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玲
摘 要: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板块,也是学习和考试的重点内容。相比于通俗的文章来说,诗词学习带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学习起来会存在一些问题,而利用“以趣入境”的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教学效果,增进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诗词教学 “以趣入境”
诗词板块在语文课本中一直都占据着较高的比重,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并且在历次的考试中都会重点考察,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学习。诗词的形式比较简单,内容言简意赅,但是里面蕴含的情怀与思想却非常丰富。对于初中生来说,诗词学习算是一项比较困难的部分,传统的教学,教师往往不能提升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厌学情绪,本文探讨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以趣入境”,可以有效地提升诗词教学的质量。
一、“以趣入境”教学方式的意义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很多的诗词篇章(主要是古诗词),很多学生都是初次接触一些长篇古文,对于这些古文存在着一些理解障碍,因为不了解,学不好,就容易出现厌学情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诗词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动力十足,充满学习积极性。“以趣入境”就是旨在提升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是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
其中,“趣”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境”就是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境,深层感悟诗词的思想和主旨意蕴。“以趣入境”就是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为学生创造合适的意境,让学生去有效感悟诗词的意境,获得深化理解。
二、“以趣入境”在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将兴趣作为切入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以趣入境”实施的前提就得紧抓“趣”,将其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培养。首先,教师需要对教材中的内容有一个足够的认知理解,能够将诗词的核心意蕴点明,教授给学生,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知识储备去针对教学,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教学工作都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目的。比如说在学习《钱塘湖春行》的时候,教师先要对诗人的情怀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在后续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达到目的,教师可以先用相关的动画视频为导入点,让学生在听觉和视觉的感染下逐渐提升注意力,投入到诗词的学习中。在播放视频的时候,教师可以边播边停,在暂停中讲解一些学生需要注意的地方,并让动画播放在整个课堂中贯穿,时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说在颈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描写中,诗人不仅是在描写初春的花草和春景特色,更是表達自己的喜悦之情,诗人利用诗句营造出一副繁华盛开、花团锦簇、绿草如茵的春景图,给人一种舒适温暖的感觉。学生在乍看之时,或许没有太多的感观,但是在视频的渲染下,一副美丽的春景就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加深对诗词的意境理解。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意境,加深学生理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突出,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获取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将更多样的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带来各个感觉器官的冲击。从这个层面来看,信息技术可以为语文课堂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将学生代入进来,获得情感体验。比如说在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古文中的描述场景来创设情境画面,教师可以搜寻现成的朗诵视频,在里面配置一些与原文符合的画面,也可以自己进行画面和音频的组合,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想象空间。总而言之,在多媒体工具的展示中,作品中的那种枯寂、悲廖的情绪就能充分体现出来,并深深感染学生。再比如郦道元的《三峡》就是一篇优美的古文,文章用优美的语言将三峡的景色展现出来,既有审美价值,又有艺术语言价值。这篇文章就非常适合情境创设,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文章中提到的地方进行情景再现,让学生在感悟作者意境的同时,欣赏我国自然风景的美丽,还能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适当进行知识扩展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极为丰富,初中课本只是收录了其中的一小点内容,完全与浩瀚的知识不对等。虽然当前的教育观念已经转变了不少,家长与教师都比较重视素质教育,但是传统观念的影响并不能在短时间内破除,学生的综合素养还是存在不少缺陷,需要获得必要的扩展。教师应该推进学生进行课外知识的拓展学习,以此既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也可以促进教材内诗词内容的学习。比如说在讲解《观沧海》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借机对作者曹操进行介绍,介绍他的枭雄生涯,讲述他为汉室做出的贡献以及存在的野心,对曹操的生平进行概述分析。当然重点还是要学习一些曹操的名作,比如说《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曹操豪迈的心态,对《观沧海》中的主旨思想也可以获得深化理解。
三、结语
随着社会对国学文化的重视,诗词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教师需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提升教学效率。“以趣入境”就是一种促进学生学习,提升学生理解认知的有效方法,它需要教师进行进一步拓展改进,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新形势。
参考文献:
[1] 潘艳.以趣入境走进诗意——以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为例[J].学园,2013(22):134-134.
[2] 李薇薇.以趣入境走进诗意——以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为例[J].新校园:中旬刊,2015(8):104-104.
[3] 马琳.探究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以趣入境”的教学策略[J].未来英才,2014(5):7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