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扬红 甘丽华 罗开莲
【摘要】本文将SPOC翻转课堂的“四个三”教学模型与高中英语课堂实际教学案例相结合,探讨在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构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最后将实践运用进行总结,望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SPOC;翻转课堂;高中英语教学模式;构建
【作者简介】陈扬红,甘丽华,罗开莲,江西省赣州市崇义中学。
一、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素养已成为高中生必备能力之一。高中生课业压力大,所学的英语知识点繁多,学习课时少,学生学业水平差异大和学习需求不均衡。针对上述问题,将SPOC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运用于高中英语教学模式构建。美国学者Gerstein构建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将课堂分为四个阶段:体验学习阶段、概念探究阶段、意义建构阶段以及展示应用阶段。基于SPOC翻转课堂模式,高中英语教学模式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学习三个阶段,并将此运用于目前的高中英语课堂构建。基于SPOC翻转课堂,高中英语课堂教學采取“四个三”教学模型,三个平台(网络+课堂+课外)、三个阶段(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步骤(知识认知+知识内化+知识深华),三个教学环节(交流讨论+总结归纳+课后指导)(薛云,郑丽2015:132-137)。
基于SPOC翻转课堂,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课前阶段以网络教学平台为基础,知识认知,自主学习。在此基础上为单元学习提供先行知识,为单元学习奠定基础,针对不同学生英语学业水平,满足不同学生英语学习需求,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内驱力。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阶段,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知识点交流讨论、创新运用和总结。此后,老师授课讲解,补充说明,将知识内化。课后阶段,学生通过课外实践,小组协作,共同完成小组作业,实现知识巩固。与此同时结合线上和线下学习,网络测试评价和课堂学生教学评价,课堂和课后网络答疑。同伴监督,线上知识巩固反馈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学习。
二、基于SPOC翻转课堂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案例
将SPOC翻转课堂运用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将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来探索构建。讲解人教版必修2 Unit3 Computers时,课前阶段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自主学习感知电脑发展历史,并且感知信息技术带来我们人类生活巨大改变。为了检测任务落实,让学生写一两句视频观后感,有利于了解本单元学习背景知识,完成自主学习和实现对知识的认知。视频观看后,提供单词在线音频和设计了单词跟读活动,让学生提前扩大知识量,扫清阅读障碍。提出自学任务、整理本单元10个重点词汇,学生通过查找网络资源,观看ppt和维克多高中英语词汇书对词汇提前了解,课中每个课堂小组讲解一到两个重点单词。
课中阶段,通过视频,教师让学生概括下本单元学习主题和单元目的,明确单元学习目的。学生带读单词,遇到生僻单词,一起来拼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小组呈现一个到两个本单元黑色加粗重点词汇,本人进行补充。例如学生通过网络和词汇书查找,在讲解单词arise同时对比讲解rise和raise。
本人对上述进行补充,利用以下图形将三个单词进行形象化归纳。
课后,建立网络任务和教师录制习题讲解视频,英语水平高的学生和水平稍差的学生设置不同教学任务。在巩固unit3 computers本单元单词时,英语学业水平高的学生完成三个任务:1.限时记忆单元10个重点单词。2.根据汉语和首字母提示,写出所缺单词。3.利用unit2所学的固定句型和10个本单元所学单词,将中文翻译对应的英文。英语学业水平落后的学生,只要完成以下任务即可:1.音频跟读单词。2.根据汉语意思填写相应词汇和单词。3.选词填空。同时根据系统作业批改情况,针对错误填写的词汇辅以一两道小习题进行巩固拓展。这样有助知识内化、深华,有助学生自我评价和调整学习方法。建立线上答疑和班级英语微信交流群,有利同学线上交流和教师线上答疑。把整个班级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一个英语学业水平高同学担任小组长,对本小组同学学习情况进行统计和反馈,加强监督,提高线上学习任务完成。通过学生线上学习任务完成和线上反馈教学问题,集体所需讲解练习,本人利用课堂教学,集体答疑,提高课堂有效性。
三、基于SPOC翻转课堂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总结
将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相结合,这是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一种大胆的改革创新。采用SPOC翻转课堂的四个“三”教学模型,利用线上和线下学习,交流和评价方式多样化,有利满足不同学生英语学业需求,提高学习自我效能感。线上丰富和随时增加的教学资源对于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和提升学生背景知识,有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实践,有助形成学生综合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薛云,郑丽.基于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反思[J].中国电化育,2015(3):132-137.
[2]邱能生,邱晓琴.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效果评估及改进方法之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4):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