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亮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信息与网络舆论系 上海 200433
当前,大多数院校、企事业单位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已建成或在建网上课堂、微课、学习研究等栏目板块,开发建设了大批教育学习资源。这些资源以网站、微信、短视频、APP等应用形式投入使用,对个人自主学习起到指导促进,对教育实施效果也起到辅助促进甚至显著提升的作用。然而,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进程来看,仍然缺乏统一规划和后期维护,各类信息资源零散分布在不同栏目、网站,“数据孤岛”“数据隔离”现象仍然明显。各类信息往往只是以发布或推送形式单向输出,组织者很难在网上开展党团教育活动,学习成效也难以评定,不具备组织集体学习、团组学习的服务功能,更缺少教育监管能力,网上教育学习与线下活动的融合性也不足,难以有效辅助各级党团组织开展教育工作和个人自主学习。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未得到充分挖掘利用,自主思政学习的教与学尚未普及,在教、学、督、管、评等方面并不具备系统性、体系性,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空间仍然很大。
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平台应进一步开展手段创新和内涵创新,以用足网络优质资源,支持基层组织思政教育实施为目标,力图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信息的生产、内容、形式等方面,在教、学、测、评、督等环节创新发展,有效服务政治教育实施和个人自主学习。平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规划设计:
一是聚合优质教育资源。依托现有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和已有栏目板块,以教育需求为导向,集合党的创新理论、新闻资讯、期刊、图书、报纸、视频以及常见问题等各类信息资源,形成教育信息资源大数据湖,为聚合应用提供数据支撑。对接已建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筛选集合各级网站的海量优质信息资源,并汇集已有网站的教育动态信息。同时,平台须支持用户上传发布信息,能够分享转载各类资料信息,并辅以定制化模板和人工审核方式,支持教师、学生各类用户生产信息资源。利用网站内容管理技术,提供栏目设置、图文编排、页面布局等设计模板和自定义服务能力,便于集中汇聚各类主题资源。通过集合覆盖不同教育主题的文本、动画、漫画、微课、短视频等信息形式,汇集新闻咨询、条令条例、教案、课件、问答咨询、期刊、图书等不同类型的教育资料,为教育服务应用提供数据支撑。特别是,引入一些短视频、红色场馆全景漫游等,提高教育学习的悦读感和沉浸感。
二是营造自主学习空间。在内容上,满足用户需求,同时在服务应用上,契合网络时代的大众需要。按照开展教育的类型任务,围绕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道德观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势政策教育、常见问题等打造结构化、层次化地便捷学习空间。以优质信息资源为支撑,自动聚合展现不同领域的学习资源,快速形成目录结构化的教育栏目和频道,合理布局展现优质学习信息,减少由于访问路径带来了不良体验。提供浏览查询、测验考试、点赞评论、关注订阅、推荐共享、学习积分、学习报表、学习笔记、咨询问答、智能选课等网上学习功能,提供个人学习资源存储空间的使用通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借鉴今日头条、学习强国等推荐服务方式,依托时事动态资讯、文献、视频、教案、课件、咨询问答等体系化的教育资源类型和形式,形成个性化、智能化的信息服务空间。
三是提供全程化的教育组织和监督管理能力。开展党团活动,应满足多人参与学习的网络环境。支持用户发起、加入或受邀组成学习团组。网上的学习团组对应各级单位或兴趣群体,支持集体开展教育学习,辅助线下真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支持用户共同推选学习内容,基于教育资源组配创建学习任务(课程),包括自定义学习计划、学习时限、学习内容范围(新闻资讯、文献、课件、视频等),选择考评方式等,赋予灵活多样的教育组织实施方式。同时,提供教育实施计划模板,辅助部队制定教育计划。在学习团组中,支持根据任务要求阅读学习、讨论交流、答题测试、学伴互助、提交作业等功能。监督是有效实施教育的一个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监督有了更加多元化的实现方式。平台应不单具备用户登录、权限认证等身份鉴别功能,还可以综合阅读浏览行为探针、人脸/指纹识别、声纹身份认证、摄像录影等方法,提供全程化记录学习和监管学习过程的能力。学习组织应根据自身的设备情况和需要,自行选择使用监管功能,给予用户一定的自由度,避免过度监管而带来的用户逆反心理。同时,通过学习报表,为每名用户建立学习档案,记录学习行为,存储学习成果,评估个体、团组学习成效和教育实施成效,满足各级单位组织学习和教育管理的需求。
四是注重学习评价和激励手段。以量化积分方式对个人登录、阅读文章、视听学习、学习阅读时长、每日答题、专项答题、挑战答题、收藏、分享、留言评论、上传文档(提交作业)等学习行为进行量化积分,全面反映学习参与的过程、程度和效果;综合量化评估学习团组中个体成员的学习行为,反映组织教育的实施效果。激励是促进教育成效的重要手段。支持个人用户和群组学习排行榜。同时,个人和学习团组成绩达到一定标准,颁发上级单位颁发的资格证书,有效激发各级人员的学习动力。
五是满足多类教育学习对象和应用场景。从用户角度和应用场景,分析信息化教育平台效益成效的重要思路方法。根据以上规划设计,面向个人学习能够提供完备的信息资源和在线学习功能。面向团支书记、党小组长(支部书记)备课施教,基于平台已有的期刊、教案、咨询等信息,利用人工智能和模板技术,提高教案生成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只需输入授课目的、基本内容,自动整合素材生成教案初稿;提供系统化的“教案+PPT课件+权威文献+案例+样板授课+测试考题”式的一站式备课解决方案,助力提升教育授课质量。面向组织教育者,为集体学习提供网上空间平台,为教育管理监管提供手段,为评估教育效果提供工具,为教育学习记录提供佐证。同时,面向教育管理者,各类行为数据为学情分析和全局教育开展动态掌控提供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