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实践教学探索

2019-07-10 01:58陆发玉
学理论·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艺术院校

陆发玉

摘 要:与课堂讲授相辅相成的课堂实践教学具有覆盖面广、可行性强等特点,日益成为亟待挖掘和探索的主要实践教学形式。而艺术院校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有独特的优势资源,具有实践性、灵活性、互动性等特点,它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如何结合艺术院校大学生的思想和专业特点,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环境、专业设施等资源优势来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实践教学,便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艺术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5-0136-02

2005年初,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按实践教学场域的不同,学术界一般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分为社会实践、校园实践和课堂实践三种类型。其中,以社会考察调研为主的社会实践和校园实践由于实践经费、师资力量、实践基地和安全问题等因素的制约,覆盖面较小,不能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实践教学基本流于形式,普遍性和实际效果欠佳。课堂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与课堂讲授相辅相成,具有覆盖面广、可行性强等特点,成为亟待挖掘和探索的主要实践教学形式。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课程之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在整个教学体系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与其他几门课程相比,“原理”课是理论性最强、抽象程度最高的一门课程,如何通过教学过程使抽象的理论为学生所理解、接受、认同,并内化为学生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仅需要完整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还需要在理论引领下,付诸实践,在实践中历练、体验和升华。可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课堂实践教学环节是当前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其实效性的内在要求。

一、艺术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激发艺术院校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艺术院校学生是我国大学生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除了具备一般大学生所具有的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他们思维活跃、个性张扬、好恶分明、富有创造性,但文化基础薄弱,知识面不宽,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水平较低,普遍存在重专业轻思想修养等现象,且不同专业的学生差异性较大。艺术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实践教学结合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和专业特点,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环境、专业设施等资源优势开展教学,注重实践性、灵活性、互动性,学生不仅是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还是活动的设计者,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它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艺术类大学生对“原理课”的固有偏见,变被动为主动,由不想学到我要学,形成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进而改变部分艺术院校学生因对该门课程的枯燥而产生的畏惧感和无聊感,从根本上改变其厌学情绪,达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渗透和互相促进的双赢效果。

2.有利于艺术院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價值观,提高其综合素质

艺术院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实践教学,根据不同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和专业特点,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分别开展课堂实践教学,通过针对性的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通过课内实践教学模式的强化,把“原理课”的课内实践教学模式内化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而外化为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能提高艺术院校学生自身素质及与各种错误思想做斗争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在不断提高和不断完善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塑造完美的人格。

3.有助于改变“原理”课传统单一讲授式教学的弊端,提高其教学实效性

长期以来,“原理”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基本上是固定的,变化极少,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过分强调或偏重于教师的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教师讲解的时间占据了整个课堂,学生则被动于接受教师的满堂灌,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疲惫,师生互动交流很少,导致教与学脱节,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课内实践教学是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构建大学生参与学习的平台和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与手段,一方面能调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自觉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对所授理论进行感受、体验和内化,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思维特点出发,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有助于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育的主导是教师,因此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践教育环节成败的关键。要有效地组织实施“原理”课课堂实践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社会现实和艺术类学生的思想及专业实际,特别是要了解学生所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洞悉他们的心灵困惑,这不仅要求授课教师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汲取本学科更新的研究成果,还要努力学习最新的教育学、心理学、艺术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艺术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实践教学的主要模式

课堂实践教学是目前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得较为广泛的一种实践教学形式,主要包括讲座(专题报告)、讨论、演讲、辩论、模拟教学(学生课堂讲课)、案例分析等。如运用大量生动的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案例,通过分析介绍,组织学生进行辩说、讨论,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等。

由于艺术类院校的大学生大多从小就学习艺术,因而思维活跃、个性活泼好动,对本专业具有浓厚的兴趣,高度重视专业学习,对一些跟其兴趣和专业关联不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形式,如专题演讲、小型辩论会、讨论会并不是很感兴趣,使得这些课堂实践教学慢慢流于形式,难以起到相应的教育教学作用。因此,要扭转这种状况,就必须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根据这种实际,讲授“原理”课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紧扣理论学习的主线,紧扣学生关注的焦点和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的课堂实践教学活动。这样,不仅能拓宽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开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而且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指导价值也会得到彰显。

1.借助艺术名作赏析,感受理论魅力

艺术的传世之作是很有震撼力的。我们在进行“原理”课课堂实践教学时,根据授课内容及其背景,结合学生所学专业,适度地开展一些艺术名作赏析,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理论和参与实践的兴趣,同时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选取一些与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同时代的世界名家艺术作品进行赏析,请美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分析作品的线条、色调、主题等等,说明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哲学原理。选取一些富有哲理的音乐作品,让音乐专业的学生分析其体现的哲学道理。给影视专业学生布置课后观看卓别林的《摩登时代》,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理论写观后感。这类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可以从不同角度揭示教学理论,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并逐渐融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对问题的认知,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有效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借用艺术案例分析,诠释抽象理论

艺术经典案例具有极大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一个好的案例应该能使学生始终处于问题的焦点上,在矛盾与冲突中产生激烈的思想交锋,智慧的火花在撞击中迸发闪现。我们在进行“原理”课课堂实践教学中,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以问题为导向,结合教材的基本理论、观点及学生自身的专业,布置学生收集整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艺术家的人生经历或艺术作品的创作案例,通过学生们对问题的自我理解,引导他们从哲学或经济学的角度进行探讨和分析,让他们意识到原来“原理”课与他们的专业是有很大的联系的,学好“原理”对自身专业的提升是大有用处的,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动力。比如,在讲授“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时,如针对美术类的学生,课前布置他们去搜集齐白石、徐悲鸿、黄格胜、郑君里等画家的创作经历来诠释“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如有的同学列举黄格胜不下十次在不同季节、不同气候等情况下去游漓江,细致入微地观察漓江两岸的景象,才得以创作出享誉世界的《漓江百里图》,由此来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哲学道理。讓舞蹈类的学生,结合杨丽萍的《雀之灵》《云南映像》等系列舞蹈的创作,分析“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这类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查阅大量资料,进行相互交流,对于所探讨的问题能够多角度、全方位、深入透彻地分析,不论是参与活动者还是列席观摩者,都能从中受益。另外,还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其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和团队精神等,对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都起积极作用。

3.开展艺术体验式实践,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良好的情境会激发学生强烈的爱憎、好恶,点燃起学生思想的火花,唤起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在“原理”课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情感,创设一定的情境,渲染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把教学内容通过情境以具体化,让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魅力和意义。如我们在艺术教育类学生中开展“原理”课的模拟授课;对音乐类学生开展与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同时代的“年代名曲秀”,各国国歌演奏会等;让舞蹈类学生展示不同年代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秀;在播音主持班开展“《致燕妮》诗歌朗诵会”、“一周时政评论”、主题演讲、人生哲理故事分享等;在表演班开展经典哲学趣事模拟表演、即兴小品表演等;在摄影和广编班开展主题DV大赛、微电影竞赛等;布置文管类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吗”等调研、“一句名言影响一生”、辩论赛及课程论文写作比赛等等;在美术设计类学生中开展哲理绘画(设计)作品展、模拟美术作品拍卖等课堂实践教学。这类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形式活泼,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寓教于乐,能有效促使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知识和经验参与其中,主动去了解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的时代背景,努力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并能充分发挥不同专业学生的特长,把理论与自身的专业等实际结合起来,把“原理”课学习与专业学习有效结合起来,能真正提高“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三、艺术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实践教学的管理及考核

1.建立规范有效的“原理”课课堂实践教学组织管理

灵活有效的组织管理运行方式是“原理”课课堂实践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为此,艺术院校应制定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相关管理制度,编写《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南》,对艺术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及每门课程的组织实施进行了较详细的设计。思政部讲授“原理”课的各位教师在此基础上对该门课程的课堂实践教学进行总体规划,既注重资源共享,又彰显各位老师自身的特色,学校其他相关部门进行指导、配合和监督,及时协调解决课堂实践教学出现的各种问题,保证“原理”课课堂实践教学各环节及内容秩序井然。

2.制定科学规范的考核机制

制定科学规范的考核机制是“原理”课内实践教学的有效性保障。对学生的考评激励要坚持过程与结果、知与行、动态和静态、教师考评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原则,重在态度、过程的考核,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实行全程纪律考勤、态度观察;应有书面的心得、总结、报告、作品作为考核重要依据,不得抄袭他人成果,否则,以作弊论处,记零分。授课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课堂实践教学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比如,对艺术名作赏析此种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可采取撰写观后感、听后感、读后感的报告方式进行考核,教师根据内容进行成绩评定,从中选出优秀作品在班级进行交流。对艺术案例分析此种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可采取撰写案例分析小论文方式进行考核,教师根据其收集的素材及小论文等内容进行成绩评定,从中选出优秀作品在班级进行交流。对艺术体验式实践此种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可采取作为活动参与者的学生要提交作品、展演材料,教师结合其在活动中的表现给出实践教学成绩;作为列席观摩的学生要在活动后写出感想体会,教师根据书面内容给出实践教学成绩;授课教师根据实践效果来区分等级,并将它按一定比例计算在“原理”课整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成绩及学分里。

参考文献:

[1]吴冬梅.艺术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才智,2015(12).

[2]范明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实践教学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6).

[3]龚美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29).

[4]杨武.把艺术院校学生特点融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J].教育教学论坛,2011(27).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艺术院校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提高艺术院校学生学习兴趣初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浅析
评价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语篇分析
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探析
中国艺术院校巡礼(1)