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芳
(重庆建设医院检验科,重庆 400050)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中老年人属于高发人群,其致残率、致死率较高,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急性脑梗死日益成为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组织由于急性缺血缺氧,进而引起神经细胞缺血坏死性改变[1-2]。研究表明,多个细胞因子参与急性脑梗死的病变过程,如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激发脑梗死脑水肿等病理改变,血清胱抑素C水平(Cys-C)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3]。相关研究显示[4],脑钠肽(BNP)水平与脑梗死程度呈正相关。醒脑静可改善神经细胞微环境,金纳多可降低脑梗死高自由基状态,促进脑血流动力学。但关于醒脑静联合金纳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MMP-9、BNP、Cys-C水平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金纳多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MMP-9、BNP、Cys-C水平变化的影响,现汇报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出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2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63例,男性39例,女性24例;年龄60~77岁,平均(64.8±6.5)岁;病程1~20 h,平均(11.2±3.5) h;对照组63例,男性36例,女性27例;年龄60~75岁,平均(64.7±6.3)岁;病程2~21 h,平均(11.1±3.6) h。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5];(2)既往无糖尿病、高血脂病史者;(3)无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4)无药物过敏体质者;(5)无癫痫、恶性肿瘤、器质性精神疾病者;(6)患者均签署治疗同意书;(7)近2周未服用溶栓、抗凝药物者。排除标准:(1)既往有糖尿病、高血脂病史者;(2)近2周服用溶栓、抗凝药物者;(3)患者未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4)药物过敏体质者;(5)合并癫痫、恶性肿瘤、器质性精神疾病者。2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2组均给予吸氧、保护脑细胞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加用醒脑静注射液20 mL(溶于生理盐水500 mL中),静脉输液,每日1次,同时给予金纳多25 mL(溶于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输液,每日1次,连续应用7 d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
1.3观察项目 记录2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血流动力学、MMP-9、BNP、Cys-C水平。根据NIHSS评分量表对治疗前后患者进行评分,评分内容包括:意识水平、意识水平提问、意识水平指令、凝视、视野、面瘫、上肢运动、下肢运动、肢体共济失调、感觉、语言、构音障碍和忽视。疗效标准[6],(1)治愈:NIHSS评分较前减少91%~100%;(2)显效:NIHSS评分较前减少46%~90%;(3)有效:NIHSS评分较前减少21%~45%;(4)无效:NIHSS评分较前无明显变化或加重。
脑血流动力学测定:采用GR公司生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双侧大脑中动脉峰流速对称性即差值[7](DVp)。
MMP-9、BNP、Cys-C水平测定:需检测患者均空腹12 h,晨起抽取肘静脉血5 mL,置于抗凝管中静置2 h,2 000 r/min条件下离心20 min,取其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MMP-9、BNP、Cys-C的水平,检测操作方法严格按照武汉博士德公司提供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2.1临床疗效 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为36.5%、92.1%,高于对照组(19.0%、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在2组间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NIHSS评分 治疗前2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组NIHSS评分降低,且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DVp 治疗前2组DV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组DVp水平升高,且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MMP-9、BNP、Cys-C水平 治疗前2组MMP-9、BNP、Cys-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组MMP-9、BNP、Cys-C水平降低,且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2 NIHSS评分在2组间比较
注:与组内治疗前比较,#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DVp水平在两组间比较
注:与组内治疗前比较,#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P<0.05
表4 MMP-9、BNP、Cys-C在两组间比较
注:与组内治疗前比较,#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P<0.05
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目标是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生活能力,控制再发率。急性脑梗死的早期治疗尤为重要,急性期的治疗直接影响预后。因此,能否在急性期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是急性脑梗死治疗的关键[7]。本研究发现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金纳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金纳多的治疗策略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研究者认为可能的原因如下:(1)临床联合应用中,醒脑静中的有效成分麝香酮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具有对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醒脑静是较好的OFR清除剂,其作为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透过血脑屏障部分逆转损伤的神经细胞,同时保护各种组织,包括通过抑制MMP-9的活性,以及由缺血和再灌注引起的损伤的神经组织[8-10]。(2)金纳多由中药银杏叶提取而成,其活性成分可抑制皮质微血管与双侧颈总动脉闭塞,降低再灌注24 h的小鼠MMP-9的表达,可改善脑血流循环障碍[11-12]。同时,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抑制氧化反应,调节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从细胞质抑制GRK2易位至膜,并减少ERK1/2磷酸化。其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JNK和PKC信号对MMP-9属性的转导。银杏黄酮通过刺激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激素的释放和抑制降解,进而调控前列环素和内皮舒张因子,以舒张动脉血管,从而达到改善脑血流循环的作用。
此外,急性脑梗死患者起病症状隐匿,发病初期尚无敏感的检测指标,于病情的诊疗较为不利。国外研究提示[13-14],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常伴有MMP-9、BNP、Cys-C变化[15],BNP、Cys-C高水平是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其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MMP-9明胶酶B已被证实在伤口愈合、血管生成、炎症、肿瘤侵入和转移等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急性脑梗死的异常高表达已被证明可在脑缺血和中风的人或动物模型中发挥脑损伤的作用, MMP-9可增强红细胞外渗,对组织周边的毛细管中性粒细胞浸润产生影响。此外,研究发现MMP-9在最初48 h的脑梗死神经退化过程中,处于较高的水平,呈现出正相关性。Cys-C是由人体内几乎所有有核细胞产生的小分子蛋白质(120个氨基酸的肽链,约13×103)。Cys-C介入促进血栓形成和炎症产生的过程,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较高的表达被认为与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呈直接相关。BNP属于家族利尿钠肽,是一种强心内分泌激素,在心肌、脑、肺、肾、主动脉和肾上腺产生,并参与各种生理功能,如尿钠排泄、利尿和血管舒张的调节,被用作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志物。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BNP水平升高,与心功能不全、临床严重程度及脑梗死预后不良有关。因此,可通过检测血液中的标志物来判断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药物治疗效果。
本研究动态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金纳多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MMP-9、BNP、Cys-C水平的影响。其结果显示:应用药物1周、2周后, NIHSS评分、MMP-9、BNP、Cys-C水平降低,治疗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应用药物1周和2周后,治疗组DVp水平升高,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提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金纳多可通过改善机体炎症状态,改变脑血流动力学,从而达到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目的[16-20]。
综上所述,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金纳多在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中效果明显,可显著降低患者的NIHSS评分值,降低血清中MMP-9、BNP、Cys-C炎性因子的水平。但本研究针对基础机制的研究深度不够,临床样本量较少,一方面尚需疾病和药物的基础机制研究;另一方面,临床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必不可少,为中医药醒脑静联合金纳多的循证医学研究进一步提供科学支持,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提供治疗方案参考。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金纳多有很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降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MMP-9、BNP及Cys-C的水平,改善机体炎症状态,改变脑血流动力学,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