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素珠
摘要:幼儿时期是个人身心状态培养以及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时期的心理状态,对个人的成长具有决定性作用。一般来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学校和家庭两方面,学校方面的教育主要在幼儿园阶段进行。因此,幼儿教师应高度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为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本文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以及策略两方面,讨论做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关键要素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22-0227-01
幼儿教育旨在让幼儿初步接触群体学习生活,培养幼儿基本的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为从幼儿向小学教育的过度做好准备的同时,对幼儿的心理健康进行适度的训练,培养幼儿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素质,为幼儿进一步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这需要幼儿教师在日常教育活动中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状态,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1.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状
一般来讲,心理健康包括人的行为、情绪、人格、能力和认识等多方面的健康,近年来,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加大,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成人群体中抑郁症、躁郁症等心理疾病的高频率发作及其对个人的生活、社会稳定造成的威胁,使得心理问题也日益成为社会群体关注的热点。但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并不乐观。一方面,家庭以及学校的幼儿的教育,更加偏向于对于幼儿身体健康和饮食起居方面;另一方面,幼儿情绪的表达方式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很有限,成人很难及时发现幼儿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此外,幼儿园教师每天需要照顾多位幼儿,很难有精力将关注点转移到幼儿的心理健康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滞后,一方面是由于家长、幼儿教师在观念上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没有过多地重视,此外,我国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关注普遍不够,加上家庭教育方面的缺陷,造成一部分幼儿软弱、自卑、偏激的性格,阻碍幼儿的健康成长。
2.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2.1 幼儿教师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和自身人格的提升。
幼儿进入幼儿园阶段后,教师成为与幼儿接触时间最长的成人,但幼儿本身对于事物的判断能力还很低,教师的身心状态、人格修养如何,往往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难想象,与一个有耐心、阳光积极、温柔善良的幼儿教师相处,能够使脱离父母怀抱的幼儿感受到温暖,使得幼儿在日常活动中保持积极的身心状态,而一个粗暴蛮横、消极暴躁的幼儿教师,很容易对于幼儿造成心理阴影。因此,教师个人应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保持积极的工作心态,耐心的对待每一位幼儿,并积极发现幼儿性格中的闪光点,形成师生之间的友好交往。比如,有幼儿在上学期间被其他幼儿欺负,幼儿教师应耐心的询问两位幼儿,找出矛盾的起因,并衡量该矛盾对幼儿身心可能造成什么影响以及重要程度,找出合理解决矛盾的办法,适时安抚比指责更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2.2 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性,进行针对性指导。
幼儿成长的家庭环境以及接受的幼儿教育,对幼儿性格的养成具有重要影响,形成了幼儿们个性鲜明的性格特征。比如:活泼开朗型、能言善辩型、胆小自卑型等,此外,幼儿在舞蹈、唱歌、书法、乐器等方面的特长,也是幼儿心理特征的重要表现之一。幼儿心理特征的多样性,要求幼儿教师在开展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关注每一位幼儿的心理特征,了解每一位幼儿的成长环境,因材施教。这才能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例如,性格胆小自卑的幼儿,其性格形成往往与幼儿成长的环境存在着很大关系,教师应积极主动的与幼儿家长保持联系,掌握幼儿成长的家庭环境及背景。此外,这一类幼儿在学校中更容易受同学欺负,因此,为防止幼儿受到伤害,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加强对该类性格特征幼儿的关注和关怀,及时鼓励,帮助幼儿早早摆脱掉自卑和胆小心理。
2.3 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进入幼儿园阶段,并不意味着家长就能完全摆脱对于幼儿的教育。相反,只有幼儿教师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与联系,才能让幼儿的身心状态更加全面和透明化,帮助家长和老师及时发现幼儿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修正。此外,幼儿教师应时刻提醒家长在营造和谐有爱的家庭环境的同时,防止对于幼儿的溺爱。家长也应鼓励幼儿教师在日常教育中多点耐心,多加引导。学校和家庭双向互动,幼儿教师和家长各自意识到自身的言行对于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才能为幼儿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环境,促进幼儿良好人格的养成。
结束语
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幼儿仍属于一个弱势群体,幼儿的成长需要教师和家长双方的努力,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幼儿园作为幼儿接受学校教育的摇篮,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上任重道远,幼儿教师应加强对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合理性教育,提高幼儿园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童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3~6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5(05).
[2] 刘艳.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与应对[J].学前教育研究,2015(03).
[3] 陆娟.幼儿心理教育之我见——家园共育, 共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