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倩倩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重视与学生的课堂互动,通过课堂互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音乐;有效性;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学背景
在基础教育中,课程与教学是主要的核心,是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师应当积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在音乐教学中既要将课程的美育功能发挥出来,还要利用音乐教学实现对学生德智体等其他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将学生塑造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然而,就当前初中音乐教学情况来看,整体教学效率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观念落后;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式单一。正是因为以上几个方面。导致初中音乐教学整体教学效率较低。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不仅不利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初中音乐教育教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会造成一定的阻碍。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笔者展开本次研究,希望能够“对症下药”,结合当前初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以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二、教学案例
(一)《友谊天长地久》教学案例
在教学《友谊天长地久》时,笔者通过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教学课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笔者先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这部音乐作品的教学目标如下:引导学生使用竖笛吹奏歌曲,并且能够带有感情地将这首歌曲演唱出来,还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着使用英文进行演唱;讨论并交流和友谊有关的歌曲和诗歌,让学生在演唱和欣赏活动中学会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第二步,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后,笔者再对教学重难点进行分析。在《友谊天长地久》这首音乐作品教学中,重难点是引导学生学习、体会歌词的意境并且将歌词的意境表现出来。
第三步,进行课堂导入。首先,笔者给学生播放《朋友》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然后问学生:“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是由谁演唱的?”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笔者再让学生跟在录音后面唱一段,以此调动学生的情感。最后,笔者再结合这首歌曲进行导入:“每个人的生活都需要友谊,友情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情感,可以让人感到温暖。在苏格兰,有一首非常著名的民歌,是为了表达离别之情,同时也为了歌颂珍贵友谊的。大家知道是什么歌曲吗?简单提示一下,这首歌曲曾经还在美国的某一部电影中作为插曲,让我们一起听听。”在这个基础之上,给学生播放《友谊天长地久》这首音乐作品。
第四步,进入正式学习环节。首先,笔者出示歌谱,让学生利用竖笛进行吹奏练习,以此熟悉歌谱。然后,笔者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教学。在第一遍的时候,笔者让学生做指法练习并且唱歌谱,把握好节奏。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提示学生的气息、按孔和姿势等。在第二遍和第三遍的时候,笔者采取齐奏的方式,让学生统一句尾换气口并且学会唱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好节奏,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比如,在第一遍随钢琴习唱的时候,笔者设置以下几个问题:“同学们,你们通过对歌谱的分析,能不能说一说这首歌曲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旋律又有怎样的特点?在演唱的过程中应当使用怎样的情感和速度才能将歌曲的情感准确表达出来?”学生回答:“这首音乐作品情意绵绵,歌词言真意切,表达朋友在离别时候的真挚情感。旋律应当朴实、流畅、简洁,感情要略带忧伤、真切含蓄、深沉真挚。”在第二遍练习的时候,笔者提示学生在句尾换气,唱好弱气。在第三遍练习的时候,笔者让部分同学演唱,而另外英文学唱部分的同学使用竖笛进行伴奏。
第五步,歌曲创编以及分组展示。在大部分学生都熟悉并掌握《友谊天长地久》这首歌曲之后,笔者带领学生进入到歌曲创编环节:“除了使用演唱和吹奏的方式对友谊进行歌颂,我们还可以使用什么其他的方式去表现友谊?每个人用五分钟的时间去准备。”在学生准备结束之后,笔者再引导学生进入到分组展示环节。在该环节中,学生出示了各种各样表示友谊的方式。
(二)《如歌的行板》教学案例
在教学《如歌的行板》这首音乐作品的时候,笔者将教学课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如歌的行板》是柴可夫斯基《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音色带有暗淡的、朦胧的色彩。在深入分析教材之后,笔者对教学目标进行确定:《如歌的行板》这首歌曲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室内乐作品并主动探索与此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让学生通过聆听《如歌的行板》对乐曲音乐情绪进行体验和感受,能够基于音乐要素基础上对音乐情绪与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除此之外,还要引导学生能够使用徐缓的速度和暗淡轻柔的声音演唱《夜曲》,将思念故乡的忧伤情绪充分表现出来。
第二步,进行课堂导入。笔者首先给学生播放《如歌的行板》这首乐曲,创设有效的意境,然后向學生提问:“同学们,我们刚才欣赏的音乐属于什么风格的音乐?同学们还会演唱哪些俄罗斯的歌曲呢?大家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说一说俄罗斯音乐有哪些特点?”通过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究欲望。
第三步,通过多媒体对作曲家和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介绍。为了加强学生对《如歌的行板》这首乐曲的理解,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与作家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笔者利用多媒体对柴可夫斯基这位俄国作曲家进行介绍,对《如歌的行板》的创作背景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学生对这首乐曲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第四步,引导学生聆听音乐并分析主题。在这个环节,笔者给学生再播放一次歌曲,让学生仔细聆听。这首乐曲一共由三个乐段组成。笔者先使用变奏的手法重复了第一乐段的旋律,然后问学生通过第一段旋律体会到怎样的感觉,学生回答:“情绪十分压抑,给人沉思、忧郁的印象,有着委婉的旋律。”再使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第二乐段和第三乐段,从而把握《如歌的行板》整个旋律。
第五步,营造师生良好互动的局面。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笔者在引导学生分析完《如歌的行板》这首乐曲之后要求每个人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在此基础上营造良好的互动局面。在讨论和交流过程中,学生对《如歌的行板》有了更深的了解。这种集思广益的教学方式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从音色、配器、力度、速度、调式、和声、节奏等方面把握《如歌的行板》这首乐曲。
三、教学反思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初中音乐教师必须将一个完整的课堂细化成多个教学环节,确保每个环节的教学任务都能有效落实到位,保证课堂教学取得预期的教学目标。
首先,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观念。在新课改背景下,音乐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在课堂上扮演好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角色,而不是一切都以自己为主体。无论是制定教学方案,还是进行实际教学,教师最先考虑到的永远是学生。基于生本理念的基础上构建音乐课堂,凡事都要以学生为先。
其次,教师要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素质教育一再强调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音乐教师要摒弃传统的一切以提升学生学业成绩为主的教学目标,制定一个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各个方面发展为主的教学目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还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最后,教师要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摒除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情境创设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