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文深,刘小柳,黄海丽,邓玉容,郭东月,肖昭君,莫红梅△
(1.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深圳 518001;2.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广东深圳 518000)
血细胞分析是儿童健康监护工作中最常用的检验指标之一,是婴幼儿生长发育及临床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指标。为对血细胞参数结果合理分析,有效而准确地定义体检结论,各地均有必要科学地建立本地区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但现行国家标准是针对成人的,并未有针对婴幼儿的标准[1]。为此,本研究对深圳市罗湖区0~2岁婴幼儿的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进行了性别、年龄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在罗湖集团医学检验中心体检的婴幼儿29 621人,其中男性15 838人,女性13 783人:以年龄分为2组,一组为新生儿组,其947人,出生后0~28 d(采取末梢血是出生3~7 d);另一组为婴幼儿组,其28 674人,出生后29 d至2周岁。参照2012年版的《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2],被选择人群为生长发育正常、排除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缺铁贫血等贫血疾病、肝肾心脾功能异常等,新生儿组的人群均经过产前检测以及出生身高、体质量的筛选,所有的数据筛选符合参考区间制定的要求。
1.2方法 血液标本由经验丰富的护士采集末梢血80 μL,注入含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的一次性抗凝管中,并迅速上下颠倒混匀或轻弹混匀。标本运送由专人负责,保证血液标本在30 min内测试完毕。检测仪器为日本 SYSMEX 公司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其原装配套校正物、质控物和试剂,检测项目共24项,分别为白细胞计数(WBC)、计数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计数(PLT)、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单核细胞百分比(MONO%)、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 %)、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BASO%)、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单核细胞绝对值(MONO#)、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数(NEUT#)、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EO#)、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BASO#)、红细胞体积宽度的变异系数(RDW-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的标准差(RDW-SD)、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大血小板比值(P-LCR)、血小板压积(PCT)。
新生儿组和幼儿组24项血细胞分析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年龄分别计算血细胞参考区间。不同性别比较中,男女之间的RBC、HCT、MCV、MCH、MCHC、PLT、MO%、NEUT#、BASO%、EO%、MO#、EO#、BASO#、RDW-CV、RDW-SD、PDW、MPV、P-LCR、PCT 19项血细胞分析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WBC、Hb、LYMPH#、LYMPH%、NEUT# 5项血细胞分析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有年龄差异的项目按照年龄计算参考区间,有性别差异的项目按性别分别计算参考区间,无性别差异的项目合并计算参考区间。见表3、4。
表1 罗湖区0~2岁婴幼儿不同年龄末梢血24项血细胞项目结果分布
续表1 罗湖区0~2岁婴幼儿不同年龄末梢血24项血细胞分析项目结果分布
续表1 罗湖区0~2岁婴幼儿不同年龄末梢血24项血细胞分析项目结果分布
续表1 罗湖区0~2岁婴幼儿不同年龄末梢血24项血细胞分析项目结果分布
表2 罗湖区0~2岁婴幼儿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末梢血24项血细胞分析项目结果分布
续表2 罗湖区0~2岁婴幼儿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末梢血24项血细胞分析项目结果分布
续表2 罗湖区0~2岁婴幼儿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末梢血24项血细胞分析项目结果分布
续表2 罗湖区0~2岁婴幼儿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末梢血24项血细胞分析项目结果分布
表3 新生儿组24项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
续表3 新生儿组24项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
续表3 新生儿组24项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
表4 婴幼儿组24项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
续表4 婴幼儿组4项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
续表4 婴幼儿组4项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
由于不同地区的族群构成、环境气候、年龄和性别存在差异,致使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有所不同,婴幼儿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亦有差异。不少地区已对健康成人静脉血细胞参考区间进行调查,国际上也已有对婴幼儿血常规正常参考值范围的研究,但是中国针对婴幼儿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的调查相对较少,深圳市婴幼儿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调查亦未见文献报道。为此,本研究分析在深圳罗湖集团医学检验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2岁以下婴幼儿的血细胞结果,以建立深圳市罗湖地区2岁以下婴幼儿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
本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组的WBC、RBC、Hb较幼儿组偏高,根据刘成玉等[3]文献报道,新生儿WBC升高明显,2岁后逐渐平稳下降,但始终稍高于成人,与本研究结果相符。同时,邹惠锋等[4]报道,在各年龄段中,Hb、HCT、MCV、MCHC 及 MCH 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WBC随年龄增加而降低,但本研究的结果与其稍有不同。本研究结果发现,深圳市罗湖地区新生儿组RBC和PLT显著低于幼儿组,表明这2项指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长,而新生儿组WBC、Hb、HCT、MCV、MCHC及MCH均显著高于幼儿组,提示这6项指标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这里出现RBC与Hb检测指标不同步现象,可能与婴幼儿生长相关。婴幼儿生长发育快,6个月增加辅食后,需要大量的铁等营养物质以支持生长需要,因此,极易形成铁的相对不足,从而影响Hb及RBC的生成[5-6]。新生儿组较幼儿组参考区间偏高的项目还有MO%、NEUT%、BASO%、MO#、NEUT#和BASO#,偏低的项目有LYMPH%、LYMPH#、EO#和EO%。随年龄增长,新生儿体内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出现第一交叉,即淋巴细胞高于中性粒细胞,随后淋巴细胞开始下降,中性粒细胞上升,再次出现第二交叉,而后逐渐接近成人[7],与本研究结果相符。
在同一年龄组不同性别间血细胞也有差异,本研究发现,无论是新生儿组还是幼儿组,不同性别间血细胞参考区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相同性别间的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其结果和2组总指标相似。这一结果与王钱红等[8]报道的结果存在区别,王钱红等研究认为,2岁婴幼儿应该使用相同的参考区间,无性别差异。
最后,本研究将调查结果和现行国家标准以及其他地区的结果进行比较[9]。结果显示:WBC、Hb、LYMPH#、LYMPH%和NEUT#大部分指标均存在较明显差异。此外,在不同体质人群中的血常规参考区间也存在差异,如VUONG等[10]的结果就显示,肥胖人群的参考区间与健康人群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与地理位置、生活习俗、血统背景、体质有关,均会影响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的建立。因此,建立不同地区婴幼儿不同年龄段的血细胞参考区间对正确评价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深圳市罗湖地区0~2岁健康婴幼儿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与国家标准及其他地区的存在一定差异,其可以用于评估深圳市罗湖地区婴幼儿的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