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治国思想和老子治国理念与大学英语教学

2019-07-14 13:04惠燕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和而不同无为而治大学英语教学

惠燕

摘要:孔子“为政而德”的治国思想、老子“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和而不同,互融互补。孔子“为政以德”的治国思想和老子“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是当今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資源。老子和孔子的治国理念引入大学英语教学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关键词:为政以德;无为而治;和而不同;大学英语教学

d01:10.16083/j .cnkl.1671-1580.2019.06.01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 2019) 06-0078-06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文化逐渐确立了以儒家为主体,儒、释、道既各自独标旗帜,同时又合力互补以应用于社会的基本格局”。[1]中国文化的主体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为治国平天下服务的。[2]孔子的政治理想、治国理念,一言以蔽之,即是“为政以德”。老子的政治理想、治国理念,一言以蔽之,即是“无为而治”。“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互融互补的文化”。[1]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孔子与老子的政治理想、治国理念“和而不同”。“老子与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思想巨人,也是世界历史上的思想伟人。对于中华文明而言,两人犹如太阳和月亮,同时出现在历史的天空,交相呼应、火焰万丈、泽被华夏”。[3]老子的政治理想、治国理念与孔子的和而不同、互融互补,将孔子的治国思想和老子的治国理念引入大学英语教学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一、老子与孔子的政治理想和治国理念和而不同

老子和孔子都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两人都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两人关心时政,都在为匡正时弊找办法,而开出的药方却大相径庭,甚至到了尖锐对立的地步”。[3]老子与孔子的政治理想和治国理念和而不同。研究老子与孔子的关系,研究老子与孔子的政治理想和治国方略,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学术问题,应力求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要同到春秋战国时代,要立足《道德经》和《论语》原著。

(一)孔子“为政以德”治国理念的丰富内涵

孔子“为政以德”治国理念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研究孔子“为政以德”治国理念的丰富内涵,要立足《论语》,从儒家经典《论语》中去寻找答案。例如: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2)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论语》告诉我们,为政者要“为政以德”,以德治国,“为政以德”治国理念的实质是“仁”,是“爱人”,是“仁政”。

(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论语》告诉我们,为政者为政以德治国理政的方法是把德政放在首位,“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与“道之以政,齐之以刑”相结合,德主刑辅,德法合治。

(4)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5)中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论语·子路》)

《论语》告诉我们,“为政以德”政治理想实现的首要条件是贤人政治,“举贤才”,选贤任能。“政者,正也。”执政团队的成员必须是身正的人,一身正气、思想行为端正的人。“举贤才”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贤人之治、选贤仟能是实现“为政以德”、以德治国政治理想的组织保证。

(6)有之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

(7)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8)子夏日:“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论语》告诉我们,为政以德、以德治国理政的目的是构建和谐社会。“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要“礼之用,和为贵”,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者要为构建和谐社会尽心尽力。

(二)老子“无为而治”治国理念的丰富内涵

老子“无为而治”治国理念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研究老子“无为而治”治国思想,“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不是无所作为。”n 3什么是无为而治,要立足《道德经》,从道教经典《道德经》中寻找答案。例如:

(1)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德经》三章)

(2)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为弗辞,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道德经》二章)

(3)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八十一章)

(4)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道德经》六十四章)

《道德经》告诉我们,“无为而治”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圣人处无为之事”,“为而弗恃”,是“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是为政者有为有所不为,不妄为,不乱为,不谋私利,“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不折腾,不扰民。“无为而治”是“为无为,则无不治”,用“无为”的治国方法治国理政,以期取得“无不治”的效果,实现天下大治。

(5)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道德经》五十七章)

(6)爱民治国,能无知乎?(《道德经》十章)

(7)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道德经》三章)

(8)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道德经》五十七章)

(9)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四十九章)

(10)以道佐人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道德经》三十章)

:道德经》告诉我们,“无为而治”的执政纲领是“以正治国”。何谓“以正治国”,老子认为,执政者应具备圣人的品质,一身正气,“无为”“好静”“无事”“无欲”,以清正廉洁、大公无私的态度治理国家。这与孔子儒家学说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认为“政者,正也”。老子和孔子,一个主张“以正治国”,一个认为“政者,正也”,一个是道家,一个是儒家,他们的治国主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包容,互融互补。

《道德经》告诉我们,“无为而治”治国理念实现的组织保证是“圣人之治”。“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在老子那里,圣人无私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能够自觉践行无为而治“以正治国”之道。老子对“圣人之治”、对圣人执政团队建设极其重视,在《道德经》一书中直接论及圣人的章节达26章31处。

《道德经》还告诉我们,“无为而治”的奋斗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老子主张“以正治国”,“以无事取天下”,“不以兵强天下”,老子主张构建和谐社会,让老百姓过上“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道德经》十章)的安定、和谐、幸福的生活。

(三)老子与孔子的政治理想治国理念和而不同

立足《道德经》、《论语》原著,研读者子孔子治国理念的丰富内涵,“要看到老子与孔子思想的差異,既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也不是简单的互补关系,而是差异中有同一,同一中有差异”。[3]老子和孔子的政治理想、治国理念和而不同。“中国文化最伟大之处在于其包容性,同是单一的,和是多元并存的。我们要用包容的胸怀看待历史问题,破除古今文化的壁垒”。[1]

1.道与仁和而不同

老子和孔子的政治理想、治国理念和而不同,首先是道与仁的和而不同。孔子的政治理想、治国理念是“为政以德”,为政以德的实质是“仁”,是“仁政”,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日:‘爱人。”(《论语·颜渊》)孔子从仁出发,推尚仁政,倡导仁、义、礼、智、信。老子则从道出发,认为“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大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道德经》三十八章)老子认为,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源和依据,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天地万物都由道化生。老子认为,治理国家要循道而行,顺道而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道”与孔子的“仁”和而不同。孔子提倡仁义,老子反对仁义,这几乎已是学界定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在春秋战国时代,老子与庄子都对儒家的仁义道德思想加以了猛烈的抨击,但老子乃至庄子也都并没有完仝否定礼义教化的作用”,“只是对那些虚伪欺诈的仁义道德说教进行了无情的鞑挞”。[4]例如:

(1)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道德经》三十八章)

(2)爱民治国,能无知乎?(《道德经》十章)

(3)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道德经》八十章)

(4)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道德经》七十五章)

(5)以道佐人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道德经》三十章)

(6)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道德经》三十一章)

从‘至今,仁义、智慧、孝慈、忠臣为人们所推崇。孑L子的最高理想就是仁义,“仁”已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和价值取向。老子则认为,“大道废,有仁义”,(《道德经》十八章)大“道”被人们人为地废弃了,人们才会制定“仁义”,以此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区别贵贱,结果假仁假义、虚伪奸诈也就随之而来。老子的一些言论看似反对仁义,而实际上,老子从不反对仁义,老子反对的是假仁假义、虚伪奸诈,反对的是一些统治者把仁义当作玩弄阴谋图谋私利的工具。老子不反对仁义,老子倡导“上仁为之而无以为”,反对“上义为之而有以为”。在老子那里,真正崇尚仁的人有所作为而不图谋私利刻意而为,真正的“上仁”之人在做仁义的事情的时候,是没有任何功利日的的。老子呼吁为政者“爱民治国,能无知乎”,老子告诫一些为政者治国理政不要玩弄权谋,不要图谋私利。老子主张“爱民”,“爱民”是仁的主要内容。老子主张仁政,反对暴政,认为老百姓饥饿痛苦、社会动乱仝是统治者暴政造成的,指出“民之饥,以其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老子反对战争,《道德经》三十章、三十一章反复阐述反战思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以道佐人者,不以兵强天下”,这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与孟子的“不嗜杀者能一之”的思想是相通的。老子之所以反对战争,是因为“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太深重了。综上所述,老子的仁义观与儒家的仁义观不是敌对关系,而是异中有同,同中有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而不同。

孔子提倡仁,老子提倡道。道是老子思想的最高范畴和价值取向,是区别老子思想与孔子思想的显著标志。正如老子提倡道但不反对仁一样,孔子提倡仁但不反对道。道这一概念在《论语》中出现了89次,在《道德经》中出现了74次。在道这一范畴中,从《论语》中可以找到孔子与老子思想的交集。例如:

(1)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2)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论语·阳货》)

(3)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4)子曰:“老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

(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6)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

(7)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公冶长》)

(8)于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大。”(《论语·述而》)

孔子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视道为最高的人生价值。孔子视道为育人之道,“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孔子视道为治国之道、为人之道,主张“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孔子视道为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以道为志,“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而且不断地“就有道而正焉”,以有道之人为榜样纠正自己,提高自己,提升自己。由此可见,老子和孔子都重视道、崇拜道、践行道。老子和孔子对道的理解、阐述不尽相同,异中有同,和而不同,互融互补。

2.无为与有为和而不同

老子与孔子的治国主张和而不同,其次是无为与有为的和而不同。“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主张顺自然、因物性;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有为,强调制名(礼)教、规范人性。这两种类型思想的不同和对立是显而易见的,而两者在历史上相互补充、相互吸收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中华民族的主要精神,同样也是显而易见的”。[1]人们经常把老子的无为理解为无所作为,什么都不做。其实,这是对老子无为理念的误解。老子的无为而治主要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的无为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有为,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三十七章),是“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辞,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道德经》二章),是“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德经》三章),用无为的治国方法治理国家,不妄为,不乱为,不扰民,不折腾,“无为”是于段,是治理方法,“无不治”才是目的,无为而治的目的是“无不治”,是有作为。由此可见,“道家的无为思想并不是与有为截然不相容的,而从其积极精神方面讲,道家的无为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有为,乃至于无不为”。[1]

孔子推崇仁政,主张“为政以德”,提倡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倡导仁、义、礼、智、信,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例如: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2)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3)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

(4)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孔子以实现仁政为己任,因为“任重而道远”,故士不可以不弘毅,积极有为,奋斗终身,死而后已。如何才能实现仁政有为的政治理想,孔子认为,为政者要把修身修德放在第一位,不可“德之不修”,要加强道德修养,不可“学之不讲”,要加强读书学习,从善改错。孔子认为,为人要“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之道,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孔子贵人仕,主张“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渴望为官从政,“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论语·子路》),对自己的治国才能颇为自信,表示如果受到任用治理国家,一年便可做出成绩,初见成效,三年就会成功,就会大见成效。孔子随时准备从政,依靠政权的力量去推行自己的仁政理念,实现“为政以德”的政治理想,为社会服务,干一番事业,有所作为,有所建树。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有为,“儒家的有为思想也不是截然排斥无为思想的”。[1]《论语》中记载着孔子称颂天道自然无为的言论。例如:

(1)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

(2)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大何为哉?恭已南面已矣。”(《论语·卫灵公》)

孔子对自然界的法则极为尊重,强调人类要“唯天为大”,效法天道,一定要按照自然界的法则规范自己的行动,防止人类有为活动的随意干涉。由此可见,积极尊重自然法则,“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是孔子儒家、老子道家一致认同的。

二、老子与孔子的政治理想治国理念互融互补

(一)老子与孔子的政治理想治国理念相灭相生相反相成

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司马谈引用《系辞》“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的说法,认为各家学说都是为了治国安邦,他们各有所见,也各有所偏。班同在《汉书·艺文志》中指出各家学说各有所长和所短,“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相生也”,“相反而皆相成也”。司马谈极力推崇道家,以道家学说统摄各家;班同极力推崇儒家,认为儒家“于道为最高”。“在诸子百家众多的学派中,儒、道二家还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自我发展、不断更新的内在机制,所以成了诸子百家众多学派的代表者”。[1]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为了治国安邦,孔子的政治理想和治国主张是“为政以德”,老子的政治理想和治国主张是“无为而治”,正所谓“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生相灭也”,“相反相成也”。

(二)老子与孔子的政治理想和治国理念互融互补

1.儒、道二家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自我发展、不断更新的内在机制

老子和孔子的政治理想、治国主张和而不同,“为政以德”与“无为而治”既有同一关系,又有差异关系,差异是主要的。思想差异是创新的动力。没有思想的差异,就不可能有思想的竞争;没有思想的竞争,就不可能有思想的创新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差异并不否定同一。正如《中庸》所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为政以德”与“无为而治”治国理念和而不同、相互渗透、彼此融合、互融互补。老子与孔子这两位君子,人格趋同、背景相同、目标趋同,儒、道两家“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自我发展、不断更新的内在机制”。

人格趋同。据史料记载,老子与孔子有过多次交往,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老子长孔子二十多岁,两人人生经历不同,师承背景不同,思想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孔子虽说过“道不同,不相与谋”,但在老子与孔子的交往中,两人不是相互贬斥,而是相互研习,相处十分融洽。子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老子孔子同为君子,人格趋同,所以两人才会以和为贵,和而不同,才会相互研习,融洽相处,才会在学术上相互包含,相互渗透,互融互补。

背景相同。“这不是直接比较研究老子与孔子的思想内容,却是研究两人思想关系的前提”。[3]两人都生活在大动乱大变革的春秋时期,那时,礼崩乐坏,旧的政治经济秩序瓦解了,新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尚未建立起来。面对同样的历史趋势,身处同样的生存环境,为了治国安邦,老子和孔子两位伟大的思想家提出了不同的治国主张,抒发了各自的政治理想。老子和孔子“怀抱着同一志向,生长在同一土壤。树虽不同,根脉相连,真是剪不断理还乱”。[3]

目标趋同。“孔子思想与老子思想有相通之处的原因是明显的。他们生活的时代是大体一致的,所面对、所思考的问题是基本相同的,他们的目的也有一致之处,那就是如何把社会混乱引向自然而然的社会秩序,把动荡变成和谐”。[5]老子与孔子,“他们著书立说的根本缘由,就是消除社会动乱;他们共同的政治理想和目标,就是安邦治国,实现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老子和孔子的政治理想和施政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让老百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道德经》八十章),让“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让老百姓过上安定、和谐、幸福的生活。老子和孔子的政治理想和施政目标趋同。

2.老子与孔子的政治理想和治国理念阴阳互补

中国哲学的主流是阴阳哲学,老子与孔子治国理念的互补协同,首先表现在阴阳互补。《易经》曰:“一阴一阳谓之道。”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四十二章)老子崇尚阴柔。老子倡导“无为而治”,“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赞颂水德:“上善若水。”(《道德经》八章)老子赞美女性:“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道德经》六章)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示人。”(《道德经》三十六章)。孔子崇尚阳刚,崇尚“为政以德”,崇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老子崇尚阴柔,孔子崇尚阳刚,一阴一阳,刚柔并济。“儒道互补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脉络,一阴一阳,一虚一实,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同时又保持着一种平衡,避免走人极端”。[6]孔子“为政以德”的治国思想,老子“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H月同辉,“儒道两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是缺一不可的。他们之间起到了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作用”。[4]

三、老子与孔子的治国理念应引入大学英语教学

(一)老子和孔子的治国理念引入大学英语教学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战略思想,是习近平同志着眼于人类命运和世界前途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是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关,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仝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7]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要借助英语这个国际通用语媒介,大学英语教学应发挥它的特殊作用。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思想,“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自觉和自信,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来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识,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8]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仝球治理理念创新发展,要积极发展中华文化的處世之道、治国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努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世界万事万物总都有个根。根者,产生之根源也。我国文化也必有产生的根源,寻找这个根源,其意义无比重大”。[9]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老子与孔子、道家与儒家,共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人格,引导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和前进”。[3]孔子“为政以德”的治国思想,老子“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都崇礼尚和,以和谐、中正为贵,施政日标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同当今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处世之道、治国理念有许多共鸣点,是当今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老子和孔子的治国理政理念引入大学英语教学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

(二)老子孔子治国理念引入大学英语教学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强调指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仝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就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向,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促使学生将其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行动自觉。孔子“为政以德”的治国思想和老子“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好教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发展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重点抓好大学英语教材建设。孔子与老子的治国理念引入大学英语教学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楼宇烈.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M].北京:中华书局,2016.

[2]周桂钿.十五堂中国国学课[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夏海.老子与哲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

[4]许抗生.简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思想互补[J].中国文化研究,1994年夏之卷(总第4期).

[5]刘笑敢.孔子之仁与老子之自然——关于儒道关系的一个新考察[J].中国哲学史,2000( 01).

[6]牟钟鉴.儒、佛、道三教的结构与互补[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 (06).

[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8]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9]季羡林.季羡林谈国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和而不同无为而治大学英语教学
“和而不同”的美好婚姻
“无为而治”引领下的班级自主管理
中华文化中的全球治理之道
论“清单式管理”:现代治理改革重要标志之一
翻转课堂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
时代发展下的词汇意义流变
谈判要追求“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