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茂鹏
摘 要:实施河道治理工程是有效改善河道水质、增強河道使用功能的有效措施。本文即以小型河道治理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治理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本文的研究对优化小型河道治理工程的项目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小型河道;河道治理工程;存在问题;解决途径
小型河道因其宽度和深度有限,自净能力不强,在受到外来污染因素(废水、废渣)的影响后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导致河道堵塞、河水污染,产生恶臭、影响河道周边环境和景观,甚至对周边流域水质造成较大影响。[1]关注小型河道水质环境,实施河道治理工程是十分必要的。[2]本文即对小型河道治理工程展开相关研究,以期改进治理工程实施效果,改善小型河道水质环境。
一、小型河道治理工程存在主要问题
对我国各类小型河道治理工程的施工过程及完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我国小型河道治理工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治理工程目标单一
小型河道治理工程的实施目的主要包括河道疏浚、河水净化、河堤修缮、景观改良等。但我国小型河道治理工程在工程设计过程中不重视项目规划设计,治理工程目标过于单一,仅仅单一完成河道清渣或河水净化任务,未综合考虑其他治理目标的实现和城市或河道的远期规划。
(二)治理工艺技术落后
小型河道治理工程规模较小,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十分有限,导致治理工艺技术较为落后,有的河道疏浚治理工程的清渣任务甚至完全依靠人工打捞完成,治理工期较长,治理成效不明显。
(三)治理过程污染严重
小型河道治理工程施工企业不重视治理过程中的环保问题,施工人员普遍综合素质不高,在治理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随意排放、处置施工产生的废弃物。治理工程实施完成后,河道得到了疏浚、河水得到了净化,但河道周边的环境却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甚至还需要城市市政部门投入更多成本实施新的环境治理项目进行专项治理。
二、小型河道治理工程问题解决途径
(一)加强治理工程项目规划设计
小型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的实施部门和设计单位应加强治理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综合考虑治理项目可以实现或达到的全部工作目标,制定切实可行、多效并举的治理方案、计划,以全面指导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的有效实施。小型河道治理工程的规划设计应至少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小型河道治理工程应以“保护水安全、重视水生态、融入水环境”为治理工程的实施原则。站在流域及周边生态环境影响的高度对项目的实施进行规划设计,选择治理措施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到如何保证流域水质安全,如何维持河道生态平衡,如何协调周边环境景观等问题。
(2)小型河道治理工程的规划设计还应满足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以河道水质净化工程为例,净化工程需要加装的设备、设施或构筑物的选址需要考虑城市的远期规划,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与城市规划建设项目相冲突,导致产生不必要的转移、拆建费用,甚至影响净化工程的实施效果。
(二)加强治理工程施工工艺更新
小型河道治理工程虽然规模小,但仍然应该加强治理工程施工工艺的更新,以不断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工作效率,减少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减小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
(1)治理工程设计单位应实时关注国内外河道治理项目的先进施工工艺和典型成功案例。选择施工工艺时,在满足施工现场条件和项目成本、工期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国内外、行业内较为先进的施工工艺。先进的施工工艺不仅仅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施工质量,与传统工艺相比,其在施工作业安全、各类废弃物产生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改进,可以有效保障生产安全,减小环境污染。
(2)治理工程的施工单位应重视设备的更新、维护工作,尽量使用国内外、行业内较为先进的施工设备,为先进施工工艺的选用创造良好的硬件基础。先进施工设备的使用虽然在设备购买时会有一定数量的成本前期投入,但设备在使用中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安全生产,降低生产成本。
(3)小型河道治理项目的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应重视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只有技术人员拥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前沿的专业技术知识,才能在设计阶段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在施工阶段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并保证先进施工设备的高效运行。
(三)加强治理工程施工环保管理
施工企业应加强小型河道治理工程的施工环境保护工作,规范处理、处置施工过程产生的各类废弃物,以减小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规范各类废弃物的处置措施。在项目设计阶段,对治理工程可能产生的各类废弃物进行预测、预估,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及项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处置措施。以河道疏浚产生的固体废渣为例,固体废渣包括生活垃圾和淤泥沙石两种,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分开处置,生活垃圾应运送至项目附近的城市垃圾填埋场,淤泥沙石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回收再利用。施工现场还应设置专用的固体废弃物临时堆放场地,落实各项环境污染防范措施,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及时处置,以减少固体废弃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施工企业应明确治理工程项目负责人、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让治理工程的所有参与人员都能具备较高的环保意识,并建立相关施工过程环境保护制度管理体系,对施工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进行严格规范管理。施工企业应设立专职或兼职的项目环保工作监督管理人员,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及设计要求,对治理项目施工过程实施全过程监管,并对可能发生废弃物污染事件的部位和过程进行重点监管,一旦发现违规偷排、乱排现象应及时制止,并落实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三、结论
小型河道治理工程是有效改善河道水质、增强河道使用功能的有效措施。我国小型河道治理工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治理工程目标单一、治理工艺技术落后、治理过程污染严重。加强治理工程项目规划设计、加强治理工程施工工艺更新、加强治理工程施工环保管理是解决小型河道治理工程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1]王莹,张建军,资强.论北方中小型河道“城市病”的综合治理[J].中国市政工程,2017(4):40-42.
[2]邱峰.城区内中小型河道清淤工程的治理现状与对策[J].建材发展导向,2016,14(11):286-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