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李 巍,戎 华,徐 锦,叶志成
(复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检验中心,上海 201102)
实验室周转时间(TAT),在ISO 15189中被定义为“经历检验前、检验和检验后过程中的2个指定点之间所用的时间”[1],该数值是评价实验室服务质量的首选指标。随着医院对实验室管理的注重,TAT的重要性也随之体现[2]。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对TAT的统计及分析作为日常规范化的监督与管理,并一直研究和探索来改进TAT。本实验通过对急诊血凝TAT的统计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改进方法,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数据来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实验室信息系统导出的急诊血凝TAT相关数据,时间为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是国内首个通过第5版JCI认证的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于2017年1月获批成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单位。本次共收集到7 151份急诊血凝标本,包括申请到采样(T1)、采样到送出(T2)、送出到接收(T3)、采样到接收(T4)、接收到报告(T5)、以及采样到报告(T6)6个指标的TAT。
1.2方法 由于TAT分布是带有阳性倾斜的非高斯分布(尾部向右),意味着首选的度量指标是中位数和尾侧数据[3]。在TAT的度量指标中,不应仅局限于在整体数据的中位数(P50)上,在临床实验室中,还应监测反映尾侧数据的第90百分位数和报告不及时率[4]。因此,本次实验直接从医院实验室信息系统统计出各阶段TAT的中位数,P90和不及时率。计算不同科室T1 TAT的第十百分位数(P10)、第二十五百分位数(P25)、第七十五百分位数(P75)、P90以及不及时率,急诊血凝标本在不同采集时间段的T4和T5 TAT的P10、P25、P50、P75、P90。采用Spearman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
2.1急诊血凝不同阶段的TAT 在所统计的6个月内,共计7 151份急诊血凝的标本,统计结果见表1。在标本的申请到报告期间,主要分为3个阶段,即T1、T4、T5,用时最长的是T1的时间,接下来是T4的时间,用时最短的则是在T5的时间。
2.22周内每日急诊血凝标本TAT统计 在2周内,80%的标本可以在采样后2 h内被签收,而90%的标本可以在接收后2 h内发出报告,甚至有3 d是100%的及时率。为了进一步研究急诊血凝的TAT是否与标本量有关系,故将6个月内日标本量与T4、T5、T6均进行了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急诊血凝的日标本量与T4呈强正相关关系(P50:P=0.005,rs=0.703;P90:P=0.287;不及时率:P=0.805),与T5无相关性(P50:P=0.764;P90:P=0.776;不及时率:P=0.793),与T6无相关性(P50:P=0.107;P90:P=0.106;不及时率:P=0.247)。见表2。
2.3不同科室血凝急诊标本申请到采样TAT的统计 肾脏科、肝病科有50%的标本超过1 000 min,而血液科有50%的标本超过800 min,在急诊内科和重症监护病房(ICU)均有75%的标本在申请后2 h时内被采集。见表3。
表1 不同时间段周转时间的P50和P90(min)
表2 2周内每日急诊血凝标本TAT统计
表3 不同科室血凝急诊标本申请到采样TAT的统计(min)
2.4不同时间段采样急诊血凝标本T4和T5的TAT统计 在4:00-5:59采集的标本花费的时间最长,60%左右的标本不能在2 h内送出并被签收。而在8:00-17:59的标本有90%可以在2 h内送出并签收。在10:00-11:59及16:00-19:59签收的标本,其接收到报告的TAT比其他时间段要长,50%的标本均超过2 h,其不及时率均大于25%。标本接收到报告相对较短的时间是22:00到次日1:59。应用Spearman分析得到的结果显示,在不同采样时间段急诊血凝的标本量与T4没有相关性(P50:P=0.416;P90:P=0.052;不及时率:P=0.084),但是不同接收时间段急诊血凝标本量与T5呈强正相关关系(P50:P=0.005,rs=0.746;P90:P=0.505;不及时率:P=0.417)。见表4、5。
表4 急诊血凝标本在不同采样时间的T4统计
表5 急诊血凝标本在不同接收时间的T5统计
国内外相关文件都提出了检验报告应及时的重要性并做出相关规定,TAT影响着患者和临床医生对检验的满意程度[5]。患者有权利按照相关医疗机构规定的获取报告时间及时获得检验结果[6]。TAT的监测应该对检验全程进行监测,包括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的各个阶段,这样才能找准TAT出现不及时的原因,应对检验全程的每个环节都进行实时监控,才能有针对有目的地进行改进[7]。而关于实验室TAT的监测,各个医院都采取了不同的做法,由于中间的环节众多,管理难度相对较大,且实验室标本量日益增长,尤其是各个儿科医院,如果仅靠人工收集和计算数据几乎是无法完成的,所以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发展在质量的监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8]。导致TAT延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是否有清晰的医嘱、采样是否正确、运送过程是否存在延误、设备配置是否齐全、检验速度是否迅速、人员技术素质是否具备、报告是否及时审核等,每一个环节如果存在问题,都会导致TAT的不及时[9]。
不同阶段的TAT是存在差异的,在本次研究中标本T5的时间短于T4的时间,在所有阶段中,标本的T1的时间最长,此阶段不可控因素较多,尤其是患者人数较多,导致采样不及时,此阶段也非常值得关注及改进。
本次研究中,对标本量大于190份的临床科室的申请到采样的时间进行统计,其中肾脏科、肝脏科、血液科标本的T1时间较长。为了缩短TAT的时间,应该及时与T1时间较长的科室沟通,建议采血组的护士及时采血并及时对人员进行调配,来应对患者较多的情况,以免导致采样后检验阶段的时间延误。笔者通过对肾脏科、血液科的沟通,统计了2018年4-6月的数据,在之后的3个月的T1时间明显缩短,仅有20%的标本T1的时间超过800 min,相较之前有所提高。
在不同时间段的TAT分析当中,在4:00-5:59期间标本采集的不及时率高,需要和临床医生进行沟通并采取相应措施。在10:00-11:59及16:00-19:59签收的标本其不及时率较高,50%的标本均超过2 h,这2个时间段均为换班阶段,分别是日班和连班以及日班和中班的换班交接时段,可能由于交接班时出现的标本检验延误,建议检验人员做好交接班工作,避免标本的检验延迟以及报告审核不及时,导致TAT的超时。通过对检验人员进行详细培训,重点提出在交接班时,检验人员应提高对交接的标本及时检验的意识,通过3个月的努力,初见成效,80%的标本均能在2 h内发出报告。
研究结果显示,急诊血凝的日标本量与T4呈强正相关关系,可能存在的问题是患者较多,标本量大,造成标本采样后运送不及时,导致T4的TAT升高,应及时与转运中心的工作人员沟通,加强运送人员对标本TAT的重视,并且需要增加人手或者通过统一标准的培训来增强标本转运中心工作人员运送急诊标本的意识[10]。
在本次研究中,还存在着以下不足,首先此次共纳入了6个月7 151份的急诊血凝标本,而TAT的分析应该是持续进行检测才能分析得更准确。其次,本次主要是对检验前和检验中的延迟做分析,而对检验后的延迟没进行深入分析,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患者人数较多,医生延迟查看报告,以及患者自身的延误[11]。而在改进方面,时间较短,只能针对部分科室进行重点改进,虽然有成效,但不是特别明显,可以按照本研究建议的方法持续改进,且儿科医院的患者人数较多,只能先部分改进,再进行总体改进。
应合理使用实验室信息系统定期进行实验室TAT监测,尽早发现问题,有效提高实验室的工作质量以及临床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12]。笔者通过对急诊血凝TAT的数据分析,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导致不及时的原因有哪些,从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缩短标本的TAT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