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志勇 张清荣 张明静 周佳丽 朱玲
摘要:借助“互联网+教育”的优势,同时借鉴学徒制教育形式,改进高职教育中专业课程的授课效率。提出根据在线课程网站中学生的学习情况,遴选出所授课班级中的学习积极分子,给予他们本课程的学生助教身份,让他们也参与对班级其他同学的课程管理和辅导的部分权限,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学徒制;学生助教;浸入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14-0053-02
1 引言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利用网络进行在线教育学习的APP越来越多。这种学习形式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的自律自主上[1]。因此如何提高学习者的兴趣,保持学习者对在线学习的持续性,则需要传授者和学习者保持经常性的交流互动行为。
2 “互联网+教育”下的教学思考
2.1 在线学习软件的困惑
移动在线学习APP能够极大地方便师生的教与学。学习者能够随时随地接受优质教学资源,教师也能够通过APP将自己精心准备的教学资源全方位全天候地推送给学生。
不过在线学习APP也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比如师生交流形式的改变,使得在线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对教师的要求变得更高了。然而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是难以做到随时随地在线回复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因为现在手机上的APP软件日益增多,人们花在手机APP上的信息过滤的时间也越来越多,加之教师除了有工作上的事务之外,也需要同时面对很多的社会事务和家庭事务,这都造成了教师难以做到实时全天候地在线答复所有学生的问题。因此过分依赖于在线学习APP进行学习,会造成教师难以发现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难以把握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难以因人而异地进行教学。
2.2 学徒制教学形式的不足
学徒制教学形式,更加突出了师傅与学徒之间的手把手教学过程,授业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师傅对学习者的学习情况了如指掌,因此更加容易做到因材施教。
但学徒制教学存在的问题也是非常明显,就是它难以满足现代学校教育的教学现状。学徒制教学形式,一般只能满足授业者对少数人的指导教学。在现实中,很多一线老师都是同时面临多个班级,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这种情况也导致教师难于做到学徒制教学。
3 在线课程学习的教学改变
3.1“互联网+教育”学习模式的深化
“互联网+”教育模式是基于O2O的理念,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知识传播,学生可以是知识的拥有者、教学活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2]。因此本文通过在线课程网站的任务学习情况,从中遴选出个别热心的学生成为学生助教,由他们负责其他学生的正常教学之外的学习辅导任务。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助教进行学徒形式的学习辅导,也满足学生助教更高的学习要求。
3.2 学生助教教学模式的设计理念
因为学生助教和同学朝夕相处,所以通过学生助教可以给其他同学提供几乎是全时段、多地点的浸入式教学帮助,从而使得其他学生能够获得更加便捷的学习助力;而教师则可以聚焦于学生助教进行类似于学徒制的教学,满足学生助教更高的学习要求。
为了方便学生助教教学的管理,构建一个由班级同学共同参与的学习网站。在网站内,部分学生也需要参与到平时的教学中来,协助教师完成对其他同学的辅导教学。教师根据其他学生对学生助教的在线评价,来管理学生助教。
3.3 在线学习管理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3.3.1 在线学习管理网站的功能设计
本网站的主要功能模块如下:
1)学生管理界面:该模块主要功能是实现对学生信息的管理。
2)学习资料模块:该模块主要功能是学习资料的上传下载,通过记录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方便教师选拔学生助教。
3)学生助教模块:该模块实现学生助教对其他学生的线上辅导。
4)學生自荐模块:学生进入自荐模块,可以在这里向老师提交要求成为学生助教的请求,教师收到请求,可以发布选拔任务。
5)学生评价模块:主要由被辅导的学生对学生助教的线上和线下对同学的辅导情况进行评价。
6)教师管理模块:教师能够对学生助教进行任免,并对学生助教进行线上的辅导。
3.3.2 网站实现
通过组织4名在校大学生,成立了软件开发小组,快速开发了一个网站试用版本。以下是本在线学习网站的部分功能界面截图:
4 结论
本网站是由本论文第一作者组织本单位的在校大学生自主开发的一个试用版本,后续还需要对本网的功能进行改进、细化或增强。在网站中,学生成为为学习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愿望分两种情况进行管理,实现先进学生协助后进同学,后进同学可以评价先进学生;教师作为平台管理者或督学者,并不去参与平台内学生的具体学习过程,只负责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学生助教的管理工作。通过这种分层教学形式的理念是,教师课余时间负责少量学生助教的管理,再由学生助教去协助其他同学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靳瑞霞.“互联网+教育”时代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22).
[2] 颜正恕,徐济惠.线上线下一体化“互联网+”个性化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5).
【通联编辑: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