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坤
摘要:高中体育课程教学设计是上好高中体育课的前提与基础,如何做好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设计,笔者结合多年的体育教学工作经验,并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围绕如何提高高中体育课程教学设计水平这一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以期有益于高中体育课程教学。
关键词:高中;体育课程;教学设计
由于大部分体育课是在室外进行,因此组织体育课堂教学就是排除各种干扰,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完成高中体育教学任务。只有周密而合理地组织教学,才能够让高中生从心理上准备充准备,从而确保体育教学顺利进行。下面我从现阶段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问题与高中体育教学水平提高的方式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现阶段高中体育教学存在问题
(一)教法单一。现在的高中生大多数具有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崇尚自由等特点,在体育课中,高中生已不满足传统体育教学中整齐划一的组织形式。而且传统的体育教学只注重高中生的身体锻炼而不重视高中生的心理体验,不注重高中生身心和谐发展。尽管部分体育教师也想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新的理念,但是在理解与应用新理念上却出现了偏差。比如体育教师把“愉快教学”理解成让高中生在课堂上进行自由锻炼,认为只要高中生玩得开心就好;有的体育教师把成功体育理解为降低要求,让高中生在体育考试中全部过关等等。这与高中生对丰富多样的体育锻炼需求严重脱节,而且极易造成体育课上高中生的听课效率低、技术动作差。
(二)忽视高中生的个性特点。高中生的自我意识比较强,高中生的思维活跃,经常提出自己独到的问题,因此对体育课高中生也有自己的要求与看法。但是长期以来,体育教 师沿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忽视了高中生的个性发展。从而导致高中生在本应活力四射、自由舒展的体育课上难以体验到运动的乐趣,自然也就丧失会对体育课的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三)学校的体育设施差。在体育教学中,体育设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物质保障。然而通过调查可知,我国高中学校的体育场地与器材情况并不乐观,有很多体育器材严重缺失与损坏。甚至有的学校连没有基本球类器材。有的学校一些田径项目的场地都不能够保障,从而导致在体育上不能够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也难以调动高中生的积极性。
(四)学校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在高中阶段,学校、教师以及学生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提高考试成绩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学则经常受到忽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没有被学校、学生以及老师的任何一方认识到,并且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思想观念落后,这样高中的体育教学是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违背,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二、高中体育教学水平提高的方式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与文化课程的教学一样,体育教学需要教师从自身做起,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崭新的精神风貌面对高中学生,并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从而引导高中生积极向上,调动高中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有的高中生喜欢音乐舞蹈,老师就把音乐舞蹈引入体育课堂,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刺激高中生的潜能,提高高中生的练习效果,进而保证学生的练习密度,达到陶冶情操、锻炼身体的目的。在音乐的伴奏下,高中生翩翩起舞精神振奋,体育课堂随之精彩。同时高中生的节奏感与韵律感也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在体育的教学中,体育教师要给高中生正面引导。告知高中生学习体育的重要性,告知每一没同学体育给身心带来的好处,体育教师还应该组织高中生进行各种体育活动,比如拔河比赛、田径赛跑、跳高跳远等等,让高中生在比赛的浓厚氛围中感受体育的魅力,从而真心爱上体育课程,能够在体育课上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与锻炼。
(二)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以及创新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新课改对体育教学的要求。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敢于创新、勇于尝试,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来引起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激发高中生的活力,并给素质好的高中生以更高的要求,让这些优秀的高中生能够积极挑战自我;给相对素质差的高中生以成功的喜悦,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总体来说,在体育课堂上进行分层教学,既重视了高中生主体参与与教学信息反馈,又引进了竞争激励机制,使各类高中学生在练习时都能处于兴奋状态,使他们在求知中感受到体育课堂的乐趣。
(三)增加高中生与体育教师间的交流。在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只有创设和谐、民主、宽松、平等的的学习氛围,才能让高中生感到自己是融洽、安全而自主的,自己能夠与教师、同学进行平等对话。在体育教学中,我常采用随机式分组方法进行交流,这有利于高中生 发挥个性,但由于高中学生的素质差异不能进行很好的交流;于是体育教师可以用“朋友式”的组合方式让高中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这有利于他们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学习,这样一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气氛变得相当浓厚,高中生更能无拘无束的发挥个性了。
(四)贯彻高中体育教学目标。用崭新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是正确的,但是要首先要准确理解教学理念的内涵。比如“愉快教学”,就是要求与鼓励高中生体验学习教程与结果带来的快乐。通过教学内 容与模式的更新,教学评价方式与标准的改进,让高中生都能体验到体育课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尊重体育课程标准,制订合理的计划与目标,并确保能够逐步落实。
三、结语
体育教师要满怀激情参与体育课程的改革实践,以高中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高中生的主体地 位,激发高中生的运动兴趣,培养高中生的体育意识,关注每一名学生的不同需求与个体差异,确保每一名高中生在体育课中受益。
参考文献:
[1]刘中超.在体育教育中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心理教育,2009 (4).
[2]沈国兰.关于加强高中体育教育方式方法改革的探讨[J].教学园地,2009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