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占昌 丁建石 樊玉霜 蔺广健 崔倩倩
摘 要:在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需要进行创新,只有通过改革和创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才能有效的开展。本文首先对新媒体的定义进行阐述,然后分析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探索运用新媒体构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路径,希望对强化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效果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借助新媒体技术,提高工作的活力,实现传统思政教育工作与现代媒体技术的有机结合,赋予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时代感,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因此,探索运用新媒体构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新路径,保证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媒体定义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社会发展造成了非常巨大的影响。目前,对新媒体的定义有许多种,就总体而言,新媒体概念经过了三个阶段的演变,第一阶段是网络媒体阶段;第二阶段是自媒体阶段;第三阶段是移动媒体阶段。学者普遍认为新媒体这个概念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所谓新媒体是指基于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实现信息传递、共享和接收的平台,新媒体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分别为技术性、互动性、平台化和人性化[1]。
二、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目前,移动互联网的重要用户00后已经进入了高职院校,这些学生自小就受到互联网技术的影响,经常利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上网,他们对新事物,具有非常强的接受能力,不喜欢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且能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网上直接获取的知识,他们对移动网络和智能手机十分依赖,对他们而言,手机和网络就是他们的教师,可以帮助他们获取一切知识。
由上述分析得知,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十分迅速,人民群众的传播意识十分强烈,且具有主动性的特点,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就是主要表现,自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存在着十分显著的优势,甚至可以引导网络舆论,并且新媒体平台的资源十分复杂,充斥着大量的垃圾信息,例如:色情信息、暴力信息、违法信息等,这些信息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另一方面,伴随着思想意识的不断解放和发展,学生渴望走入社会,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学生创造了条件,但由于他们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善,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很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尤其是西方多元化文化,会对学生心理和思想层面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2]。
(二)新媒体带来的机遇
在网络世界中,学生会放飞自我,并将内心真实的想法在网络世界中表现出来。QQ说说、微信朋友圈和微博是他们反映内心感受的主要方式。思政工作者同样可以利用新媒体,对学生在网络上发表的内容进行观察,了解并掌握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状态。思政工作者应该与学生建立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在了解学生心理和思想情况后,为学生提供服务,在加强思政教育工作效率的同时,使教育对象的精准度得到提升。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有利于高职院校思政隐性教育工作的开展。通过多媒介融合,将校园文化渗透于校园生活之中,对学生利用新媒体进行自我管理和监督的行为,给予支持和鼓励,促使学生逐步转变错误的思想价值观念。在新媒体时代下,收集和获取信息资源的效率显著提升,通过手机等设备的使用,与网络相连接,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的查看思政教育信息,实现自主的学习。例如:学生可以登录专业的网站,查看知识和信息;关注微信公众号,阅读其中的信息内容,就自身感兴趣的点,提交评论与他人进行探讨。总而言之,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思政教育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在丰富高职思政教育形式的同时,使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三、运用新媒体构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路径
(一)灵活的运用新媒体,对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高校思政理论课对于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而言十分关键,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价值导向功能十分强烈。但从实际情况上看,部分高职院校在所开展的思政理论课教育,其形式和课程内容过于单一和落后,致使理论课教育结果与预期存在一定的差距。再加上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淡化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影响。在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需要重视新媒体技术的使用,通过对新媒体平台的灵活使用,对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提高内容的生动性,化腐朽为神奇。例如:高职院校思政工作者,可以让学生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拍摄有关革命的微电影,以此来激发学生探索红色革命的兴趣和热情。还可以在微信公众号分享红色教育网页,让学生进行浏览。邀请社会模范人物利用新媒体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和对话。此外,高职院校还应以思政教育为主题,研发小程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
(二)搭建联合平台,完成新媒体思政教育阵地的打造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形式多样的特点,将其作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可以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大部分高职学校的学生都会利用手机和网络,在QQ和微信等社交软件上表达自身的想法,由此可见,将新媒体作为思政教育工作的阵地,具备先天优势。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会开通校园微博、学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并且会在这些平台上发布校园信息,将校园正能量进行展示,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思政教育工作的质量。在未来,高职院校应该鼓励专业和班级建立微信公众号,并选择優秀的教师和学生作为榜样,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与此同时,出于对新媒体教育连贯性和统一性的考虑,学校应该成立新媒体联合中心,对各专业和班级的新媒体平台进行管理和整合,将不同媒体的优势和特色作为依据,实现多媒体的融合发展,扩大新媒体思政教育平台在校园的影响力。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教育部门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门指出,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能力,还要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培养,促使学生具备爱岗敬业、团结他人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基于上述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更要对学生进行关怀和人文教育,使学生的自尊心和文化自信心得到提升,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感。例如:学校在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想要对社会上的好人好事进行讲述,如果方式过于直接,可能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而配以感人的图片和文字,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最终取得良好的思政教育效果。
微博与微信公众号相比,对于话题的挖掘和分析程度更深,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在日常应该对学生感兴趣的热点话题进行关注,把握社会热点事件,并在微博上引出话题,让学生就话题展开讨论。例如:高职院校可以将中美贸易战对两国发展的影响作为话题,让学生在微博下方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高职院校的微信公众号应定期更新,通过讨论和回复,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转发和评论,扩大思想教育工作的覆盖范围。
此外,高职院校应基于互联网技术开发校园APP平台,并将其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之一,思政工作者可以借助校园APP,定期举行思政教育活动,设置相应的奖励,引起学生的关注。同时,学生还可以利用校园平台,查询知识和学习资料,实现独立自主的学习。
(三)加强监管力度,营造新媒体思政教育环境
在新媒体时代下,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中存在大量无用且垃圾的信息,由于学生心智尚未发育成熟,辨别能力较为有限,非常容易受到垃圾信息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组织人员成立监督部门,负责网络监管工作,为高职院校新媒体思政教育环境的营造,创造有利的条件。
高职院校思政工作者应该是网络监督部门的主要成员,通过新媒体平台的使用,开展隐性的思政教育工作,同时还要借助学生朋友和长辈的力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促使学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加强自我教育和管理,以减少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影响,从而降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难度。
高职院校网络监督员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定期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信息。信息内容应该体现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成果,充满正能量的信息内容,让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促使学生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避免西方多元文化对学生思想认识造成影响。
2.制作时政热点专题。网络监督员应该将国际和社会上的热点事件制作成话题,让学生就话题展开讨论,提高学生参与性,使思政教育工作得以有效的落实。
3.网络监督员应该做好校园平台的言论监督工作,对一些不良的信息应及时予以删除,对一些带有攻击性的话题,应立即终止,并引导校园平台的言论,通过监督管理制度的实行,对校园网络平台的环境进行净化,从而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环境的营造,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结论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高职院校应加强对新媒体的认识和理解,针对高职院校00后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实现对校内媒体资源的整合,充分发挥媒体融合的作用,对学生思想观念进行引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于此,高职院校应灵活的运用新媒体,对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搭建联合平台,完成新媒体思政教育阵地的打造、加强监管力度,营造新媒体思政教育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萌.运用新媒体构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新路径[J].新媒体研究,2018,4(22):54-55.
[2]张轲.浅析新媒体时代高职思政教育“把关人”合力模式[J].科技经濟导刊,2018,26(29):138+140.
[3]昝建敏.浅析新媒体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发挥的作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6):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