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以《工业设计史》课程教学为例

2019-07-15 12:35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17期
关键词:理论课体验式调研

■潘 琼/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一、前言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其与普通高等教育存在人才类型的区别,与中等职业教育存在人才层次的差异。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中专业理论课的教学也有其特殊性:其一,高职专业理论课要考虑如何作为后续的专业核心课的基础,如何在未来的顶岗实践或工作实践中进行运用;其二,高职的学生一般实践能力较强,但理论学习能力偏弱。因此,打破传统的教师讲授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以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理论课《工业设计史》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通过体验式教学,完成高职专业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工业设计史》是产品设计以及相关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课,其通过对人类历史上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产品设计发展演变的脉络的梳理、分析与判定,勾画出一条工业发展的主要脉络,以帮助我们汲取历史文化的精华,借鉴过去的经验教训,正确把握工业设计的未来。如果按照传统的认知学习的方法,即单一的讲授型教学方式,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单向灌输方式,从理论到理论,对于《工业设计史》这种艺术类鉴赏的课程效果不佳,对于后续设计的应用难有启示,对于高职类的实践型人才也难以实现因材施教。

体验式教学来源于体验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的理论来源比较广泛,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从学习者学习的角度看,Rogers把学习分成两种类型:认知学习和体验学习。[1]认知学习以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为基础,学习受外部强制力的制约。体验学习以学生的“经验生长”为中心,以学生的潜能为动力,把学习与学生的兴趣和愿望结合起来。体验学习的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2,3]显然,体验式学习更适合高职专业基础课的培养目标及高职学生的特点。

因此,本文尝试在高职的专业基础课《工业设计史》,中引入并实践体验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亲自去感知、理解、感悟、验证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4]

二、《工业设计史》课程的体验式教学设计

由于体验式教学来源于体验式学习,所以设计体验式教学的方法和步骤应该充分了解体验式学习的模式。Nunan指出,体验学习最为系统的模型是Kolb(1984)提出的“体验学习模式”,[5]如图1所示:

图1 Kolb体验式学习模型图

国内的学者也对体验式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提出体验式教学就是通过“情境设置——主体体验——评价体验——迁移体验”的过程。[6]综合以上有代性的研究成果,考虑到课程本身的特点,以及教与学双方,高职专业基础课《工业设计史》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工业设计史》的体验式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通过多媒体的图片和视频,学生获得多元感觉通道体验

《工业设计史》课程的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分析和认识设计历史,借鉴传统的精华,帮助我们认清当代设计的情况和所面临的任务,发展自己的设计风格,这些历史主要是由一些设计流派,以及设计师的代表作品构成。由于条件限制,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将作品原件展示给大家,因此可以通过直观展示图片和视频的方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声、像、图、文并茂,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受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使学生直观地、近距离地触摸优秀的设计作品,如临其境地体会理论,在此基础上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感情并生成意义。多媒体素材包括相关图片、记录片、电影或广告、教师本人的拍摄制作、历届学生专题调研的相关图片视频。

(二)讨论引导,学生通过评点作品的讨论完成头脑风暴体验

学习《工业设计史》是为了借鉴历史,提高鉴赏水平,因此,应该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当中,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通过讨论,内化成个人的认识。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让有兴趣的学生搜集下次课所讲专题的代表作品。学生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个性爱好、审美素养,去搜集不同的设计,主动地感受和体验这些设计,并把这些初步的鲜活的感受记录下来,在课堂当中展示,进行公开民主的讨论,提供多样的观点和建议,通过这种头脑风暴体验,从而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形成自我解读、自我理解,更深刻地理解设计艺术。

(三)参观展览,形成真实场景体验

直观展示图片和视频以及学生参与虽然能够让同学形象地进入创造的场景中,但必竟还是在课堂上,体验式教学的活动范围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内,而应该将学校、社区和地区资源纳入其中,如学校内部的图书馆,学校附近的公共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艺术节、文物古迹及相关社会知名人士等体验学习资源。具体来说,就是充分利用本土的社会文化和艺术资源,让学生到文物古迹、产品市场、设计公司、工作室、美术馆、博物馆和各类艺术节进行学习参观,并通过现场分享讨论以及课堂讨论,获得直接的感受和体验,并通过这种真实场景体验从而内化为个人的经验。

(四)小组专题调研

小组调研法是指学生按照共同兴趣和爱好,自由组成固定的小组,完成一个相关专题的研究和成果发布。选题可充分运用本土丰富的社会文化资源,小组围绕选题进行分析、讨论,并展开实地调研或文献研究,形成实践体验;同时,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在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基础上,小组形成自我的独特的概念和评析,并制作出可供演示的电子课件,在课堂上与全班同学分享讨论,实现共享体验;教师和全体同学可对调研成果进行多元评价、讨论和建议,从而对这一专题形成自省体验;最后,小组成员在调研和讨论的基础上,将专题研究中的概念和元素运用到实际的产品设计中,从而形成迁移体验,与后续的专业课程及工作实践结合。小组专题调研使学生获得感知器官和内心的全方位的体验,以及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多层次体验,在现代开放的时空里体验工业设计的历史,并实现全体同学的共享与自省,最终运用到未来的实践中,符合高职专业基础课教学的双重目标。

(五)《斯堪的纳维业国家的设计》的教学案例

以《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的教学个案为例, 引入体验式教学法的课程设计如图3所示:

图3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体验式教学法课程设计

三、体验式教学的注意事项

(一)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从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参与性还是非常高,因为体验式教学本身就是寓教于乐,趣味性很强,但是,纯粹是快乐还不行,要使学生在乐中学有所获,因此,就需要用激励的方式去推动学习,因此,建立多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相当重要。我们将平时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作为考核内容,平时成绩则是学生评点作品、参与讨论以及小组专题调研的成绩,以小组专题调研的成绩为主。

(二)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

在体验式教学中,参观展览以及小组专题调研等教学方式,都需社会资源的支持。但并不是每个城市的社会资源都非常丰富,这就给体验式教学带来了限制。因此,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方式积极挖掘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工业设计史》教学为例,资源缺乏的学校,可以邀请一些设计师来校开展,或者联系大型展览进行巡回展等。

(三)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体验式学习作为群体参与的开放性学习,直观形象地展示都需要现代化教学设备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支持性,包括计算机、投影仪、音响设备、JVC、电动幕布等,因此,学校在教学设备上也要予以支持。此外,师生以及小组之间的日常讨论应该多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如通过QQ群进行讨论和交流。

(四)慎重安排教学环节

体验式学习的具体方式很多,在教学过程中都会用到,但如何安排时间,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社会资源进行合理调度。例如一个学期参观展览不能过于频繁,每组学生的调研汇报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内,通过这种理论课与体验实践课的合理分配,既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生动,又让学生能够从实践从体验中领悟理论知识。

(五)确定教与学的“双主体”地位

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始终是一个引路人、促进者、指导者的角色,以完全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交流。学生在教师的适时指引下,自主实践体验,最终建构自我的知识体系并实现学以致用。因此,只有确定教与学双方的“双主体性”地位,才能更好地实施体验式教学。

猜你喜欢
理论课体验式调研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
用体验式探究活动打开探索之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教学的困境与路径
“三注重”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浙江金华开展新录用年轻公务员体验式实践锻炼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