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雄英 孙钠
摘要:积木游戏是幼儿喜欢的一种游戏,在积木游戏中,幼儿可以学习数学、科学,建构生活中的物质世界,丰富幼儿的经验。在游戏中教师具有举足轻重的角色,幼儿教师的恰当指导能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升,但在积木游戏中老师存在游戏材料和游戏空间不适宜幼儿、游戏时间太短、介入方式欠佳、评价方式不正确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幼儿教师在游戏前准备充足的游戏材料和游戏空间,在游戏中适时介入,在游戏结束时给予适当的评价和引导。
关键词:积木游戏 中班幼儿 幼儿教师
一、积木游戏的本质
积木游戏是结构游戏的一种,是指幼儿利用各种大小、颜色、形状的积木进行搭建、构造、建筑物体的游戏。积木游戏是以幼儿为主体的一种游戏活动,是一种自发游戏活动,教师在幼儿的自发游戏中并非不可以有所作为,但前提是要准确解读幼儿的行为。[1]在积木游戏中所使用的游戏材料大多数是一些易拆、易搭建的低结构材料,其搭建的成果能反映幼儿对生活中事物的认知。中班幼儿刚从独自游戏向联合游戏发展,部分幼儿有时讲话会断断续续,因为他们还不能记清事物现象和行为动作之间的联系[2];他们开始从象征游戏向建构游戏发展,在建构方法和技巧需要成人的帮助。积木游戏是一种象征性和建构性游戏,不仅能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认知能力、数学思维、艺术感以及创造能力和耐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还是幼儿喜欢的一种游戏。
二、中班幼儿积木游戏活动的现状
(一)游戏材料少,游戏空间不适宜
积木游戏活动的开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游戏材料和游戏空间是保障幼儿游戏顺利开展的基本需求。在一些幼儿园中,会发现提供的积木数量较少,积木的种类单一,不足以满足中班幼儿的搭建需求。在积木区,还会发现中班班级提供的辅助材料所占比重较高,幼儿可能在搭建过程中对辅助材料感兴趣。另外,给幼儿提供的游戏空间太大或者过小。当幼儿在一个狭小的空间玩积木游戏时,幼儿可能在不经意间将他人堆砌好的建筑碰到,或者是争抢位置等混乱的场景出现,从而打断他们继续搭建积木的思绪。积木游戏规划的空间很大,积木很少,幼儿在玩此区域时,他们很快就用积木将自己需要搭建的物体搭建好,在剩余的时间,就用积木开始玩其它的象征类游戏。中班幼儿开始从小班的独立游戏向联合游戏过度,他们会选择几个伙伴一起游戏。有的幼儿拿着一块积木当枪,有的幼儿将积木想象成刀,他们就开始玩“打仗”的游戏,在积木区跑动起来,这种情况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
(二)游戏时间不足
游戏时间是影响幼儿积木游戏开展的另一重大因素,主要是指单次的玩积木游戏的时间。幼儿园的生活环节,一环紧扣一环,部分幼儿教师则完全按照计划表开展活动,所以游戏时间一到,他们就会让幼儿收玩具,但是没有搭建完成的幼儿就会很不舍的将自己未完成的作品拆掉,然后闷闷不乐的回到座位上。多次出现这种情况之后,幼儿就会出现两种行为,一种是失去对积木游戏的热情,不再去玩积木游戏;另一种是幼儿在玩积木游戏过程中,他们会感到一些紧张和焦虑,担心自己还没搭建好,老师就让收玩具。这些情况会影响幼儿的搭建水平和创造思维等能力的发展。
(三)教师介入方式欠佳
在积木游戏过程中,幼儿教师的指导不可或缺,指导方式正确能促进幼儿的搭建能力、数学思维、创造思维等多方面的发展,但是指导方式不正确则会适得其反。中班的幼儿刚开始从独自游戏向联合游戏转换,可能在语言交际上会出现问题,两个幼儿都想要同一块积木时,他们如果交流不当,就会出现争吵或者僵持的情况,这时候老师如果没有了解情况,直接介入,不能引导幼儿获得在面对都想要的物体时,如何解决的方法。当幼儿遇到问题主动寻求老师帮助时,有的幼儿教师则会直接告诉幼儿该怎么做,但是幼儿在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还是不能自己解决,有的幼儿教师则会以游戏者的身份参与游戏中,和幼儿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幼儿教师的观念不同对幼儿的游戏行为所做出的指导方式不同,对幼儿游戏水平的发展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四)游戏结束仓促,缺少评价
在游戏结束环节,部分幼儿教师没有提前告知幼儿游戏时间即将结束,而是等游戏時间一到,就请幼儿收玩具,也并没有去看一下幼儿的游戏状态和游戏成果。在游戏结束之后,也是直接让幼儿进入下一个环节,或者是幼儿教师简单地评价一下游戏环节。例如:某某幼儿和某某幼儿争抢玩具,但是他们自己解决了,很棒!某某幼儿搭建了公交站台,搭建的很漂亮等等。并没有请幼儿自己来说一下在今天的游戏环节中有什么收获,或者是发现了什么。部分幼儿教师也未将自己在幼儿游戏中所观察的现象和发现的问题与幼儿分享。积木游戏中的评价环节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能帮助幼儿加深在游戏中获得的经验,还能丰富其他幼儿的经验,促进他们游戏水平的发展。
三、中班幼儿积木游戏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
(一)教师在游戏前提供游戏材料与空间
积木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是需要有丰富的游戏材料和适宜的游戏空间。在中班的积木游戏区,需要为幼儿提供半单元积木、单元积木、双单元积木、柱形积木、成对小三角积木等不同类型和大小的积木;还要为幼儿提供一些辅助材料,比如人物、动物、交通工具等利于激发幼儿想象能力的材料。这些材料的提供不是一层不变,老师应该观察幼儿的搭建计划是什么,近期幼儿感兴趣的物体,根据幼儿的搭建技能和搭建水平适时调整积木材料的提供主体,根据参与积木游戏的人数来调整空间。如果近段时间到积木区活动的幼儿人数较多,或者是搭建的物体较大,就需要将游戏空间扩大。当游戏区的人数减少,幼儿教师则需要观察为什么积木区的人数减少,查找原因并激发幼儿对积木区的兴趣。
(二)教师在游戏中给予幼儿支持与帮助
幼儿积木游戏行为的目的性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即从最初的无意识摆弄逐步向实现自己意愿的计划行为发展,就是循着“先搭后想-边想边搭-先想后搭”的次序发展。[3]中班幼儿开始有了想要搭建什么的意愿,限于搭建水平,会在搭建过程中进行修改。他们根据搭建计划先开始分工,在分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几个幼儿争抢同一个职位,教师可以先在一旁观察,看幼儿自己是否能解决问题。如果幼儿不能解决问题,教师需以游戏者的身份介入:我想到一个好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石头剪刀布,谁赢了谁就当,你们同意这个方法吗?在游戏活动开展前,幼儿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制定相关游戏规则,避免幼儿之间的冲突。当幼儿开始游戏时,幼儿教师则需要在一旁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如果发现幼儿一直处于同一状态下的搭建水平,教师则需要帮助幼儿向最近发展区发展。幼儿在搭建房子,在几次游戏中都一直处于平铺和垒高的状态,老师在旁边发现这种情况,就应该介入游戏,引导幼儿架空等能力的发展。“你在修房子吗?我想和你一起修房子可以吗?”幼儿同意之后,教师则可以说:“我们一起修一座尖尖的房子,旁边再搭一座桥,好吗?”慢慢引导幼儿向他的最近发展区发展。当幼儿遇到问题直接向老师求助时,教师需要走到幼儿身边,请他告诉你他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在了解清楚问题后,再引导幼儿想一想之前用什么方法解决的这类问题,然后尝试着解决问题。幼儿教师在做出反应之前,应该遵循观察先行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