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的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

2019-07-15 07:02王红红
卷宗 2019年16期
关键词:会计档案管理信息化时代事业单位

王红红

摘 要:目前,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关期,其中,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企事业单位的现代化管理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基于信息化背景,本文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展开分析,在总结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创新改革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

1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业单位管理信息化也逐渐被提升日程。其实,事业单位的信息化管理并不是盲目使用新科学技术手段,而是采取成熟的技术提高档案管理的流程和程序,同时立足于信息化建设,切实转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质量。

1.1 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化管理、数字化、大数据等新技术呈现爆炸式发展,信息化技术已涉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在提高行业竞争力和市场指标上都提供了重要保障。一般情况下,产业化发展与信息技术是同质发展的,二者间联系的紧密程度越强,企业发展的竞争实力也就随之增强。档案管理属于综合性管理工作,我国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虽然与西方国家的信息化发展存在很大的差距,但随着信息化管理不断融合于档案管理工作中,加上国内互联技术与大数据迅猛发展形势的推动下,档案信息共享和数据保存功能都获得了充分的发展空间。对此,事业单位应抓住发展机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作经验,积极进行档案信息化的普及与推广工作。

1.2 创新改革的重要途径

在会计管理日常工作内容中,传统会计管理方式已经满足不了时代发展的需求。随着国家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应顺应网络电算化等信息发展趋势,通过创新改革、优化途径,积极响應新技术新发展的号召。就目前而言,事业单位单管理在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与社会市场需求仍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追溯到会计工作管理人员的主观人为因素,其中也涉及管理技术、档案管理方法、管理流程等客观因素,尤其是在会计档案的管理技术层面,在深刻落实信息化档案管理过程中,由于缺少大量的专业人才,直接影响了会计档案管理流程的运行效率及工作质量。

1.3 提升工作水平的主要趋势

信息化管理是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优化改革的主要趋势,是全面提升档案管理效率、实现会计信息的实时共享功能的关键内容,其赋予了档案管理工作新的发展意义。就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而言,一定要切实与社会发展趋势相协同,才能全面提升自身的档案管理工作水平,而这是一个持续的动态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随着大数据、数字化、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及普及,传统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必然会发生重大改革,因此,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与信息化技术相融合,这必然是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在技术层面的发展目标。目前,事业单位的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已经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发展内涵,这种发展趋势是与时代发展同步,突破传统纸质和纯人工操作的新方式。

2 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特点

2.1 个性化特点

信息化背景下,事业单位会计的管理工作要想实现现代化发展,其基础设备设施应建立在计算器网络基础上,这就对会计档案信息的存储形式与管理方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对档案管理环境的稳定性,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如果档案管理环境问题、操作设备信息数据问题等达不到切实的保障,就极有可能给事业单位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此外,由于网络信息化平台大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就给一些不法人员提供了可乘之机,对此,事业单位应及时建立安全、科学、规范的网络信息防范与预警系统,多角度提高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安全系数。与此同时,在事业单位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具体细化过程中,应彻底改变传统手工式会计管理方式,如信息数据的传输与会计数据的统计工作等,对于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环节,都要进一步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而不能仅仅是一个流程的单方面升级转化,这样才能全面提高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执行效率。

2.2 智能化特点

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应建立在网络技术与设备设施完善的基础之上,在实际的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实现和完善电子化操作流程,进一步体现其智能化特点,促进会计信息流转的准确性与时效性的提高。如果在会计信息处理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计算机系统会自动采取安全保护措施或进行预警通知,使会计人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解决办法,切实提高会计信息的安全系数。由此可见,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既可以增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同时能够为其他管理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

3 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创新路径

3.1 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

信息化背景下,事业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对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与职业道德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事业单位要引起重视,出台相关措施全面提高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相应的专业技能水平。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对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化的从业培训和指导;另一方面,要对其进行市场化的监督管理。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全面提升会计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促进其职业道德素养和信息化应用技能的进一步提高。

3.2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是保障事业单位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顺利进行的基础。由此,根据国家事业单位相关条例文件,在建立信息化会计档案体系过程中,相关单位应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如保障制度、责任监管制度、安全控制制度等,并将信息化技术落实到管理工作的各项细节中,避免在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出现操作流程重复等问题。一方面,可以利用用户身份安全验证、密钥技术等提高安全控制强度;另一方面,可以按照现有档案管理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不同职责下放相应的管理权限,使每一个工作岗位内容和责任能够相互牵制,从而促进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的提高。

3.3 提高思想意识

就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而言,其需要政策支持与行为导向。对此,单位领导班子应加强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提供鲜明的发展方向,同时要挖掘和培养专业人才,并给予物力、人力、财力的支持。此外,领导班子也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进行管理工作的顶层创新设计,通过建立网络化信息平台,全面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进一步优化配置相关会计档案工作资源,保障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4 结语

基于信息化背景,就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发展而言,其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创新、优化各项管理技术与操作流程,全面提高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等举措逐步形成科学化的发展体系,为国家的信息安全建设、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事业单位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周利敏.信息化背景下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探究[J].纳税,2017(06):67.

[2]梁华杰,陈诗佳.信息化背景下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的优化[J].时代经贸,2018(07):74-75.

[3]徐维.论信息化背景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J].兰台内外,2019(01):7-8.

猜你喜欢
会计档案管理信息化时代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试论如何做好事业单位会计工作
小企业会计档案管理问题浅析
信息化时代的财务管理变革分析
浅析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档案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