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2.1.2 确诊方法 本研究所选42例患者,其中7例(16.7%)患者盆腔积液中经改良抗酸染色明确诊断;5例(11.9%)患者手术后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诊断;19例(45.2%)患者行影像学及结核病原学,结合临床表现明确诊断;5例(11.9%)患者合并肺结核,4例(9.5%)患者合并腰椎结核,2例(4.8%)患者合并肠结核。结果提示经影像学诊断率为45.2%,明显高于其他诊断方法,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 手术方式及预后

本研究42例患者病人均进行全程正规的抗痨治疗,其中12例患者病情较重,经抗痨后手术治疗,后继续抗痨治疗。经过治疗后,35例(83.3%)治愈、4例(9.5%)中断治疗、3例(7.1%)失访。

3 讨论

盆腔结核临床症状特异性较差,各种辅助检查的敏感性不高,临床上与一些常见妇科病容易混淆,造成误诊或漏诊[3]。经过诸多临床实践研究,盆腔结核患者仍存在一些独特的临床特点:1)该病患者年龄多以年轻患者居多,本研究亦证实这一点,其中20~40岁患者32例,占总数的76.2%。2)患者多有不孕、月经不调以及闭经的表现,本患者中不孕34例,阴道不规则出血2例,闭经2例。该类患者应重点检查输卵管阻塞、宫腔粘连,必要时需选取病变组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明确诊断。3)盆腔结核患者,多伴有消耗性疾病的临床表现。4)患者多有结核病史,或者接触结核病患者的接触史,X线胸片均提示有陈旧性肺结核。5)盆腔结核患者查体会发现盆腹腔存在异常肿物及腹水。6)误诊率较高,本研究18例(42.9%)患者误诊为其他疾病,表明该病误诊率较高。其中腹胀、腹水和盆腔包块三联征是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同时又是卵巢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和体征。盆腔结核包块容易与结核性腹膜炎及卵巢癌患者,容易存在混淆。因此,对于具有以上临床特点的患者,应进行进一步的辅助检查,鉴别诊断明确诊断。

盆腔结核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一些无创检查手段缺乏敏感性,部分患者需要腹腔探查或经手术证实诊断。有学者提出当临床上盆腔肿块与卵巢癌不能鉴别时,应及早行腹腔镜做病理检查。但另一方面,盆腔结核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及全程抗结核治疗,手术不是治疗适应症。因此,手术前若能明确诊断结核,进而可避免手术治疗,对患者十分有益。当患者出现腹胀、腹痛以及腹部肿块时,不能忽视生殖器结核的可能性。此时,需行相关检查鉴别诊断,尽力避免手术确诊。

近年来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盆腹腔病灶活检的开展,使得相关妇科疾病的检查更加便捷,减少患者的创伤,更利于临床上明确诊断。

总之,盆腔结核患者发病率上升,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出现误诊,临床上应加强对盆腔结核疾病临床特点的认识,如患者合并盆腔积液、肿物等情况,应考慮到结核病的可能,尽力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进而早发现早治疗,促进盆腔结核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陈美群,龚美琴,高浩成,等.女性生殖器结核的诊断和治疗[J].医学综述,2014,20(12):2196-2199.

[2] 苏莉.女性盆腔结核性包块鉴别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3(19):4858-4860.

[3] 刘琦,王安明,章琼,等.盆腹腔结核25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46(01):62-64.

猜你喜欢
误诊临床表现
眼眶组织淀粉样变易误诊临床分析
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与漏诊分析
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误诊的因素分析
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临床分析
大肠埃希菌肠道外感染及其治疗的研究近况
脊柱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
关于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患者的CT磁共振表现以及漏误诊研究
老年人梅毒抗体阳性诊断梅毒易误诊原因浅析
成团泛菌感染及其诊治的研究近况
克雷伯菌感染及其诊治的研究近况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