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文化自信研究

2019-07-10 01:58刘雪花万志全黑启明
学理论·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刘雪花 万志全 黑启明

摘 要:“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1]增强文化自信,理应成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自信的研究力度,对于培育具有文化自信心与文化归属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信;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5-0164-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不同场合的重要讲话中频繁引用典籍、谈到了“文化自信”,该举动不仅体现了中国政府与中国人民的精神志气,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一是认为习近平总书记视野甚为宽广,二是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善于用典的背后,展现的是高度的文化自信。“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1]增强文化自信,理应成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贯彻落实“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2]的时代要求,如何使思想政治教育深深扎根于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优秀文化中汲取丰厚滋养,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心与文化归属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每一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及应对的问题。基于此,厘清“文化自信”的内涵,明确文化自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对于我们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自信的实现路径,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所谓文化自信,是指人们对某种文化能够持续传承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并且能够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交锋中始终保持自身的比较优势所持有的坚定不移的态度。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3]。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文化自信实质折射出的是对某种文化的生命力、竞争力、影响力的高度认同,能够集中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动力、发展活力和战略定力。在當代中国视域下,文化自信可以分解为三个层次的含义,分别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的自信,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一)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的自信

“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3]尽管我们当前所面临的国内外大环境同马克思主义所处的时代相比有着巨大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至今仍能指引我们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的关键时刻处变不惊,这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保持必胜信念的科学依据。

(二)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历史积淀,代表着当代中国的文化源头和民族特色,其不仅“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3],而且“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3]这些千百年来所传承的理念,已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浸润于每个国人内心,逐渐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成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构成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

(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所进行的文化创造,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短短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中国模式、中国奇迹,让世人见证了发展中的中国速度、中国深度、中国高度,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3]文化的优秀、民族的强盛、铸就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二、文化自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纵观世界各国历史发展规律,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复兴与强盛,必然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以文化自信为底气。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不仅兼具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职责,更具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其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着重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使学生们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始终保持清醒的文化定力,还有利于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使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优良传统在育人成才的过程中,始终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充分释放以文化人、以德服人的魅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