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洛阳 471009)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Atherosclerotic Obliterance),是外科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类退行性病变,它主要指的是患者下肢动脉血管中由于脂肪、细胞显微基质、组织碎片等异常沉积,导致血管内壁产生粥样硬化斑块,造成动脉狭窄或闭塞,进而影响到下肢正常的血流循环,出现供血不足症状[1-2]。目前临床上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多是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但由于手术自身的风险性以及患者身体状况的不同,在手术后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给患者的临床治疗、身心健康以及日常生活均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工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该文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为研究时段,现报道如下。
研究资料均随机抽选自该院普外科收治的9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年龄均在45~73岁范围内,平均年龄是(59.6±5.1)岁;47 例女性,49 例男性。抽签法进行96例患者的治疗分组:对照组48例患者,观察组48例患者。经诊断,两组患者均行血管内支架植入手术治疗,且均已经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申报医院相关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能够进行临床对比研究。
1.2.1 对照组 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疼痛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活动指导等。
1.2.2 观察组 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即在常规护理(方法同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具体包括:(1)中药足浴,患者手术后,可根据情况予以其中药足浴,药方多为丹参、红花等。将草药用冷水煎煮,取汁倒入浴器中,注意药汁应没过踝关节上部约10 cm左右。1次/d,睡前足浴,每次浸泡时间在30~60 min之间,连续足浴一个月。注意皮肤感染、破损或开放性损伤患者不应进行足浴。(2)按摩护理,即医护人员根据患者下肢情况,配合中药制剂(红花油等)对下肢穴位进行推拿按摩,多取委中穴、环跳穴、承山穴、三阴交穴、阳陵泉穴、解溪穴等,以起到舒经、活血、止痛、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3)情志护理,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手术后疼痛、行动不便等导致的情绪、心理问题进行具体、针对性的安抚护理,通过倾听、聊天、音乐等方式尽可能地让患者消除负面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并做好相应的环境护理,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静、轻松的治疗环境。
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通过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n(%)] 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 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统计学比较显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分别为81.25%和93.7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细结果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n(%)]
统计随访结果,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83.33%,9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中医治疗的广泛接受以及现代中医学的不断发展,中西医结合护理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各个科室临床治疗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护理效果[3]。将中西医结合护理应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治疗中,能够通过中医特有的足浴、穴位推拿、情志等护理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通畅经络,调节身体机能,改善下肢活动受限等症状,从而更好地提高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手术治疗的预后效果[4-5]。临床研究表明,在该次随机选取的9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患者,其临床总有效率和护理总满意度分别达到了93.75%和95.83%,较之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81.25%,83.33%)均显著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其临床效果显著,症状改善良好,患者满意度高,应该给予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