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娟 [西藏社会科学院, 拉萨 850000]
《修辞鉴衡》为元人王构所编的诗文评辑集。此书刊本,现有《四库全书》本、《指海》本、《文学津梁》本三种。共2卷,其上卷论诗,下卷论文,皆辑录于宋人诗话及文集、说部而成。收录于《四库全书·诗文评》中,并撰有提要。但文津阁本《四库提要》相较文渊阁本《四库提要》,多四句。即“《元史》称构弱冠以词赋中选,至元十一年,为翰林国史院编修,草《伐宋诏书》,为世祖所赏。又称构练习台阁故事,凡祖宗谥议册文皆所撰定。又称其子士熙、士点皆能以文学世其家。则构在当时,实以文章名世,宜是编所录具有鉴裁矣”。而《四库》言:“此书久无刊本,传写多讹”以致“今检其可考者补之,其无可考者则姑仍原本,以存其旧焉”。综观《四库提要》中所作《修辞鉴衡》提要,虽要点简洁详尽,但仍有许多疑、误之处。现就其中四处加以梳理考证,略陈己见。
据清人黄丕烈《士礼居藏书题跋记》载:“《修辞鉴衡》3卷,为旧钞本。”又:“王文定公《修辞鉴衡》见《绛云楼书目·文说类》不载卷数;钱竹汀《补元史艺文志·文史类》云2卷。顷郡城赐书楼藏□散出,中有是书旧钞,今审是影元钞本……2卷之说,细玩□□□原作卷1,而后添为上下者,卷之结尾,卷之下无次第,展视纸本其补缀痕或尚不止此。”又明人黄佐《南廱志》卷18《经籍考》云:“《修辞鉴衡》1卷,56面本,集庆路儒学梓。”而其他私家藏书书目都称2卷。或许如黄丕烈所说,其流传各版本因缺失散佚较多,故莫衷一是。
《元史·王构传》记载王构“以疾卒,年六十三”,又清人成瓘《(道光)济南府志》卷34,载:“武宗即位,召拜翰林学士承旨,未几,以疾卒,年六十三。”可知,其乃是引用《元史》原文。据清人钱保塘的《历代名人生卒录》卷6“录”条云:“王构,大德十一年卒,年六十三。”而其同卷“碑”条云:“王构,东平人,至大三年卒,年六十六。”元人袁桷《清容居士集》卷29,载王构墓志铭云:“至大三年,六十有六薨京师。”可证。《元史》本传载“年六十三”有误,王构的寿年为六十六。又钱保塘的《历代名人生卒录》记载“大德十一年(1310)卒,年六十三”,而《元史》并未详载年份。大概钱保塘是据《元史》本传所载推算而出。
《元史·王构传》中并未提到王构的谥号。袁桷的《清容居士集》中墓志铭:“翰林承旨赠大司徒鲁国王文肃公,至大三年,六十有六薨京师。”又王理所作《修辞鉴衡》序言也称其为“故翰林承旨王文肃公”。而《绛云楼书目·文说类》云:“王文定公《修辞鉴衡》2卷。”可知王构谥号“文肃”,而不是“文定”。
上文已证,王构生于1245年,卒于1310年。做济南总管当在元成宗(1294—1307)时,即在其疾卒前十五年间。而据至顺四年(1333)王理所作序言可知,王构门人刘君刻印此书时,王构已病卒。并且,此书当初只是作为王构教授门人的底本,后编撰成册,传授给刘君,而刘君与李晋仲、李伯羽等人将其刊刻成卷。又《四库提要》称版本残缺,致刘君之名不可考。原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所藏元至顺四年集庆路刻本序言完整,可知刘氏之名为起宗,东平人,后官至监察御史。
《元史·王构传》记载王构年少颖悟,弱冠时以词赋中选,身历三朝,擅长撰写祖宗谥册文,其后人皆能以文学世其家。又文渊阁本《四库提要》中并未有“《元史》称构弱冠以词赋中选……具有鉴裁矣”之句,而文津阁本《四库提要》载此四句。文渊阁本校对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五月,而文津阁本校对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闰三月。因此,四库馆阁臣纪昀等人在校对文津阁本《四库提要》时,根据《元史》本传记载的内容而增添此四句,来说明王构以文章扬名,其《修辞鉴衡》一书,所辑录诗文条目均具有鉴裁,删留颇为精核。
《四库提要》称《修辞鉴衡》中引用的部分诗文条目,如《诗文发源》 《吕氏童蒙训》 《蒲氏漫斋录》等皆已亡佚,因被此书辑录一二内容而存世,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根据笔者核对《四库》本《修辞鉴衡》,此书所录诗话、文集和说部共46种182条,但有12条未知出处;又载《诗文发源》共15条、《诗宪》3条、《蒲氏漫斋录》8条。而今人整理的 《修辞鉴衡》 一书,共录190余条,采书50余种,有10条未知出处,载《诗文发源》共17条、《诗宪》3条、《蒲氏漫斋录》8条。
又据笔者核对《四库》本《修辞鉴衡》一书,此书载《吕氏童蒙训》共33条。实际上,《修辞鉴衡》所引录的33条,多为今传本所未载。据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一书,其根据《菉竹堂书目》 《文渊阁书目》的著录,仅辑佚出《吕氏童蒙训》12条。又“今本”,根据《四库提要》“吕氏童蒙训”条载:“其书初刻于长沙,又刊于龙溪,讹舛颇甚。嘉定乙亥,婺州守邱寿隽重校刊之,有楼昉所为跋。后绍定己丑眉山李埴守郡得本于提刑吕祖烈,复锓木于玉山堂。今所传本即明人依宋椠翻雕。行款字画一仍其旧,最为善本。”可知《四库提要》所言“今本”,为明人依宋椠(吕氏祠堂本)翻刻流传的本子。
《四库提要》称《修辞鉴衡》一书久无刊本,在传写过程中,出现讹误较多,上卷缺第5页,序文存末页,又有阙字等情况。以下通过收集到的版本资料,来考证《修辞鉴衡》的版本情况。
该版本是目前现存最早的刻本,系孤本。今上海图书馆所藏,曾被清怡亲王府、傅氏藏园等收藏。该刻本与其他抄本相比较为完整,序文完整,但上卷的5、6页仍缺。
天一阁所藏版本为刊本,后归扬耒青阁,后又被叶德辉影写。叶氏影写本不仅序文完整,且中间无缺页。今有叶德辉影写、校勘的版本为较优者。并且,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根据元至顺集庆路学刊本影印出版了此书。
如万卷堂本、士礼居本为明抄本,后归皕宋楼所藏,稽瑞楼藏本为旧抄本,后归铁琴铜剑楼所藏等,以及藏园影元抄本、四库底本等,都为影抄元刻本的同一系统。又有《指海》本、《文学津梁》本等,较元刻本系统散漏太多,序文又不完整,造成藏书家所作题跋或题记等出现讹误之处。如阮元《文选楼藏书记》载“刊本,不著撰人”、《士礼居藏书题跋记》所载之语等。可知著《修辞鉴衡》一书,主要有元刻本和影抄本两大版本系统。其元刻本乃是较好的本子,其次乃是叶德辉影写天一阁本,而其多个抄本散漏失误较多。又文渊阁本所题:“上卷佚其第5页,序文仅存末页,中亦时有阙字。”在叶德辉所影写的天一阁藏本中,不仅序文完整,中无缺页,并且叶德辉校补了文中“阙字”。可见,四库馆臣在收集版本时,并未见到足本,而所据版本又残缺不全,以致在校勘原刻本时,仍有许多失校的地方。
综观《修辞鉴衡》一书,主要是“教为文与诗之术”,也是一部阐发诗论、文论的集著。同时,还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书中辑录的《诗文发源》 《诗宪》等,今都已亡佚,赖此书而存其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