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 214122)
从古至今,中西学者关于译诗讨论就纷争不断。1987年,辜正坤的多元互补理论一出,打破了几百载的翻译争论,在译界引起轰动。《三字经》三字一句、四句一意、押韵合辙的风格特色使全文简洁明白、朗朗上口,是中华文化宝库的瑰宝之一。其英译译态纷呈,历久弥新。那么《三字经》能否适应多元互补的翻译模式产出新的译本呢?
郑中求(2016)在追溯《三字经》英译二百年历史时,根据其译本数量的多少,将其英译历史特征概括为:繁荣期—沉寂期—复兴期。
繁荣期(1812-1900)《三字经》的英译本主要由西方传教士和西方汉学家翻译出版。郑中求(2016)在其研究中详尽陈列了8种英译本和7位译者[1]。这一时期的译本影响力最深远的当推汉学巨孽翟里斯(Herbert A.Giles)1900年译本(Elementary Chinese 三字经 San Tzu Ching)。
沉寂期(1901-1988)的《三字经》英译本较少出现。郑中求(2016)发现此时期仅出现了3种译本,译本影响力也不大。
复兴期(1989-今)《三字经》英译此时开始复苏并激增。郑中求(2016)发现这一时期共出现了21种译本,译者多为华人。其中赵彦春的《英韵三字经》(The Three Word Primer)受到的关注度较多,其译文甚至出现在了习特见面会上。
不难看出《三字经》英译的趋势是跌宕起伏的,这与时代背景和时代需要不无关系。而译作的种类参差不齐,数量不一而终。那么,《三字经》是否还存在更好的英译本呢?
潘文国(2016)认为中国学术研究在上一个大变局里走的是一条坚定不移的西化之路,流弊丛生。学术研究也应当改变研究模式,加强对中国传统翻译实践及理论研究。辜正坤的多元互补理论正是这样的理论。
辜正坤(2003)提倡用立体的思维方式去考察翻译标准,推出一套翻译标准系统:绝对标准—最高标准—具体标准。绝对标准是指原作,对最高标准起统率作用;最高标准也称最佳近似度,是具体标准的抽象化概念;具体标准则是指认识主体在一定的认知范围能用以指导翻译实践并判断译作价值的若干翻译标准。这三个翻译标准具有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和质量转变的辩证关系。
辜正坤的多元互补翻译理论对中国传统译论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覃学岚(1997)认为“多元互补”理论是认识论上的第二次飞跃;孙迎春(2003)认为该理论预示着一个重要阶段的到来。
任何翻译理论也并非十全十美,有学者对辜氏的理论提出了质疑和补充。杨晓荣(2005)认为辜氏理论中对影响翻译多元化因素的规定情景的有限性阐发不够等问题。也有学者如易经等尝试对该理论进行补充完善。
多元互补理论敢于突破传统范式的限制,审时度势中国译论的短板,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突破创新提出一系列新型译学术语和系统化科学化的翻译理论标准体系,契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的文化传播原则。
英国著名汉学家翟里斯的1900年编译本至今仍在被研究和使用。2014年,赵彦春的《英韵三字经》出版问世,引起关注。朱振武(2016)肯定了赵译本在当代逐步丧失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现状下所起的榜样示范作用。下面对二译本做出探讨。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这四行是统领全经的哲学命题。意为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善良的,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Men at their birth,
are naturally good.
Their natures are much the same;
Their habits become widely different.
—by Herbert A.Giles
Man on earth,
Good at birth.
The same nature,
Varies on nature.
—by Zhao Yanchun
1.对翟译本文本内外因素的分析:
(1)翟里斯及San Tzu Ching副文本
翟里斯作为著名汉学家曾提到其翻译志向是尽其所能地帮助西方人更轻松、准确地掌握汉语并激发人们对中国的兴趣。其副文本以字本位为策略,对每个汉字加注“威妥玛-翟里斯式”拼音,并加注可能的文化关联意义。从翟里斯对副文本的创造性翻译策略反映出西方文化派的“改写”“操纵”等的翻译观念。
翟里斯作为汉学家职责是传递中国文化,让外国读者普遍了解中国文化。这影响了他对编译本布局和处理,加注、字本位等方式隔断了语篇的连贯性。
(2)翟译本文本内因素分析
翟里斯翻译第一小节采用以释义为主的策略。在表达“性相近”的“性”字的用natures准确表达了人本性概念。但将“习”译为habits,有悖于原文表达后天环境对个人的“修养”好坏的影响。此外,上文表现人性在初生时的同一性,下文却用“much the same”,显得矛盾。总体来看,翟译本除了在音、形、义表达上都有些许瑕疵。
2.对赵译本文本内外因素的分析:
(1)赵彦春及The Three Word Primer副文本
赵彦春主张归结主义方法论,志在以本国语言展示中华文化的语言魅力,遵循译之为易的翻译原理。其副文本有中英双语注释,有助于国外读者了解中国文化,但任伟(2018)指出了译本的副文本对同一专有名词英译注释前后的矛盾以及服务国内读者倾向明显等缺憾。
(2)赵译本文本内因素分析
音韵上,赵的每行音步是参差不齐的,音乐感有所褪损。语义表达上,赵译本略去了逻辑关系词,比如“性相近,习相远”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未体现。采用三词加大理解难度,对目标读者造成了障碍,虽在下文附有注释帮助读者理解,但不免会打断读者阅读的连贯性。
《三字经》属三言诗,要传达原文的形,音,义,仅用词数限制不免使表达受限;且要译出原文的诗学特征,让目的语读者欣赏原文的诗学色彩,释义法有损原文文体特征。作者尝试以三音步、abab为音律特征尝试还原了第一小节的韵文:
A man was purely kind,
When he was an infant.
The common nature turned,
As own culture distant.
下文是从辜正坤提出的三个标准对翟译、赵译、拙译三个译作作出质量评估。
1.在绝对标准的构架下:译作也应传达像向原作一样的特色。三个译本均没有达到和原作比肩的高度。
2.在最高标准的构架下:翟译本诗行长度、韵律等未能最大程度近似于原作;赵译本音部不均使原作缺失音乐感;拙译诗行长度大致整齐,abab式尾韵靠近原作,增加关联词使文意连贯,较靠近原作。
3.在具体标准的构架下:
(1)音律特征上:翟译采用释义的方法,未体现出原文的音律特征;赵译其虽用aabb的韵式,但译文尚存节奏不均的缺憾。拙译则读起来虽较原作冗长,但是以三音步还原节奏感,采用abab韵式,增强译文的诗律特征。
(2)形式特征上:就诗歌建行而言,翟译本遵循源语的顺序,但诗歌长度参差不齐;赵译本调整了第三、四行语序,整体诗行长度与原文相比有所增长,但是诗行比翟译整齐许多。拙译对第一、二行语序有所调整,诗行长度相较原文有所增长,整体来看比较整齐。
(3)意义表达上:翟译本和赵译本在前文因素中已分析,此不赘。拙译用关联词as和when,使文意前后更加连贯,易于译入语读者理解。在表达“习相远”的“远”时,用distant一词表现出了人和人之间后天发展差距之大。
翟、赵译本是在不同的意识形态下形成的文本。拙译在多元互补理论的可变主标准下,吸取前人成果尝试性重译。在遵循语言本身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适当地施以象似于原文的特征,传播中华文化要义和精髓才是重中之重。
本文从多元互补理论角度出发,以《三字经》第一小节为例,分别剖析翟里斯和赵彦春译作的译内外因素及其翻译思想,在多元互补的思想下尝试重译第一小节,以三音步和abab的韵式为特征靠近原作。用多元互补翻译标准对翟译、赵译和拙译做出质量评估,认为在不可抗力的中英语言差异面前和不容忽略的诗学特征情况下,以三音步、abab的韵式和增加关联词等方法尽可能地靠近原作,得出《三字经》译作具备多元互补性以及当代诗歌翻译可走多元互补的翻译道路的结论。以期抛砖引玉,为后来译者提供借鉴。辜氏曾提出可变主标准问题,因而最佳的译作绝不是一成不变、唯我独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