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冰
(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重庆 402160)
深静脉血栓已经成为骨科下肢骨折术后一类常见并发症,主要是深静脉系统血液异常凝血导致,好发于下肢制动和长期卧床并行下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中,特别是骨折患者术后3~5 d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发期。大量临床研究发现,针对行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在术后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1]。2016年1月—2018年12月,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显著,详细情况汇报如下。
回顾在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行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从中抽取60例在术后行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再抽取60例术后行预见性护理的患者作为实验组。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纳入和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在该院接受相应的下肢骨折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该次研究内容知情,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有严重血小板数量、功能低下或者伴有凝血功能障碍、术前已经确诊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伴有严重出血倾向以及不愿意配合该次研究患者[2]。实验组:男性36例、女性24例,最小年龄为61岁,最大年龄85岁,中位年龄为(73.61±2.43)岁,其中胫腓骨骨折16例、股骨干骨折28例、股骨颈骨折16例;对照组:男性34例、女性26例,最小年龄为63岁,最大年龄81岁,中位年龄为(73.82±2.36)岁,其中胫腓骨骨折18例、股骨干骨折26例、股骨颈骨折16例。现应用数据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性充分。
所有的患者均在该院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在术后均给予常规药物处理,在此过程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含生命体征观察、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等,实验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护理内容主要如下。
1.2.1 下肢深静脉血栓高风险因素评估 当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该借助Autar量表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高危风险进行评估,将Autar评分≥15分的患者判定为高危患者,Autar为11~14分判定为中危患者,将Autar<10分患者判定为低危患者,根据评估针对性实施监管,详细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和病情变化情况。询问患者是否有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吸烟史等,以便针对性实施预防性干预,提醒吸烟的患者戒烟,多饮水。针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可以在术前12 h严格按照医嘱皮下注射5 000 U的低分子肝素抗凝处理。
1.2.2 预见性心理干预 由于绝大部分下肢骨折患者病情发生突然,患者无心理准备,因此在术前难免存在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而这种不良情绪不利于术后的康复。因此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主动地与患者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了解其心理状态,以便针对性给予心理干预,特别是要积极向患者介绍身边的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提高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和护理人员的治疗和护理。
1.2.3 预见性皮肤干预 针对术后需要绝对卧床的患者,需要借助专门的足垫将其患肢抬高30°,注意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和干燥,给予必要的保暖,注意避免外伤,护理人员应该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皮肤的温度、颜色以及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详细记录好患者双侧下肢周径改变情况,首次测量患者的腿围和双侧下肢后,做好标识,然后每日测量并做好患肢腿围变化情况,协助患者更换体位,以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人员可以指导家属掌握下肢肌肉的按摩方法,在按摩时从患者跟腱部开始,逐渐朝上,重点按压小腿的比目鱼肌和腓肠肌,每日按摩2~3次,每次按摩15 min,指导并协助患者按摩足三里,2~3 min/次,值得注意的是,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经彩超检查一旦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已经形成,应停止按摩,以防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
1.2.4 预见性生活干预 护理人员还需要从饮食和排泄两方面进行预见性干预。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应该注意询问和观察患者饮食和排泄情况,主要评估患者饮食是否存在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提醒患者术后禁食含有维生素K的食物,饮食以高蛋白、低胆固醇、低脂为主,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喝水,以降低血液粘稠度。另外,护理人员还应该提醒患者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畅通,从而减少由于用力排便引起腹压增加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
1.2.5 预防性下肢功能锻炼 骨折术后患者早日参与有效的下肢功能锻炼有助于促进静脉回流,从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此当术后患者恢复下肢感觉后护理人员便可以指导其参与针对性下肢功能锻炼,锻炼的内容包含膝关节屈伸训练、股四头肌收缩训练以及踝关节背伸训练等,训练应该注意循序渐进,以患者耐受为度,患者在进行下肢功能锻炼时护理人员或者家属应该陪伴在一旁。每次锻炼时间控制在 20~30 min,每天锻炼 3~4 次。
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术后14 d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应用超声检测患者是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统计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组间数据对比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开展,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用(±s)和百分率表示,用t检验和χ2检验,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PT、APTT低于对照组,而PLT高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 1。
表 1 两组患者 PT、PLT、APTT 值比较(±s)
表 1 两组患者 PT、PLT、APTT 值比较(±s)
组别PT(s)PLT(×109/L) APTT(s)实验组(n=60)对照组(n=60)t值P值13.05±1.15 13.81±1.21 2.769<0.05 214.51±13.54 205.31±12.31 3.058<0.05 33.01±5.21 38.41±7.34 3.649<0.05
对照组在术后有10例患者出现了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6.67%;实验组有3例患者发生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00%,由此可见实验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当前手术方式已经成为临床上治疗下肢骨折的有效方式之一,但是下肢骨折患者在术后需要长期卧床休息,但是因为手术会导致患者活动受限,引起下肢静脉血液流速下降,增加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会给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造成巨大创伤,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如果不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措施,轻则引起坏疽、大出血,重则引起肺栓塞,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导致肺栓塞的主要原因,严重者可致人死亡。因此针对行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3]。
在该研究中,对比了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和常规护理的效果,结果发现实施预见性护理患者的 PT(13.05±1.15)s、APTT(33.01±5.21)s 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13.81±1.21)s、(38.41±7.34)s,实施预见性护理患者PLT (214.51±13.54)×109/L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205.31±12.31)×109/L,并且预见性护理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5.00%低于常规护理患者16.67%。其中预见性护理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类新型护理理念,这种护理方案能够前瞻性的预测患者潜在的护理风险,从而通过预见性思维通过科学的护理方法对疾病进行干预,从而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的痛苦,预见性护理模式实现了传统被动护理向主动护理的转变。预见性护理模式提倡以患者为中心,在护理前通过评估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风险,针对风险高的患者针对性护理,从而帮助了护理人员准确客观地评估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采取全面的预防护理措施,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