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习作教学 “乐写”指导策略探究

2019-07-11 09:25江燕鸿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小学习作指导策略

江燕鸿

摘要:对于小学生来说,习作是一个学习难点。为了化解这一学习难点,教师应当针对相关学段学生的特点,紧扣习作要求,运用相关“乐写”指导策略,在习作降低要求中激起习作兴趣,在引导做生活有心人中激起习作兴趣,在活用文本习作中激起习作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夯实学生的习作素养。

关键词:小学习作;乐写;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22-0052-01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真是令人头疼的一个问题。写作文似乎成了最让他们惧怕的一件事情。咬破笔头万千,落笔还是无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决定了写作教学的重要性。所以,如何落实写作教学,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摸索了这么久,阅读了大量的资料,结合前辈们的经验,笔者总结出了几点心得。

1.在习作降低要求中激起习作兴趣

孩子们不是天生惧怕写作,相反的,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应该都是有一个作家梦的,只是在现实的学习中,渐渐丧失了对写作的兴趣,甚至变得抵触,害怕。这种心理上的变化,很大的程度上是老师及家长们的错误引导造成的。笔者也是经常收到这样的作文本,看着这样被复制了一份又一份的作文,我的心里实在难受。但是,我不急着批评他们,只是私底下告诉他们,作文本上的字写得挺好看的,并委婉地告知老师不喜欢这样抄来的作文。有一次,当我对一个五年级的孩子说:“你也可以自己试着写写看。”孩子立刻低下头,声音如蚊子哼哼:“我不会。”看来,对作文的恐惧感,已经深深植入孩子的内心了,他已经完全否认了自己的能力。我觉得,这时候如果再坚持用高年级的作文要求甚至以成人的标准来让孩子坚持写作文,那无疑把孩子逼着离开写作了。考虑了一会儿,笔者认真地对他说:“这样吧,以后老师布置作文时,你只要把作文写完,不管写得多短,甚至只是写几句话,只要是你自己写的。老师就不会扣你的分数。行吗?”“那如果我写不完呢?”孩子迟疑了小一会儿,小声地问笔者。“那你就先把作业本交上来,再到办公厅找我帮忙。”

这个孩子是个典型的例子。因为很少学生会糟糕到这样的地步。不过大多数学生不喜欢写作文是不争的事实。我就想着,既然连这样差的学生都可以改变他对写作的看法,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放弃那么多的学生呢?我们不应该站在我们成人的角度,以我们成人的水平来看待学生的作文。有时候,适当降低对他们的要求,耐心地呵护他们心里的幼苗,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果实呢。

2.在引导做生活有心人中激起习作兴趣

任何文学的创作都离不开生活。朱熹在《观书有感》中谈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话说得多有道理!细,写作不也一样吗?生活中的素材积累丰富多彩,那么,创作时的灵感何愁不像源头活水那样汩汩而来?小学生的童年生活应该是多姿多彩的,他们的喜怒哀乐都特别的真实不加掩饰,他们对生活的体验也别有童趣。如果老师能充分挖掘孩子们的生活积累,让这些身边的人或者事摇身化作作文当中的素材,那么,写出来的作文就不会像失去水分的植物一样又干又涩。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我教给孩子一个“用放大镜看生活”的办法。每一天都想想自己收获了哪些快乐,或是受了什么委屈,利用课前一两分钟的时间让他们交流,大家七嘴八舌地说,连平日里安安静静的女孩子都能眉飞色舞。孩子们这样把做过的事情说一遍,就等于把快乐温习一次,印象就深了;把心里的委屈说出来,难受的感觉也就烟消云散了,到真正提笔的时候,这些徘徊在脑海中的趣事乐事委屈的事,就自然而然地在笔尖流淌而出。由于写的是孩子们的亲身经历,文章就显得特别真实。

3.在活用文本习作中激起习作兴趣

借助课本,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深入触摸文章的灵魂,把知识内化,而后进行迁移,运用到写作上,倒是一种可行的办法。“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标准是这么说的,一语道出了语文的本质。语文的综合性最直接地体现在“听说读写”的整合,我个人觉得,其中“读”“写”是最关键的。读,是学生直面文本,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内心的直接途径,是将老师教给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营养的简单办法。读,也是揣摩作者表达方式的有效途径。读通了,读透了,写作的技巧自然就无师自通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嘛。

教学《祖父的园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7课),由于课文很长,课前我布置学生充分预习,已经把课文读熟了,一上课,我就把一个问题抛给了学生:和幼时的萧红在祖父的园子里逛了这么久,你对这个园子有什么印象?学生纷纷回答。紧接着我又追问:作者是怎样把这种自由自在的感觉表达得淋漓尽致的?——“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沒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诗一般的语言是多么精彩!比干巴巴的一句“我在园子里多么自由!”好了不知千百倍。我带领学生徜徉在这个美妙的境界里,一遍遍地读着,一遍遍地感受萧红此时的心情,一遍遍领悟作者是这样把这样自由自在的心情表达出来的。很快,孩子们就发现,反复,比喻,拟人这些修辞的交错运用,是这段文字的最大特色,也是感情抒发最成功的。“你们也来写几句吧。”我这样对学生说。写完了,我再次对学生说,你也来说说自己心里最留恋的地方吧。这次的小练笔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我想,用这样一次次小小的成功,更容易铺就一条学生热爱作文的大路吧。

参考文献:

[1] 柯顺胜.习作指导中的有效对话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09):63-64.

[2] 林睿.让过程的“真实”促发习作的“真实”[J].福建教育,2019(01):37-39.

猜你喜欢
小学习作指导策略
区角游戏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因材施教,适时分项评价
因材施教,适时分项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