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以高校团体辅导为切入点,阐述了团体辅导在高校运用中的现状,分析了高校辅导员工作中运用团体辅导遇到的现实问题,提出了高校辅导员在团体辅导工作中的革新策略。要使团体辅导与个体咨询双向结合;充分利用学生骨干力量;营造良好环境,丰富校园生活;提升辅导员自身修养,强化基础知识。
【关键词】 团体辅导;高校辅导员;工作革新
辅导员作为高校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的践行者,团体教辅不仅为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并能有效提高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是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具体来说,团体辅导指辅导员通过理论、技术及专业知识与学生团体进行互动,进而促使学生团体对自我认识和接纳,逐渐建立一种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近几年来,团体辅导愈加受到众多高校师生的欢迎与青睐,其具备互动性强、效果显著、便于实施等特点,在教育领域中,产生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与广泛的影响。
一、团体辅导在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中的应用及现状
1、构建高校班集体的荣誉感
高校新生由高中升入大学,面临着校内学习与生活环境及校外文化和地域环境的变化,更要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模式,进而在心理及生理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若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团体辅导,学生很可能会进入瓶颈、心理会出现不适,继而延缓了适应新环境的时间,情形严重的甚至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致使学习效率严重下降。因此,团体辅导显得刻不容缓。高校辅导员可通过构建班集体的荣誉感,利用团队小游戏,帮助新生团体打开心扉,重新认识自己,以新的态度融入高校这个全新的环境,从而增强团队协作能力,进一步建设良好的班级氛围。
2、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据相关调查显示,近些年来,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社交状况不佳,多数学生出于心理及交流技巧的原因,在社交方面出现明显的障碍,人际交往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高校辅导员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开展团体辅导工作,可改善新生团体不善社交的现状,促使学生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并在同质团体中明白许多人拥有类似的体验、想法和担忧,从而客观地认知自我,缓解了高校新生团体的焦虑与抑郁心理,进一步增强集体感、归属感。
3、增强职业生涯规划导向性
高校毕业生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一类特殊群体,面临着生活、经济及学业等方面压力,同时在就业与考研深造中,又面临着多方面的选择,此时的他们通常心理及生理还未发展成熟,会陷入不适的迷惘状态。其中在就业方面,高校毕业生较普遍地存在就业选择问题,在择业方向与理想及能力上认知模糊混乱,不能根据自身特点,正确地选择就业方向。因此,根据高校毕业生心理特点,高校辅导员可积极有效地开展职业规划的团体辅导工作,传播给毕业生一种放松的情感及心态,帮助高校毕业生回顾校园学习生活,铭记同窗情谊。并通过小游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身性格特征,发掘自身优势,建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世界观。从而做出正确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中运用团体辅导遇到的现实问题
1、团体辅导与个体咨询分离
团体辅导因具有高效、受众广等特点,得到越来越多的高校辅导员的青睐,但却容易忽视个体差异的特性。高校辅导员应为每个学生的思政教育负责,然而团体辅导虽可作用于高校学生整体,却不能顾及到学生的个体。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却常常忽略了个体的差异性,虽通过团体辅导解决了学生的共性问题,却忽视学生个体的生理及心理问题。并在学生个体心理方面,严重缺乏自主性、积极性,从而放大了团体辅导工作缺乏点面性的短板。
2、高校团体辅导的侧重点过于模糊
根据现今团体辅导的总体情况,辅导员辅导工作已涉及多个领域不同的专业,具体有党团活动、高校学生心理咨询、思政教育工作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等。针对团体辅导具体运用领域及服务内容尚未确定,高校辅导员在团体辅导工作中,存在着有的领域不会用、不敢用等情况。高校辅导员如何最大程度发挥团体辅导效果并正确地、合理地、科学地划定团体辅导的领域,仍需加以解决。
3、亟待提高辅导员专业素质
作为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之一,团体辅导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辅导员在团體辅导中具有推进、引导及教授等作用,自身的专业程度及人格特质决定着团体辅导的质量。又因团体辅导是一种心理咨询方式,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具备良好的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及理论水平的同时,对辅导员的相关专业背景及能力有着重要的要求。但现今,在开展团体辅导工作的辅导员中,大多辅导员并未具备一定的心理咨询方面的理论知识,也未进行系统的学习,更有甚者仅仅通过理论知识来开展团体辅导。因此,高校辅导员虽积极展开团体辅导,其相应的质量却有待提高。
三、高校辅导员开展团体辅导工作的革新策略
1、团体辅导与个体咨询双向结合
高校辅导员在日常组织团体辅导工作中,应设计团体辅导项目。首先应分析研究学生群体心理、思想动态和特性,在寻找出学生面临的共性问题后,及时展开团体辅导活动,从而促使学生在团体活动中得到归宿感。除此之外,在解决共性问题的同时,高校辅导员应注意学生群体的差异性,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特别是特困生及特殊学生群体,在团体辅导的同时积极开展个体的心理咨询工作。而针对于特困生及特殊学生群体,高校辅导员应积极与学生深入交流,对学生的家庭背景与困难情况详细调查,做到全面了解,主动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及学习生活方面的帮助,如助学金、勤工俭学等。点面结合,从而在解决高校学生共性问题的同时,解决学生差异化问题,进一步地完善团体辅导工作。
2、充分利用学生骨干力量
在团体辅导工作中,辅导员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学生干部的作用却不能忽视。高校辅导员应在日常工作中重视学生干部的培养。每一位学生在心理成长层面都需要集体支持,诸如学生骨干对于辅导员日常工作的支持,便是一种亟待开发的有生力量,在学生干部的支持下,高校辅导员才可更好地展开团体辅导工作。高校辅导员应在日常授课工作中,严格挑选品学兼优、认真负责的学生组成骨干队伍,专门训练并明确地给予骨干学生职责,培养骨干学生自我服务、教育及管理的能力及意识,促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团体辅导的各项工作,从而通过骨干学生干部侧面地了解学生团体的心理及思想状况,以便更好地展开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并为团体辅导提供有力的现实依据。
3、营造良好环境,丰富校园生活
高校辅导员应积极展开校园文化活动,在团体辅导工作展开的同时,丰富高校学生的校内生活,并有效地增强团体辅导的寓教于乐的作用。辅导员可以在分析学生心理共性的基础上,从德、智、体等相关方面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并积极与团体辅导相结合,抓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文化素质,树立自信心,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充分丰富高校学生课余生活,引导学生将精力投到健康的课余活动中,进而避免学生受到课外不良文化的侵蚀。同时,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凝聚力,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建立良好的社交氛围,提升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并显著地增强了学生的创造、审美等方面的素质,并潜移默化地贯彻思政教育理念,解决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
4、加强辅导员自身修养及基础知识
高校辅导员在基于学生群体普遍特性分析、严格开展团体辅导工作的同时,需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修养、艺术审美修养,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带动学生积极主动地面对学习和生活。此外,针对团体辅导专业性特点,高校辅导员应加强自身在心理咨询方面的学习,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心理专业的学习以及自主接受全面的心理咨询培训,以便有效提高对心理咨询专业的基础知识掌握及运用,继而更好地领导组织团体辅导工作。此外,高校辅导员可观摩具有代表性的团体辅导活动,学习组织技巧,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并在考察过程中,了解团体辅导在各领域中的运用,做到严格区分,从而果断地、有效地在各领域中开展团体辅导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弛,周琳琰.大学生团体辅导:高校辅导员的新方法[J].高教学刊,2019(03)69-71.
[2] 宮婷婷,周惠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09)171-172.
[3] 戴雯,王元建.关于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04)172-173.
[4] 罗邻球,王阿凡,肖洒.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调查分析——以海南省为例[J].高教论坛,2017(09)84-87.
[5] 陈一乔,胡华北.高校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一种创新形式[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09)138-141.
【作者简介】
余雪芳(1980—)女,安徽屯溪人,硕士,任职于黄山学院党委组织部,政工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