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催生了新生代农民工规模的扩大,如何正确处理其职业活动中出现的法律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立足于当前新生代农民群体的职业发展现状,对其职业活动中实施法律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作出分析。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教育模式;职业活动;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D92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14-0186-02
作者简介:张岗(1980-),男,安徽亳州人,硕士,西安财经大学党政办,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法学。
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促进了当前社会生活及职业活动形式的复杂化,因此,新生代农民工获取最直接有效的与职业活动及职业发展相关的法律教育,用以引导其形成有效的法律意识与法制观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成为了当前劳动部门关注的重点问题。但就当前农民工的职业发展形势来讲,在其职业活动中实施法律教育模式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自身及相关管理部门加大对法律教育与学习模式的探讨,提高法律教育模式的实施效率。
一、法律教育模式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活动中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教育模式尚待优化,法律意识教育环节薄弱
在传统的社会职业发展体系中,农民工群体处于相对被忽视的位置,其职业发展活动往往缺乏专业、科学的模式及手段,且由于农民工群体分散性、复杂性等特点而直接导致其职业活动教育方面的空白化。虽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职业教育工作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工职业活动教育工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和发展,但在法律教育模式方面,法律教育结构框架、观念及手段方法等方面仍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现阶段法律教育模式的流程尚不完善,比如在法律意识教育环节的缺失。法律意识作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引导其在职业发展活动中科学处理突发问题或其他类型的法律相关问题,有效緩解现阶段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农民工劳务纠纷等问题。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法律意识教育过程的实现,能够明显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自我保护及纠纷解决能力,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水平。
(二)法律教育模式僵化,与新生代农民工现状存在矛盾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是在近年来社会发展新形势的推动下而逐渐发展、扩大的职业群体,已经逐步呈现出了市民化、规范化等方面的特征。然而在其接受职业活动及其他方面的教育活动过程中,仍明显地受户籍身份、政府监管力度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在法律教育模式上表现出了明显的模板性和僵化性。因此,现阶段在新生代农民工所接受的职业活动及法律教育中,其教育流程、内容、观念及手段方式等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矛盾,尤其是其户籍身份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差距,直接导致其在为城市建设与发展贡献精力的同时不能完全享受应有的职业尊重和福利待遇。另一方面,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的农民工就职范围大致局限在建筑行业、服务行业等,工作环境条件艰苦且管理的规范化程度较低,因此,农民工群体在职业活动中往往承受了较大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以及由此造成的与职业发展相关的诸多法律问题,并逐渐在其职业发展实践中经常遇到“维权难”的问题,限制了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及法治观念的有效提高及其职业技能的培养、发展。
(三)行业部门对农民工职业教育的关注与扶持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法律教育模式在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活动中的实施过程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与发展,但在政府监管与扶持方面还存在着尚待优化之处。尤其是当前农民工所集中的服务、建筑等行业在管理体系、职业规范等方面缺少规范、有力的制度明确,且在发展过程中受政府的监管、引领力度尚不明显,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而直接导致了新生代农民工在职行业对民工群体合法利益保障的意识不到位,同时农民工群体受个人素质、学历基础等个人因素的限制,在保障个人合法劳动权益、依法维权等方面意识上存在欠缺。更为重要的是,政府在农民工职业活动教育上的关注及扶持力度较小,造成了当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教育活动中存在资源分配不均、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备、教育人才欠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前法律教育模式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活动中实施的效率。
二、法律教育模式在新生代农民职业活动中的有效策略
(一)转变现行法律教育模式,突出法律意识教育
从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活动需求现状来看,实施法律教育模式的目的不仅要培养其良好的法律技能和法律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法律知识的传授引导农民工群体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和观念,并在职业活动中逐步具备运用法律维护个人权益的能力。因此,要根据当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现状,积极转变现行法律教育模式,避免单一性法律知识传授而造成的农民工学习效率低的问题,而是将职业技能培训活动与法律知识及法治观念教育进行结合、绑定进行,同时邀请具备丰富农民工劳动纠纷处理经验的仲裁员以及实践经验丰富的律师等,针对其劳动实践在签订劳动合同、收集劳动证据以及维护劳动权益等方面内容进行详细讲解,从当代农民工职业实际解决其法律问题,进而提高农民工群体的学习印象和效率,有效提高其职业法律意识。
(二)完善法律教育模式框架,探究教育模式的多样化
以现阶段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科技为依托,对现有法律教育模式进行重新构建与完善,并不断探究教育方式的多样化是提高当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活动中法律教育模式实施水平的重要措施。针对于当前农民工群体流动性强的特点,可以户籍所在地为基础在其居住地开展以职业法律意识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普法活动,并以网络媒体为手段建立一个以原住地和就职所在地相联系的职业法律教育知识网络体系,务必保障务工之前及之后的农民工均能接收到职业法律教育。其次可依据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所广泛使用的微信、微博等媒体社交软件,通过建立法律宣传公众号、法律咨询与服务网络平台等,使得农民工群体在日常生活及娱乐中便能接受职业法律知识教育,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良好的依法维权意识和法治观念。
(三)强化农民工的自我教育,提高职业教育水平
新生代农民工是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形势变化而在传统农民工群体基础上形成的职业群体,相较于传统农民工群体来讲,其职业素质、个人素养、学习基础与能力等综合素质与能力方面有了较为显著的提高。这就为强化农民工的自我法律意识教育提供了新的路径,可通过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所喜闻乐见的网络媒体、电视专题片、纪录片以及讲座等手段不断强化其对职业法律知识等内容的认识,同时通过网络资源、法制节目、书籍发放等途径提高农民工获取最新职业资讯的简捷性,从而引导其逐步形成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法律教育的正确认识及对个人职业发展的正确观念,帮助其在职业活动中面对权利、义务等关乎个人权益的问题时作出正确的判断,有效提高其职业发展水平。
(四)行业部门加大法律教育的关注与扶持力度
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法律教育活动中,强化政府及行业部门的重视与支持力度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政府应积极鼓励、支持社会上各类关于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以及向农民工群体通过合法途径进行普法教育的社会公益组织及机构,推动其在农民工职业发展过程中辅助作用的良好发挥。其次,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职业活动的法律教育工作上加大资金投入与保障力度,不断完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教育工作开展的工作体系及制度规范,提高法律教育活动的实施效率。
三、结语
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发展角度来讲,在其职业活动中实施法律教育模式成为了培养农民工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提高其劳动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活动中加入法律教育理念等内容,对于保障農民工群体的合法权益、提高农民工工作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肖瑶,等.基于深圳市外来农民工医疗保险模式的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5):333.
[2]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47.
[3]王全兴,汪敏.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险立法初探[J].律师世界,2003(5):4.
[4]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7.
[5]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