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丹
摘要:作业是课堂的延续,教师通过作业的布置能够加强学生对课程所学知识点的巩固与消化。而这也只是作业的一种教学目的体现。其次。教师应当充分发挥作业任务的全面化教学效用。不仅能够将作业任务作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复习与巩固;还应当通过作业为课程的顺利进行做好导入性工作,以强化学生的课程知识学习与吸收效率。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阶段,教师应当深切关注作业布置的有效性,创新多元化作业布置的形式,以强化学生的课堂知识学习效率,并且为学生的课后巩固与复习提供良好途径,以便提升学生课程的综合性学习效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作业布置;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21-0125-02
基于作业布置的小学英语教学课程探究中,教师应当在多元化的布置方案以及策略中渗透核心素养思想,兼顾学生能力与素养品质的全面发展需求,从对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以及文化素养等多角度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在保证学生高效课程学习效果与充分的复习巩固效率的同时,推动其综合素质能力水平的全面性发展。
1.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作业布置所应遵循的原则
1.1 趣味性原则。
针对整体课程教学需要的作业任务布置,教师除了要创新教学途径来提升作业布置有效性,满足教学任务目标外,还应当保证作业布置形式的趣味性,以此提升学生在作业探究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深切迎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爱好,保证高效的作业探究成果。
1.2 发展性原则。
基于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需求,在教师进行有关作业的内容设计以及方案的布置中应当遵循发展性原则。在有关作业的布置内容中注重渗透核心素养因素,对学生的各项能力与素养品质进行良好的塑造与拓展训练,以保其学生良好的发展性前景。
1.3 创新性原则。
现有的英语作业布置形式应当与传统作业布置形式形成明显的区别,这一点也表明了现有英语作业布置形式所应遵循的创新性原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一些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作业布置形式的创新,优化学生作业探究的具体模式,以提升其作业探究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作业布置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2.1 制作完善性预习作业课件,强化学生自学能力。
在上述内容中讲述了教师在课后作业任务布置时所应明确的教学思想,具体要求教师应充分发挥作业任务的教学效用,既能够为课堂教学做良好的导入性工作,又能强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复习与巩固。而在这种教学思路下所体现出的作业布置形式可具体分为两种——导入性作业与复习性作业。首先,针对导入性作业而言,其教学作用主要在于能够为教师的课程讲解做好导入性工作,以便学生能够尽快融入到课程开展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吸收与消化,以强化其整体课程的学习效率。以五年级教材《Unit 3 Planning a trip》这课教学为例,在本节课程开展前,教师可以设置作业任务,让学生进行有关课程内容的主动探究。
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制作完善性的预习作业课件,以便加强对其预习作业探究过程的全面化指导。首先在课件中需要为学生罗列本节课的语言知识点,包括一些重点的单词,词组以及句型内容。之后要求学生初次阅读文本内容,并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其思维,强化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有效提取、分析与总结概括。比如:本单元的主要话题是“旅游和交通方式,天气,月份”;功能是谈论假期的旅游安排。主要语法内容是:一般将来时的特殊疑问句,一般疑问句,肯定回答,否定回答。语音教学内容为辅音连缀bl和br的读音。本单元学习表示月份的部分单词(July, August, September, October),目的在于减少第五单元Months of the Year的单词量。同时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1. Talk with others about holiday travel plans in the language you have learned. 2. Able to formulate and describe travel plans or plans for related activities.”这些问题既有对学生文本分析与总结能力的要求;也有一部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了连接,做出了延伸与拓展。基于这些多元问题的引导,学生的思維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拓展,通过结合文本内容与自身生活实际进行有效的作答。以这种作业的布置形式,让学生在课下对教学内容有预先的认知,便于教师教学课程的有效开展。此外,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现今阶段中,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前提前将作业完成情况通过通讯设备进行及时的反馈,以便教师明确学生的问题所在。在这些综合性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思维引导使其展开对文本内容的主动探究,有效对其思维能力与主动学习能力进行深入的拓展训练。这样能够深入满足核心素养的基本需求,又提升了作业布置的有效性与教学效用。
2.2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多元化作业布置形式。
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应运而生了多种创新性的信息技术手段。这些信息技术手段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积极的辅助性作用。因此,在小学英语作业的布置策略的探究中,教师也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教学优势,发挥其教学效用来优化作业布置的形式,拓宽学生作业探究以及展现的途径,以此提升作业布置的有效性。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布置一些口语化的作业任务。还是以《Unit 3 Planning a trip》这这课教学为例,只不过下面重点探讨的是有关本节课的课后复习巩固作业形式。教师可以深切贴合本节课的能力目标,让学生进行口语锻炼。例如,让学生在课下能够通过口语表达对自己最近一次的制定的旅游计划进行描述,并且积极运用到本节课的语言知识点,以此表述自身的感受。
之后要求学生通过微信语音、音频或视频片段的录制形式,将自己的口语化作业进行录制。然后提交给教师。这种信息化的作业布置形式,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给予了学生充分的作业探究兴趣,在迎合学生学习趣味的情况下对其语言能力进行了有效的拓展训练。这既能够满足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又能保证作业布置的有效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特点,让学生在课下进行小组之间的配合。比如在学习完《Easter eggs》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课下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情景剧的演练。彼此之间合理分配角色,并且每个成员根据角色需要创编自己的台词。之后小组内部成员可以将自己的作业展示过程进行视频的录制,在视频中将自己的具体演练过程进行完全化的展现。以这样的形式既能够通过信息技术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提升学生的作业探究主动性与积极性。在满足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情况下保证作业布置的高效教学效用。
2.3 加强课内外资源的整合,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水平。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作业布置设计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学科精神的培养以及文化素养品质的塑造,这一点能够深切满足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需求。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内外教学资源的整合来得以实现这项教学实施思路。例如,教师可以在有关学生的作业布置中引入课外阅读的子项目作业形式,让学生在每天的作业完成过程中利用一部分时间进行课外资源的阅读。以这种方式既能够拓宽学生的英语认知眼界,又能满足作业布置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保证课外阅读资源的适应性原则,应深切满足小学生英语能力发展,并符合其实际所具有的英语基础能力。
据此,教师可引入:《I went walking》、《From head to toe》以及《We're going on a bear hunt》等等兼具趣味性与教育原则的经典绘本资源,在课后作业的布置过程中,让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并督促学生积极探究其中所蕴含的语言知识点,进行加强性记忆。以这种形式能够使学生通过多元化的绘本内容有效吸收语言知识点,以提升自身英语能力水平;还能够符合核心素养的文化素养发展需要,以绘本故事内容的教育思想来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与道德品质,有效满足作业布置的有效性教学目标,推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水平的全面性发展。
3.总结
来说,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学英语作业布置策略探究中,教师想要既能满足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发展,又能保证作业布置的有效性,那么便需要创新多元化的作业布置形式,并且积极引入信息技术手段作为辅助性作用,以激发学生的作业探究兴趣。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多元途径加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主动探究、分析与体验,以推动其综合素质能力水平的全面性进展,并使其高效完成作业的探究。以这种综合性方式让学生针对课程内容做好预先的学习和课后的复习与巩固,深切满足作业布置的最佳教学效用与目标。
参考文献:
[1] ]戴天扬.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与评价的创新思考[J].基础教育课程,2018.
[2] 许海鸥.培养英语核心素养,引领学生全面发展[J].小学教学参考,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