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祥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过于注重字词讲解,逐句翻译、串讲的方式,不仅沉闷了课堂,也剥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更重要的是它没有抓住文言文的精髓。文言文是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位一体”,不能只抓住文言,而舍弃其他。言与文要相统一,使学生既感受到文言文中精彩的内容,又体验到古典文化之美。
那么如何实现言与文的统一呢?朗读是最有效的方法。读出韵味,读懂文意,读透文理,这是文言文学习的三个维度、三重境界。本文以《诫子书》一课为例,结合教学实际,谈谈笔者对文言文教学策略的一些认识。
一、初读,读出文言之韵
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可见,“读”是文言文教学必经的起点。在执教《诫子书》一课时,针对读准、读通文章的目标,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屏显)请根据朗读要求,即读准字音、句读,自由朗读文章,标示出朗读中的疑难。
学生朗读教师出示的文字(去掉标点、停顿的原文)
思考题:你朗读时停顿的依据是什么?
这一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读准字音和句读。我引导学生掌握两种重要的停顿方式。一是发语词,比如“夫君子之行”中的“夫”是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二是对称的句式,比如“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停顿上要注意体现特殊句式“非……无以……”。在此基础上,再次指导学生朗读文章。
这样的环节设计目标明确,实现学习目标的途径多样。对于文言文教学,初读课文目的就在于读通、读顺。学生没有文字的障碍,没有停顿的疑难,这是理解文本的基础。读准句读,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疏通文本的难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是一句空话,它确实是理解文本的有效方法。
二、再读,读懂家书之意
《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旨在劝诫、劝勉,文章虽不足一百字,却把修身治学的大道理谈得深刻透彻。读懂家书之意是本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如何让学生读懂作者对儿子的劝诫呢?还是要靠朗读,通过朗读来打通理解的障碍。
文言文的疏通是一個难题,如何去疏通又是一个问题。逐句翻译、串讲的方式肯定是要不得的,因为它不仅沉闷了课堂,也剥夺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此,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屏显)再读课文,借助文下注释,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思考下列问题:
说说作者告诫儿子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尝试用父亲的口吻说说文章中诸葛亮对儿子说了些什么,体会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诲。
我们都知道,理解文本不是文言文教学的唯一任务,但却是基本任务。然而需要强调的是,文本的理解不是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能力才是目的所在。本节课设计的这个环节,是一种解决“言”与“文”关系问题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尝试用父亲的口吻告诫自己的儿子,这需要一个前提:学生要读懂文句。教师对“言”的讲解一定要点在学生的疑难处,讲在学生最需要的地方。本文文下的注释较多,学生在理解上难度不是太大,但有些用法必须加以强调,比如,“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中的“广”和“成”都是使动用法,“非……无以……”是双重否定句式,其作用是加强肯定的语气。
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很有道理的。文言文教学一定要遵循“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教者的眼里一定要有“言”又有“文”。
三、三读,读透训诫之理
文言文教学不能止步于字词积累,也不能停留在文本内容上,文言文还蕴含着文化与情怀。本文开篇就明确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并指出了修身养德的具体途径。因此我设计了一个主问题:“《诫子书》短短86字,有人评价说它是修身养性之准则、处世治国之根本。请你再读课文,体会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试着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概括说说。”接着,引导学生重点品读“静”。最后,让学生思考古人所说的“君子”有哪些内涵。
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文章的题目是《诫子书》,而不是《与子书》?两者的差异在何处?我觉得关键在“诫”字。“诫”是劝诫、劝勉的意思,诸葛亮的这封家书写的不是家长里短,不是父子情深,因此,我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作者告诉了儿子哪些修身治学的道理。概括起来,第一是“静”,第二是“俭”,第三是“志”。“静”与“俭”是修身养德的方法,修身养德是为人的根本、做事的基础。宁静是一个人明确、坚定志向而走向成功的前提。流年似水,蹉跎时光必将一事无成。诸葛亮告诫自己的儿子应该惜时勤学;勤学的目的是成才,而成才则是为了为社会所用。诸葛亮教子之心何等良苦!
朱熹说:“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可见,阅读文言文需要层层深入,“去尽骨,方见髓”。由文言,到文章,再到文化,这应该是我们文言文教学设计的一条基本准则。如何将这三者有机结合、融会贯通?我想,关照言与文,通过朗读深入挖掘文本,让学生读懂、读透文本,这是文言文教学中实现言文合一的有效实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