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宜颖
教师中可能会有人持有这种观点:参赛作文是辅导不出来的,全看学生的“造化”。其实我想说,参赛作文水平跟短时的辅导有关,更与平时的作文教学有关,参赛结果就是平时作文教学效果的体现。作文的有效指导应该贯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不能仅靠临时突击,所以,我对平时行之有效的做法做了以下梳理。
一、从经典学起,为写作打基础
在我校,经典阅读是一部重头戏,几乎贯穿赛前辅导的始终,它包含《论语》精选、《庄子》粗读、《老子》粗读、《孟子》精选、《古文观止》选读、《诗经》选读、唐宋诗词选读等。走近经典,让学生了解文化的源头,把握文化的精髓,增加积累增厚底蕴;走近大师,让学生更深层面地认识社会,体察人生。同学们在诵读中受益颇丰,很多学生将诵读的内容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引经据典,很有“学者”风范,平常的小练笔中,文采飞扬的文字时时出现。
二、坚持课前活动,关注时事
课前演讲能将社会热点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从而也使对经典的阅读与对时事热点的解读挂起钩来,将回望历史与关注现实结合起来。每次的课前演讲我都会给大家最新的材料,有的就是昨天才发生的事情,这既是对热点的关注,也是对思辨能力的提升。在演讲的时候,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有时候观点不同的同学们自发组成阵营,临时组织一次几分钟的辩论赛;在辩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精彩的发言常常能赢得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辩论中,同学们对事件的评价越来越客观,对问题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逐渐提升了自己的认识水平。
三、留心发现,重点培养
每个班级都会有热爱表达的学生,只要教师有耐心,加以鼓励,他们就有可能成为参赛选手。这些学生除了文笔比一般同学要好外,还更愿意为写作付出时间和精力。每次批改完作文后,有些同学看完批语就算了事,但是这部分同学会针对老师指出的问题进行修改,把改好的文章再拿给老师看,和老师探讨自己改得合不合适,所以他们的作文水平提高得快。
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从来不吝惜自己的鼓励。被认可、被肯定是青少年的心理需求,让他们的作文成为范文就是对他们写作水平最大的认可。被认可的次数多了,他们对自己会设立更高的标准,写作水平的提高也就顺理成章。
我们班经常参加国家级大赛的同学都有这样的能力和期望,特别是参加这次中华之星國学大赛,初赛时我们班就有三十多人报名,报名人数是所有班级中最多的。有好几位同学可以参加省赛,尤鹏程和郑连凤更是取得了参加国赛的资格,这与他们平时的训练是分不开的。
当郑连凤和尤鹏程得知自己入围中华之星国学大赛的国赛之后,我们就投入到紧张的备赛工作中。我给他们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计划,包括每天的阅读量,给他们出了几个作文题来写,找出文章的不足之处,共同修改。
练笔之余,作为一名老师更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其中一位同学因为对自己的能力不够自信,想放弃比赛。我即时予以开导,使他放松心情,最终取得的成绩比自己预想的要好得多。他觉得,这次经历让他收获了宝贵的人生经验,那就是不要轻言放弃。这算是他作文之外的收获吧。
最后当获奖证书发到他们手上的时候,他们内心的喜悦完全写在了脸上,在同学们中间也引起了小小的轰动。大家都争相向他们请教,这也调动了全班的写作热情。
国学大赛让学生得到了学习和生活上的满满收获,也让我的教学工作得到了肯定,见到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