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是一个宗法制的社会,在这样一个传统的宗法制社会中,家庭与家族教育承担着对族中子弟进行教育的重任。明代的江南地区群英荟萃、名流辈出,其原因除去发达繁荣的社会经济、优越适宜的自然环境外,来自家族教育的影响同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关键词:江南地区;家族教育;礼仪文教
1 明代江南家族教育的社会背景
宋代以后江南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刺激了江南文教之风的兴盛,使这一地区形成了重视文教的传统,涌现出了众多知名的学者或是儒商,中下层民众也具有了一定的文化素养。江南地区人民文化素养的提升促进了对书籍的大量需求,印书刻书业得以迅速发展,这又使各种观念思想得以传播交流,丰富了江南人民的文化生活。明朝初期,宋明理学成为官方维护社会秩序的准则,“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1]成为人人都需要遵守的规范。江南地区文教之风的兴盛、历代积累的教育经验以及宋明理学这一准则的确立,共同为明代江南地区家族教育重视礼仪教化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明朝中后期,江南农村经济的商品化推动着市镇间的交往与联系,经济进一步繁荣,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社会上产生了对不同类型人才的大量需求。伴随着西学东渐,西学的传入冲击了江南地区人民的传统思想,江南社会迎来了变革,考取功名不再是教育的唯一出路。无锡荣氏家族提出“士农工商,所业虽不同,皆是本职”,黄宗羲则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本,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2]
东林学风的盛行同样是影响江南家族教育的重要因素。明朝中后期,党争激烈,失势者往往被贬至南京及其附近任一闲职。长期以往,以南京为中心的地带逐渐成为一个与北京相对应的另一政治中心,地处江南的士大夫逐步汇集在一起形成“东林学派”,他们在讲习之余品评朝政,讽议人物,东林书院影响力与日俱增,在当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强调求真务实、实学实用的东林学风也在讲学以及学派与名门望族之间主要成员的相互交往中得以传播,促进了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家族教育内容的丰富。
总体来看,历史传统、文教之风的兴盛、宋明理学的规范促进了江南地区各大家族对族中子弟教育的重视,而明中叶后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西学东渐的传入以及东林学风的兴盛又使得家族教育不再单单重视科举应试而是走向多元化。
2 明代江南家族教育的主要形式与内容
明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家族教育形式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逐步出现了多种教育形式,并有着不同倾向的教育内容。
最为普及与直接的是家族学校,如私塾、族塾、书院等。家族学校一般分为以普及型教育为主的“小学”与进行更高一层教育的“大学”。“小学”的教育一般以族塾、家塾或蒙馆等形式呈现。大型家族一般都会有自己的族塾,而经济实力不够的家族会联合起来,共同置办一所家族学校,以供族中成员接受基本的礼仪文化教育,“予家置私塾,群族之子弟,延师诲之”[3],吴江“严宗族,设义塾以淑子弟,教普亲疏”[4]。家族学校的设立提高了家族成员的文化素养,也保障了家族的长远发展。家族书院是“大学”的主要形式,对一部分有志于走向仕途、考取功名的精英成员进行教育,培养社会精英与治国之才。书院具有一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长时间以科举考试为教育目标。家族书院在以科举应试教育为主的同时也在耳濡目染中传播了家学风尚。
族训族规同样是家族教育的重要形式,其内容一般有两类,分别是伦理纲常与职业观念。伦理纲常类一般劝导族中成员向学向善,如“以孝弟为本,以忠信为主,以廉洁为先,以诚实为要”[5],进入启蒙教材以供家族成员在幼时就接受教化。[6]许多族训族规代代流传,如叶氏《石林家训》、《郑氏规范》等,这些世代流传的训诫语言简短凝练却富含人生哲理,成为许多人赖以推崇的治家良策以及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许多内容甚至影响至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后期的江南家族逐步脱离了“重农抑商”传统观念的束缚,开始正视并重视商人的社会地位,族规中出现的职业观念就是这一观念转变的体现。东林学派顾宪成、高攀龙主张“惠商恤民”,认为“农林工商,生人之本业”。可见,族规族训同样适应社会发展潮流,在之前重视儒家伦理纲常的基础上新增了多元化的职业观念,允许族中子弟不入仕途努力从事其他自己感兴趣的行业。
重要家族场所内同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与影响。这里有关家族教育的“重要场所”主要包括宗族祠堂与藏书所。家族祠堂是进行祭奠、婚丧、诉讼仪式的场所,也是一个家族中的重要地标,在进行祭祀时,家族一般会宣读族谱,使家族成员了解自己家族的光辉历史,并宣读族规,以在一种肃穆的环境下让家族成员反思自己,进行自我教育。[7]因此,通过宣读族谱族规,营造出敬宗重祖的祠堂文化,会对家族成员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藏书所顾名思义,是家族中的“图书馆”,以供族中成员阅读书籍、研习功课,家族弟子在利用族中所藏书目进行学习并对其进行校订增注的过程就是他们接受教育的过程。[8]
进行“习业”,习业强调现场学习与实践、注重师徒关系。“习业”这一形式的出现主要在明朝后期。在商品经济发展與东林学风注重经世致用风气的共同作用下,这一时期“四业皆本”的观念得到发展与传播,家族开始允许家族子弟修习一技之长以作为安身立命的基础。“习商”、“习医”、“习幕”等对各种职业门类的修习出现。位于无锡的秦氏家族就规定“士农工商既习一业,则郎是其本分,苟不安心居守,心不一定者,业是不能精一,我氏子孙如习于士者,则宜潜心诵读以图上进,习于农者,则宜力耕以望丰收,至于工商无不宜,各守其常业,以安时命,此皆为安本分之道也。”[9]明后期习业的形成有效防止了不适宜读书入仕的子孙因无所事事而游手好闲,提升了个人的综合素质,促进家族中出现多元化的人才,为家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这四种家族教育的主要形式构成了宗族子弟接受族中教育的框架,需要注意的是,这四种形式及其具体的分支并不是自明代初期就在所有家族都一以贯之的。“习业”、“族规中的职业观念”是在明代后期随着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与经世致用的东林学风在江南地区的广泛传播而产生的,其实质是对当时人们思想观念转变的一种反映。而“家族学校”、“宗族祠堂”与“藏书所”在江南地区不同规模、不同财力的宗族中起到的教育作用也不尽相同,如一些规模较小的家族可能无力将祠堂建地极尽庄严肃穆,无利于营造本族特有的祠堂文化,这种情况下对族中子孙的教化自然会随之减弱。
总之,明朝江南地区地区各家族提供的族学教育成为民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官方教育起到了补充作用,推动促进了本族成员基本文化素养的提升并为其进一步深造提供可能。家族教育的兴盛也进一步推动了江南地区好学风气的发展并一直影响后世,是江南地区成为中国人文荟萃之地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明太祖实录》卷255,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第3677页
[2]《明夷待访录·财富计三》,黄宗羲,中华书局
[3]《谷城山馆文集》卷23,于慎行,四库全书存目从书籍部147册,第682页
[4]《西村集》卷1《乡贤申文》,《四库全书》第125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第693页
[5]《高子遗书》,高攀龙,卷10,家训
[6]《中国家训史》,徐少锦、陈彦斌,陕西人民出版社,第684-685页
[7]《祠堂及其社会教化》,谢长法,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2009年9月
[8]《我国古代私家藏书的文化意义》,朱新霞,兰台世界2012年第1期
[9]《秦氏总谱》卷8,“宗训·安本分”,第47页
作者简介
赵子钦(1998-),男,山西,本科在读,天津师范大学,历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