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泉
摘 要 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学生规模和群体不断扩大,成为了职业教育的重点内容。日益扩大的学生群体决定了特困生数量和规模的扩大,加之特殊的教育体系,高职教育中特困生的比例和规模比较大,结合当前高校学生特困生资助现状,做好精准资助体系构建是提升高职院校特困生资助水平和质量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高职学生 精准资助 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6.088
Analysi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ccurate Subsidy System
for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TIAN Quan
(Hunan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4)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rrent education reform, the scale and group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expanding, which has become the key cont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students determines the expansion of the number and scale of students with special poverty. In addition, the special education system, the proportion and scale of students with special povert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relatively large. Combining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 with special pover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ilding a precise funding system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level and quality of financial aid for students with special pover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ccurate subsidy; system construction
0 前言
贫困生资助问题是教育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资助政策落实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公平的实现和社会主義和谐社会的构建。高职院校在精准扶贫资助应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将精准资助融入到学习管理当中,实现资助的精准管理,提升资助的准确性和效率性。目前,高职院校精准资助与精准扶贫管理过程中,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案例,如周民良进行了陕西省丹凤县精准扶贫的典型案例,沈新忠开展了辽宁省全面对贫困人口建档立卡进行动态管理研究的个案。何士荣开展了安徽省蒙城县推行的精准扶贫“四五六”个案研究。这些研究从不同层面对精准资助体系构建提出了具体的看法和意见,也总结出当前高职学生资助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
1 高职学生资助体系不完善的共性问题
1.1 贫困生认定指标缺乏统一标准
目前,现行的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建设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缺乏统一的标注,导致在具体工作中,存在认定作假的空间。目前,贫困生的认定主要是他评为主,只要学生持有村委或民政部门提供的困难证明并盖章,就会把学生纳入到资助范围。但实际上,目前部分基层政工工作的随意性比较大,部分学生家庭本着贪便宜的心理,利用多种渠道获得贫困证明进而获取助学金,导致家庭困难的学生失去了奖励机会。此外,高职学生资助资金有限,每年只能照顾个别的学生,因此,在指标方面通常是按照班级给名额,这种方式看似公平,但实际上由于班级学生经济水平的参差不齐,很容易就会产生资助不到位情况,影响精准资助的效果,最终成为“撒胡椒面”式的资助,资助效果不理想。
1.2 缺少有效的追责机制
高职学生资助过程中,很少会建立追责机制,也在客观上影响了资助精准性。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资助体制建设方面,都着重于前端内容,也就是如何挑选学生、如何将学生纳入到资助体系当中,如何发放资金,而对于资金的使用、资金追责等方面缺少建设,这种情况导致了高职资助系统下,部分学生弄虚作假情况的发生。如部分高职院校的辅导员与学生串通在一起,由学生伪造贫困证明,辅导员推荐的方式进行,等资助资金批下来以后按照比例进行分成,这是严重的违法乱纪现象,也说明了目前学生精准资助中缺少追责机制。因此,高职院校应建立完善的追责机制,从资助对象的审核、资金使用和管理等多方面确定责任,最大限度的打击在学生资助方面存在的弄虚作假现象。
1.3 学生资助评议过程存在人为因素
学生精准资助的过程和体系离不开管理人员的参与,如果体制不健全必然会产生人为因素的干扰,这也是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资助普遍存在的现象。一方面,部分学生资质和材料存在造假行为,为了获得助学金等资金支持,其必然会想法设法与同学和导员沟通关系,甚至有的同学还没拿到助学金等资助就已经将钱划分给了相关利益人员。另一方面,评议组的质量参差不齐,特别是目前精准资助的意见主要是以辅导员和班级推荐为主,这个操作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非常大,加上没有相应的追责制度,学生推荐随意性比较大,容易产生排斥行为,导致应资助的同学没有资质,而不应资助的学生拿着丰富的奖学金和助学金。
2 精准化资助体系的构建策略
2.1 扩大资助资金渠道,严格资金管理
高职院校精准资助体系构建过程中必须要进一步扩大资助资金来源渠道,做好资金管理,确保每一笔资助资金都可以顺利发放到有需要的学生群体当中。一是,要做好资金渠道的建设。高职院校与其他教学系统相比,在资金渠道来源方面有明显的优势,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校企融合的方式,改变当前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要资助资金来源,通过校企融合和校企共建,通过企业订单式培养等方式,由企业承担起学生的学费、并定期发放生活费等方式进行资助,此外,企业提供的勤工俭学就业机会这些都可以纳入到精准资助体系当中,优先安排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和勤工俭学,既可以起到锻炼学生的效果,又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资金渠道建设还应积极联系慈善机构、社会团体的方式进行,既可以是学校为单位,建立扶贫资助基金,也可以是以个人与单位的方式,由校外机构对学生个人提供帮助。二是,要做好资金管理工作。高校资助资金的管理必须要做到资金的专款专用,严禁其他个人和组织进行资金的挪动,同时对资金的流向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真实落在学生手中,同时也要防止重复资助和过度资助的情况,更要防止资助过程中出现的腐败问题。
2.2 建立科学的贫困生认定标准和资助标准
科学的贫困生认定标准和资助标准必须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同时结合学校情况,适当进行调节。科学的贫困生认定标准和资助标准应具有动态的扩展功能,能够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指标的更新与替代,确保认定指标的广泛认同。一是,评定和认定标准应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要具有广泛的认同。如部分学校在发放助学金时,就对学生手机进行了规定,认为如果学生有智能手机就要取消评奖,这显然与学生实际不相符,当前大部分手机已经实现了智能化,以手机来评定的标注显然与学生生活相背离,也没有任何的说服力。因此,认定的指标必须要符合公众的认知,更好符合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生活的现状。二是,科学的贫困生认定标准应具有动态的扩展功能。实现精准资助必须要充分考虑贫困生的发展实际,当代贫困生认定时应考虑新的变化,注重自我评定而非他评的方式。目前,贫困生的资助认定基本都是以他评方式进行,以村委和民政提供情况说明和盖章,但实际上部分贫困家庭由于多种原因,是无法取得村委和民政提供的情况和说明的,因此应积极做好这方面的内容评定工作,纳入到精准资助当中,同时对一些学生加重突发疾病导致贫困的又无法及时提供相关证明,学校也应积极将学生纳入到资助当中。
2.3 做好学生资助体系建设,实现项目组合优化
目前,学生资助体系依然主要是助学金的方式,包括部分教师也认为精准资助就是助学金的资助,认为只要做好助学金工作就是实现了精准资助工作。这种工作具有片面性。学生资助体系是项目的组合,而不是单一的项目,如部分高职院校明文规定了奖学金和助学金不能同时拿到,这在一定程度体现了资助体系的不健全。高职院校资助体系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实施项目组合与优化,提升资助的精准性,除助学金、奖学金以外,还可以将申请助学金贷款的方式纳入到精准扶贫当中,学校应积极协助学生做好生源地助学金的申请工作,帮助学生熟悉办理流程,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提升学生办理的信心和主动性。学生精准资助体系的建设必然是资助项目组合与优化,通过资助项目确保贫困生基本的生活水平,为学生提升个人能力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2.4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心理发展需要
高职院校学生精准资助体系构建过程中必须要尊重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关注学生的自尊,建立以满足需要为导向的区别化管理机制。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在学生资助方面,依然还存在着老思想、老套路,要求受资助的学生发表获奖感言,甚至有的学校拍照上传到官网进行展示,作为学校宣传内容的一部分,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学生不愿意、也不敢参与贫困生的资助。因此,高校资助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资助的过程中做好考虑学生的心理需要,做好针对性的帮扶,在帮扶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学生的隐私,给予学生自尊,保证学生与他人相比处于同一发展水平线上。此外,学校资助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要注重资助队伍人员素质建设,包括辅导员素质建设,提高其基本素养,防止出现态度傲慢、服务意识淡薄的问题,着力构建资助工作队伍的双轨制,要求全体资助队伍人员具有正确的政策知识、先进的工作理念、政策的服务意识、以更好服务学生,切实做好精准资助扶贫工作。
3 总结
当前高职学生精准资助体系构建过程中,构建的指标建还需要进一步做好科学性建设,部分地区和学校还存在着人为因素的干扰,同时也存在重复资助的现象。高职精准资助体系构建过程中,应注重资助队伍建设、突出服务意识、按照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切实做好高职院校贫困生的资助和扶贫,为贫困学生的发展保驾护航。
课题名称:本论文是湖南广播电视大学2017校级课题《精准扶贫视阈下高职学生资助模式创新研究》(XDK2017—C—10)阶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献
[1] 黄准,吴文佳.教育扶贫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实现精准资助的探析[J].经贸实践,2018(23):54.
[2] 白华,徐英.扶贫攻坚视角下高校建档立卡生精准资助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03):16-21.
[3] 伍玥琪,于杰.高校院系“精准化资助”工作思路探究——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为例[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9(01):89-92.
[4] 梁莉莉.高职院校实施建档立卡学生精准资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