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霜霜 李宏彬 王莉 宋辉 刘珺
(天津市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060)
腔镜微创手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在外科手术中广泛应用。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它更多依赖于手术器械的使用,而腔镜器械属于高精度、高损坏、高使用率物品,故腔镜器械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品管圈活动是指同一单位或者同一工作性质的相关联人员组织和参与的活动,采用自愿参与原则并科学运用品管工具,对工作效率进行持续改进和提升,有效降低成本以及提高产品质量[1]。为更好地使用维护腔镜器械,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自2015年7月本科室围绕“提高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的达标率”开展品管圈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汇报如下。
1.1 研究对象 本院为三级甲等医院,每月手术量约2 500 台,腔镜手术约 400 台,腔镜器械近百余件。具有腔镜器械的科室分别为:肺科、食管科、泌尿科、妇科、结直肠科、胃科、乳腺科、头颈科等。
1.2 方法 成立品管圈,其中组长1 人,组员8 人,另设辅导员 1 人(由护士长担任)。圈名为“洋聪圈”,按照品管圈活动的基本程序进行活动。
1.2.1 现状调查 腔镜器械是指腔镜手术过程中使用的专用器械及非一次性辅助用物。而腔镜器械管理又包括:清洗、消毒灭菌、供给、识别、保养和维护。本科室器械管理达标标准为腔镜器械在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均符合科室相关规定,包括腔镜器械易识别、保养合格、供给及时、清洗彻底、包装完整。小组根据计算公式:腔镜器械管理达标率=管理达标件数/腔镜器械件数×100%,对本科2014年四个季度及2015年第一季度,腔镜器械管理的达标情况进行分析统计,2015年第一季度达标率最低为88%。针对2015年第一季度腔镜器械管理的情况进行调查,腔镜器械915 件,达标例数805 例。针对110 例未达标问题再次进行分析,结果见表1。其中器械不易识别这一问题占腔镜器械管理未达标例数的82%,因此将器械不易识别作为本课题的主要症结。根据现状调查的结果,圈成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公式进行测算,预设目标值为97%:
目标值=[达标率+(1-达标率)×问题症结×九成]×100%=[ 0.88+(1-0.88)×0.82×90% ]×100%≈97%。
表1 2015年1-3月腔镜器械管理问题分析
1.2.2 原因分析 小组成员采用头脑风暴法,针对主要症结“腔镜器械不易识别”,从“人”、“料”、“法”、“环”四方面进行分析,绘制鱼骨图逐层深入查找原因,见图1,最终确定了4 个要因,分别是:腔镜器械无科室或个人标识;腔镜器械存放分类不当;腔镜器械培训方法单一;无人对污器械进行分类。
图1 腔镜器械不易识别问题分析鱼骨图
1.2.2.1 腔镜器械无科室或个人标识 腔镜器械标签仅显示器械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配包人,缺少所属科室或个人的相关信息。而对于相同或相似的器械没有科室以及使用人员的标注,容易造成取用和清洗的误识。
1.2.2.2 腔镜器械存放分类不当 腔镜器械的管理是同种类不同科室进行分类存放。经统计上午器械护士在取用腔镜器械时,耗时最长为42 秒,最短为30 秒。经常出现器械室人员混乱现象,甚至影响手术进程。
1.2.2.3 腔镜器械培训方法单一 腔镜器械培训均由腔镜组组长利用业余时间对组员进行现场讲解,由于科室弹性工作制,人员及手术量多,器械更新快。经3 次小组统计当天人员培训率分别为63.3%、66.7%、70%,其余人员组长再找时间进行单独培训,故培训率当天不能达100%。在只由组长培训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培训不及时,培训方法单一的问题。
1.2.2.4 无人对污器械进行分类 洗手、巡回、器械管理护士的工作规范中均没有对使用后的污器械分类工作进行确切的分工,且调查的30 份术后腔镜器械中,有12 份腔镜器械出现混放的现象。
1.2.3 制定对策并实施
1.2.3.1 将腔镜器械进行打码 ①设计科室打码的代码:需要进行打码标识的科室共有7 个,共计200 余份打码器械。将科室首字母的缩写做为相应科室的代码标识作以区分。为便于记忆以及辅助护理人员快速识别,根据打码标识制度对照表,包括科室名称、代码、器械名称以及用途。②激光打码器械身份化:采用激光打码技术,由专业厂家将器械取走,分批分类将科室首字母的缩写标志在器械的明显位置,便于查看。③培训相关打码知识:利用晨会时间或是人员较集中的时间,将科室缩写的代码标识、打码的位置及辨识的技巧制作成课件形式进行培训。
1.2.3.2 将腔镜器械进行科学的分类 由按器械种类分类变为按科室分类管理:首先设置专用器械柜,按科室进行分类,并在每个器械柜上标注科室的名称,标志明确,方便查看。将腔镜器械个人专属化:对于专用器械比较多的医生,设立专用器械筐,并配备器械图谱,拿取十分便捷。
1.2.3.3 设立多元化培训方法加强记忆 利用晨会小讲课时间或者人员较集中的时间,让大多数人了解知识点,并且制作电子图谱,内容涉及整份器械的数量、实物图片、对照名称、摆放顺序、清点关键点,方便大家在业余时间随时查看。通过微信群的方式,使大家随时可以了解器械的更新以及小讲课内容,不懂的地方也可以随时在群里反馈和指导。针对各个资历的护士,由腔镜组组长或腔镜组内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现场培训。
1.2.3.4 进行细节化的流程管理,对使用后器械处理流程进行改善 改善前的流程为:器械使用后,由洗手、巡回护士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由器械管理护士取走器械并放置于清洗间内。改善后的流程为:器械使用后,洗手、巡回护士进行核对,通过室内对讲机由器械管理护士上门进行清点、核实器械,清点无误后由洗手护士将器械分包放置,再由器械管理护士取走器械并放置清洗间内,最后在清洗间内再次分类放置。三个步骤的增加,都是为了防止使用后的污器械混包、混放。
活动前后腔镜器械管理达标率比较 见表2。
表2 品管圈活动前后腔镜器械管理达标率比较
腔镜器械作为昂贵精密仪器,相较普通器械,存在购置成本高、保养技术性强、消毒灭菌要求高的特点。目前,腔镜器械的管理已经成为医院管理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腔镜器械安全使用以及规范管理可以确保腔镜手术质量以及手术顺利性,可以保证患者手术安全并显著提升临床疗效。通过成立品管圈、现状调查、制定目标、原因分析、制定对策并实施,达到且超过预期效果,切实解决了腔镜器械管理的问题。活动期间,圈员们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共同发现和解决问题,不仅增强了圈员们的自信心和工作的主动性,还提高了团结协作能力和管理上的主人翁意识[2]。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持续改进的方法,激发每位成员更大的潜能和创造能力,提高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